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手册.doc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手册.doc(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手册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卫生厅 兰州市卫生局兰州市卫生局汇编汇编目录目录一、中医适宜技术-拔罐疗法 二二、中医适宜技术- 电针法 三、中医适宜技术- 艾条灸 四、中医适宜技术- 艾炷灸 五、中医适宜技术- 刺血疗法 六、中医适宜技术- 敷药法 七、中医适宜技术- 刮痧法 八、中医适宜技术- 温针灸 九、中医适宜技术- 穴位按摩法 十、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适宜技术 25 个基层常见病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拔罐疗法的起源与发展拔罐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拔罐疗法又称为“火罐法” “吸筒法” ,是指运用各种罐具,经过排除其中的空气产生 负压,使之
2、吸附于皮肤表面,通过局部的负压和温热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 的淤血,促使该处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以刺激经络腧穴或拔毒排脓,从而达到相应治 疗作用的一种常用的外治方法。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退热、祛风、散寒、 除湿、拔毒等作用,广泛地运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症病的治疗。 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器具经济、疗效迅速、使用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为广大医 务工作者及民间所习用。因此它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加以研究提高的传统医疗方法。拔罐疗法简史拔罐疗法简史: 拔罐疗法在中国:古时人们用牲畜的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脓肿后以角吸除脓血, 故拔罐疗法古有角法之称;到了唐代
3、,出现了竹制罐,采用水煮吸拔的方法,这种方法最 后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宋代即发明了火筒法治疗久嗽的方法,拔罐疗法的应用仍以 外科较多;元代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中竹筒吸毒法;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主 治肿疡的煮拔筒等,都丰富和发展了拔罐疗法;其中,申斗垣外科启玄将中药煮筒用 于临床,开创了用药罐治疗的方法;到了清代,拔罐疗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使针刺、中草 药、煮罐结合在一起,适应病症也进一步扩大;到了现代研制出了真空拔罐器,将传统点 火排气改为抽真空排气,通过负压对体表经络产生的良性刺激进行治疗,无任何副作用, 安全简单,回归自然。 另外,拔罐疗法在古时已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带。古日本学者把
4、先针后角的方 法称做“湿角” ,而把使用单一的直接角法称做“干角” ;现在则称为“真空净血疗法” 。拔 罐疗法还在印度、法国、希腊、俄罗斯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俄罗斯称之为“郁血疗 法” ;法国则称之为“杯术” 。 拔罐疗法之治疗原理及特点拔罐疗法之治疗原理及特点 一、治疗原理 拔罐疗法自先秦时期的“角法” ,至现代各种各样的罐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罐 具的不断改进、各种罐法的综合运用、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之 现代科技的逐渐渗入,人们对拔罐疗法的治疗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传统认识:祖国医学认为,疾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诸如风、寒、暑、湿、燥、火等 外部因素,脏腑功
5、能失调而致的痰饮、瘀血、食积等内部因素,或外伤、瘀血、肿痛等不 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气血紊乱所致。而拔罐疗法,随罐具、 操作方法、穴位选择、配合疗法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泄热解 毒、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不同的功效,从而可将充斥于体表、经络、局部病 灶乃至脏腑中的各种致病因素祛除掉,使失调的脏腑功能得以恢复,平衡机体阴阳,最终 使身体恢复健康。 综合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认识,可以看出拔罐疗法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主要是其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调整阴阳:祖国医学认为,健康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于机体阴阳双方保持着对 立统一的协调平衡关系的
6、结果。正因为“阴平阳秘” “阴阳调和” ,所以才使得人体各脏腑、 组织、器官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由于某种内在的或外在的因素使得人体内的这种平 衡遭到破坏,那么就会出规“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阳虚 则寒,阴虚则热“等各种病理变化,从而使机体发生疾病。由此可见机体本身的阴阳失调 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恢复其在机体内的相对平衡,就成为治疗的关键。拔罐疗法调整阴阳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其 它疗法的配合应用来实现的。例如拔关元穴可温阳祛寒,拔大椎穴可清泄阳热;脾胃虚寒 引起的泄泻,可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及
