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如果国槐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国槐将会死亡,原因是()A.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运输到枝和叶B.根吸收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枝和叶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D.木质部得不到树皮的保护2.李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植物时,将某植物的一片叶子沿垂直于叶脉方向撕开,同学们能看到在上下两个半片叶子的叶脉断口处,有一条长长的细丝相连,如图1 所示,若在显微镜下观察丝状结构,结果如图2 所示。在上下两个半片叶子的叶脉断口处相连的丝状结构及其功能是()A.筛管运输有机营养B.导管运输有机营养C.筛管运输无机营养D.导管运输无机营养3.移栽树木过程中,工人采取了一些新
2、的方法(见下图)来提高移栽成活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B.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至树皮中C.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影响无机营养的吸收D.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4.春季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到叶片上,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种无色液体的作用是()A.抗蒸腾作用B.增强光合作用C.抗呼吸作用D.增强呼吸作用5.下列植物中茎的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A.玉米茎B.小麦茎C.竹子茎D.杨树茎6.人体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A.血液中含氧气B.红细胞中无细胞核C.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D.血液中含养料7.从构
3、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下列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心脏B.血液C.血管D.肺8.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判断动脉血管的最佳方法是寻找()A.管壁最厚的血管B.血液颜色鲜红的血管C.管腔最大的血管D.血流发生分支的血管9.手术时医生切开病人的肘正中静脉,将医用导管沿静脉缓缓插入,当深入到约65 厘米处,X光显示导管刚好进入了病人的心脏。这时导管进入的是()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10.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最广的是,其次是,最少是B.管壁最厚的是,其次是,最薄C.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D.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1
4、1.下列是健康人血液中血细胞及几种物质的含量,其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尿素(mmol/L)白细胞(109个/L)红细胞(1012个/L)血小板(109个/L)2.77-7.35 8-10 4.5-5.5 10-30 A.若某人患有肾衰,则血液中的尿素含量高于2.77 mmol/L B.若某人被确诊为细菌性肺炎,则白细胞含量高于10109个/L C.来自高原的藏民,他的红细胞含量可能高于5.5 1012个/L D.若某人的血小板为25109个/L,皮肤发生出血血液不易凝固12.如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 小
5、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A.B.C.D.13.血液在人体内按一定的方向循环流动,为人体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心脏搏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B.房室瓣和动脉瓣不会同时打开C.动脉瓣主要位于动脉血管内D.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14.如图表示血液由S流向 P后,随着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不断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判断 S和 P表示的结构分别是()A.上腔静脉、肺动脉B.左心房、左心室C.右心房、右心室D.肺动脉和肺静脉15.下列有关鼻呼吸优点的论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鼻粘膜内的嗅觉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可以温暖吸入的冷
6、空气C.用鼻呼吸能够减少对肺的刺激D.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16.下图中、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与相比,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情况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加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17.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A.避免食物进入气管B.有利于保护声带C.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D.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18.长跑锻炼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更多氧气进入肌肉细胞,参与呼吸作用。关于这一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
7、换B.氧气进入肺泡处毛细血管,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C.氧气经过上腔静脉右侧心脏主动脉到达肌肉细胞D.长跑锻炼时,心率增加使得血液循环加快利于氧气运输19.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头颈部露在空气中,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工人也会因窒息而死。造成工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A.鼻腔被沙土堵塞B.口腔被塞住许多沙土C.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D.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20.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而不表现出释放二氧化碳,原因是白天植物()A.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C.呼吸作用比夜晚微弱D.光合作用旺盛,强于呼吸作用21.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
8、如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 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 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氨气D.水蒸气22.为防环境变化或一旦发生毁灭性灾难导致作物物种灭绝,挪威政府在北极地区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全球种子库(见如图)。下列有关种子储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储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B.储藏种子应该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以延长种子寿命C.种子的寿命在一年左右,因此每年要及时更新储藏的种子D.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储藏中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23.排尿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提供营养物质 提供能量 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排出细胞在生
