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第 11 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第 11 课“伐无道,诛暴秦”学习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根本历史知识,并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初步运用历史唯物分析p问题的才能;考虑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比拟战争性质。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亡,课文完全紧扣此问题展开。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消费,社
2、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道。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第 2 页 共 4 页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p,化解难点。时间重大事件 公元前 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无道 诛暴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