7、背部腧穴如天枢、足三里、脾俞、胃 俞等,并在拔罐前后配合各种灸法及内服中药等,温阳散寒,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肝阳 上亢或肝火上炎而引起的项背痛、头痛、高血压等,则可取大椎穴,用三棱针刺出血后加 拔火罐,以清泄肝之阳热。诸如此类,通过拔罐治疗,结合其它疗法,使机体偏盛、偏衰 的阴阳得以纠正,恢复平衡,恢复健康。(2)疏通经络:人体的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 脏腑、肢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活 动的作用。若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产生种种病变。可见 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拔罐疗法
8、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 相互影响的原理,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负压吸引作用,在脏腑、经络气血凝滞或脉络空虚 时,引导营卫之气往来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 衰弱的脏腑机能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祛除病邪能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 得以祛除。临床常用的循经拔罐法、走罐法及刺络(刺血)拔罐法等,均有明显的疏通经 络功能。(3)扶正祛邪:传统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的正气和邪气(致病因素)两方 面的因素。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抗病能力,邪气则是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邪气、内伤痰饮、瘀血及外伤跌仆损伤等。正所谓”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正气衰退则
9、邪气乘虚而入。正邪双方强弱消长的变化,关系着疾病的进退,如果正气增长,则邪气消 长正能胜邪而病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正不胜邪而病情发展恶化。随着邪正双方 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 实,精气夺则虚。 ”对于治疗方面, 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 “这就是说,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应按照“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的治疗原则进行,先祛除机体内部的邪气,尔后再扶其正气,或根据病情攻补兼施,或先 补后攻。而拔罐疗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拔除机体内的各种邪气,使邪去而正安,同时还有 扶助正气的作用。例如: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
10、证,可在疼痛局部(阿是穴)或脊柱两侧刺 络拔罐,使病邪除,气血得以正常运行,病灶部位的经络得以濡润而使病痛得愈。临床实 践证明,刺络拔罐法祛邪作用最佳,具有逐瘀化滞、解闭通络之功,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 气血。此法与内经中“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的经旨相吻合。再如脾胃虚寒性胃 痛治疗原则应以扶正为主,可选用上腹部及背部腧穴,行拔罐治疗。 2、现代研究: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研 究后,认为拔罐疗法的治疗原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作用:拔罐疗法是一种刺激疗法。在拔罐时,由于罐内空气热胀,继之冷却, 压力下降而形成负压(或用其它器具将罐内气体抽出而形
11、成负压) ,具有相应的吸引力,从 而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产生刺激作用。对此。日本学者黑田东吾,利用连续摄影的技术, 在负压下抽吸装有半罐水的火罐时观察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 的气泡溢出,这些气泡只能来自血液和局部组织。从上述试验结果和拔罐后出现的局部变 化推论,在拔火罐时一方面可以吸出气体,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另一方面 负压使局 部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郁血,出现自身溶血现象,红细胞受到 破坏,大量的血红蛋白释出,起到一种良好刺激作用。 为了证实拔罐疗法的作用机理与自身溶血现象的关系,国内学者刘天成等采用在拔罐 (竹罐)前后取活体组织做切片检查的方
12、法,通过观察证明了拔罐的确可使局部毛细血管 变化或破裂,但此等出血是微量的,并且证实确有溶血的现象存在。(2)温热作用: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尤以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温热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机体 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白血球 及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及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3)调节作用:此项作用是建立在前两种作用基础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即由于自身溶血现象,给予机体一系列微弱的良性刺激,此种刺激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的 末梢感受器,经向