9、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A.B.C.D.24.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脏内部的该结构包括两部分B.图中是动脉,是静脉C.内形成的液体含有大量水D.的作用具有选择性25.生理学家发现,肾小球的管壁上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废物的透过。正常人体中,下列各项不能透过这些孔隙的是()A.尿素B.葡萄糖C.水分D.血小板26.下列与肾脏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B.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构成C.肾皮质的颜色比肾髓质颜色浅D.与肾脏相连的两条管道分别为血管和输尿管27.某团队将具有重吸收功能的肾脏细胞移植到具有过滤功能的微芯片
10、滤膜上,制成人工肾脏,植入动物体内,能正常排出尿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芯片滤膜模拟肾小球壁的功能B.肾脏细胞可以将大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回血液C.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人工肾脏排出D.人工肾脏可以维持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28.医生从某人的肾脏中抽取样液进行检测,测得样液成分及含量如下,请据此推测抽取样液最可能取自于()样液所含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含量(单位:g/100mL)95 0 0.1 0.72 0.03 A.肾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29.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肾盂有收集尿液的作用B.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C.输尿管有输送尿液的
11、作用D.肾单位有形成尿液的作用30.下表为某人的尿检结果,此人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膀胱B.尿道C.肾小球D.肾小管31.研究者测得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四种物质的含量(克/100 毫升)如下表,其中表示葡萄糖含量的一组是()组别A B C D 血浆0.89 0.03 7.60 0.10 原尿0.89 0.03 微量0.10 尿液1.10 1.80 0.00 0.00 A.A B.B C.C D.D 32.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能熟练地完成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见如图),协调体操运动员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是()A.大脑B.脊髓C.小脑D.骨骼和骨骼肌33.妈妈给乐乐的衣服上缝扣子时,不小
12、心手指被针刺到,最先做出的动作是()A.喊出声“哎呦!”B.迅速闭上眼睛C.快速抬手D.继续缝扣子34.乐乐在整理“神经系统的组成”这一节的相关概念时,制作了如下概念图,其中对相关概念解读不正确的是()A.是周围神经系统,由轴突构成B.具有呼吸、心跳等多种神经中枢C.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是与人体其他细胞最明显的区别35.走在街道上,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你的名字,你立刻转过头。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见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B.完成反射的反射弧是C.是负责把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的听觉神经中枢D.是引起转头运动的颈部肌肉36.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
13、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判断。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通过传感器行车电脑执行机械,形成了自己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这个“反射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传感器能接受“刺激”传导“兴奋”B.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C.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D.执行机械与“传入神经”相连37.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听到上课铃响,走进教室B.风沙迎面袭来,立即眨眼C.看到红灯亮起,停步等候D.阅读路线指南,到达地点38.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用煤火取暖引发一氧化碳中毒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草履虫纷纷逃避食盐的刺激D.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
14、太阳转动39.城市中铺设盲道、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翻译等措施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B.盲道可为盲人提供安全的行走线路,因此要注意保护盲道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发生反应,这是非条件反射D.听力障碍者通过观看屏幕上的字幕获得信息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40.将表格内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如图方框中,其包含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编号选项1 2 3 4 5 A 血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 肾脏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C 神经神经纤维轴突长树突短树突D 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A.A B.B C.C D.D 二、填
15、空题41.乐乐在自己的手背上做了这样的小实验:左手保持握拳姿势,使手背“青筋”突起明显。用右手拇指向下按压在左手“青筋”A点处(见如图),再用食指从拇指按压处沿着“青筋”向手肘(箭头所指)方向推挤一段后,食指离开,但拇指始终压在 A 处。原本隆起的“青筋”变塌陷。松开按压的拇指后,手背“青筋”恢复如初。据题中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手背上突起的“青筋”是_血管,当左手A处被按压后,左手指端的血液_(能、不能)通过该血管流向手肘方向。(2)在右手食指的推挤下,A点左侧被推挤的该段血管中的血液迅速被排空,由于此段血管中有_存在,近手肘端的血液不能_,导致血管塌陷。(3)某工人手指因外伤导致严重
16、感染,需从A处输液治疗,药物从此处进入血管到达患处的途径为:药物经上肢静脉 _食指患处。(填写字母和箭头)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e 主动脉f 各级动脉 g左心房、左心室 h右心房、右心室 i毛细血管42.小雪利用旧洗手液瓶巧妙地设计了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萌发的种子装入瓶中,拧紧瓶盖,放置一段时间后,将滴管通入盛有_的试管中,并打开夹子,然后反复按压手柄,试管中的液体会_,实验结果说明_。(2)小雪将装置内的种子更换为新鲜的玉米幼苗,然后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的窗台上,一定时间后,实施与(1)相同的操作,实验结果,试管中的液体没有变化,
17、请分析玉米幼苗进行的生命活动有_。若要观察到与(1)相同的实验结果,应将该装置进行_处理。(3)通过学习,小雪知道了,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中,呼吸的实质是_。43.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B系统主要器官的结构单位是_。(2)图中和依次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作用和 _作用。(3)人体排出的废物中不属于排泄的是_(填序号)。(4)经过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用于生命活动。44.如图为正常成人排尿反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尿液的排出过程中,通过神经调节使_(器官)的逼尿肌收缩,同时_(器官)的括约肌舒张,尿液顺利排出。(2)新生婴儿
18、的排尿反射依次经过图中的_。健康成人的排尿过程,除了上述结构外,还需位于_中的神经中枢参与,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活动。(3)某患者由于处受伤,则该患者表现为_(能/不能)产生尿意,_(能/不能)控制排尿。此时,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通常这种情况称为尿失禁现象。45.科学探究甲钴胺是维生素B12衍生出来的一种化合物。为了研究甲钴胺对受损坐骨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30 只大鼠,对其大腿的坐骨神经先切断后缝合,获得坐骨神经受到相同损伤的实验鼠。将实验鼠随机分成3 组,每天定时注射1 次不同浓度的甲钴胺溶液。8 周后,测量切面愈合处坐骨神经髓鞘横截面积和髓鞘壁厚度,以及神经冲动传
19、导速度,获得下表所示数据。请回答问题。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髓鞘横截面积(mm2)髓鞘厚度(mm)神经冲动传导速度(m/s)A组60g/mL 甲钴胺13.3 1.1 30 B组10g/mL 甲钴胺9.5 0.8 25 C组5.7 0.6 20(1)坐骨神经是由多个神经细胞的_(选填“树突”或“轴突”)及其外面的髓鞘聚集成束构成的,其末端具有 _。髓鞘的功能是_。(2)测量髓鞘横截面积和髓鞘壁厚度,是为了评估甲钴胺对损伤坐骨神经_的修复作用;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是为了评估甲钴胺对损伤坐骨神经_的修复作用。(3)A、B、C组大鼠数量各_只,实验中记录每只大鼠的测量结果后,需计算出_,作为各组数据。
20、(4)C组是该实验的对照组,C组大鼠注射的为不含_的等量的生理盐水。(5)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较高剂量的甲钴胺使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_,结合髓鞘的变化可知,甲钴胺可以_损伤坐骨神经结构和功能的修复。46.阅读科普文,回答下列问题:2018 年 6 月 20 日北京市最高气温将达到37,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像月季、三角梅这样喜欢晒太阳的花卉也会由于温度太高,光线过于强烈而被晒伤。下面图1 就是被晒伤的月季叶片上出现晒伤的枯斑,虽然仍是绿色,但已经发干变脆出现明显的失水现象,感觉像被风干了一样。植物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当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
21、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出现萎蔫现象。一般温度在35左右时,植物会用加快蒸腾作用的方式来降低叶面温度,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 35以上),植物则会关小或关闭叶片的气孔(如图2),减弱蒸腾作用以避免高温引起过度失水,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蒸腾作用减弱后,即使环境中水分充足,根系也无法吸水或吸水速度很慢,这样的状态保持较短的时间,在环境适宜后可自行恢复。但如果时间过长,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1)由上文可知,植物体内无机营养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它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_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2)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
22、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的原因是_。(3)乐乐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请帮助乐乐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你选择适合的实验装置是_(选择图中字母)。预期的结果是_。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如果国槐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国槐将会死亡,原因是()A.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运输到枝和叶B.根吸收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枝和叶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D.木质部得不到树皮的保护【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
23、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据此答题。【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国槐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故C 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2.李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植物时,将某植物的一片叶子沿垂直于叶脉方向撕开,同学们能看到在上下两个半片叶子的叶脉断口处,有一条长长的细丝
24、相连,如图1 所示,若在显微镜下观察丝状结构,结果如图2 所示。在上下两个半片叶子的叶脉断口处相连的丝状结构及其功能是()A.筛管运输有机营养B.导管运输有机营养C.筛管运输无机营养D.导管运输无机营养【答案】D【解析】【分析】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脉和叶肉组成,其中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详解】两者比较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在上下两个半片叶子的叶脉断口处相连的丝状结构及其功能是导管,运输无机营养。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点。
25、3.移栽树木过程中,工人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见下图)来提高移栽成活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B.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至树皮中C.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影响无机营养的吸收D.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 生物 年级 下册 期末考试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