13、心传导,达到大脑皮质,加之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此种刺 激作用则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 兴奋,藉以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以加强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 分的调节和管制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加,促进机体恢复其 功能,使疾病逐渐痊愈。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 液与组织间物质 交换。拔罐疗法可调整微循环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从而调节新 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而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增强 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消除疾病,恢复身体各部的正常功能。
14、 此外,拔罐后由于自身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 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样就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另外,以不同罐法与手法所产生作用亦不同:如走罐法产生与按摩疗法相似的效应(相当 于另一种中医疗法刮痧),对皮肤可以改善其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对关节、肌腱具有增强弹性和活动性的作用,对周围血循环具有增强作用。缓慢而轻的手 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可增加肌肉的血 流量,增强肌肉的收缩功能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 腹内器官的神经,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流
15、量及贮备的分布 情况。再如药罐法,在罐内温热和负压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 循环加快,药物可被直接吸收,从而发挥药物本身的各种效应。 二、治疗特点1、方便实用,安全效验:拔罐疗法治疗疾病,不需特殊的器材、仪器和设备,一般亦 不需要任何药物。所用器械及辅助用品,居家举目皆是,诸如罐头瓶、杯子等皆可取用。 其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妇孺老幼皆可运用,即便不懂医学知识,但只要按图索骥,掌握 其中要领,同样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同时此种疗法,只要把握其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副作用,病人可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康复,避免了服用药物给机体带 来的损害和不良反应。总之,本疗法操
16、作简便,经济实用,易学易用,疗效显著,使用安 全,自古至今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所喜用。2、罐法多样,取用灵活:拔罐疗法所用器械虽然简便,但通过不同的操作方法及配合 治疗等,可有多种罐法,而不同的拔罐方法则具有不同的作用,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火罐法的密排法以泻实作用为主,疏排法以补虚作用为 主;刺络(刺血)拔罐法以逐瘀化滞、解闭通经为主;药罐法依所选药物不同,而发挥其 祛风、散寒通经、活血、舒筋、止痛或镇静安神等各种作用;针罐法则可结合针刺的不同 手法,使其具有各种功效。各种现代化理疗方法,则更扩大了其适应症及应用范围。3、异病同治,重在调整:拔罐疗法的调节
17、作用和独特治疗多种疾病。例如:取大椎穴, 采用刺络(刺血)拔罐的方法,既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又可以治疗风热感冒,还可用于内 伤发热;既可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治疗高血压、头痛等内科疾患,又可用来治疗顽 固性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科疾患等。再如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张氏等人,取督脉膀胱经 在背、腰骶部的全部穴位,用走罐法,采取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辨证、辨病相结合 的方法,选择背部具体穴位加用闪罐、摇罐或烫罐。若是心脏疾患取厥阴俞、心俞;妇科疾患取肾俞、脾俞、八髎等治疗各种疾病,总有效率达 90%。同时证明火罐疗法具有降低 高血压,升高低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且血压调整与疾病的好转是一致的。诸如此类,
18、不 胜枚举。由此也使我们看到了拔罐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整体良性调节作用。4、缓解疼痛,功效迅捷:拔罐疗法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的作用,无论内科的头痛、腹 痛、胆绞痛、风湿痛乃至于癌性疼痛等,还是外科、伤科的组织急慢性损伤,诸如落枕、 急性腰扭伤等,皆可立时见效,有的甚至经一次治疗便可痊愈,功效可谓迅捷。其中刺络 (刺血)拔罐方法的功效尤为突出。从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来看,一般均为疼痛明显之处或 压痛处(即阿是穴) 。总之,本法符合“痛随利减,通其经脉则疼痛去矣”的观点。从现代 医学的观点来看,它可以刺激某一区域的神经,调节相应部位的血管和肌肉的机能活动, 反射性地解除血管和平滑肌的痉挛,所以能够获得比较
19、明显的止痛效果。5、疡科应用,功效明显:拔罐疗法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就是治疗痈疖等体表化脓性疾 病为主的。其法能得以流传上千年,是与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分不开的。1)火罐内持续负压作用于脓疮,可使脓液充分引流,减少全身毒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2)避免深部脓肿和复杂多脓疮的广泛大创面引流,减轻患者痛苦,大大缩短创面愈合时 间。3)一般仅在炎性浸润期和存在全身中毒症状时才用抗生素治疗,一旦脓栓脱落,炎症局 限,便可停止或减少用量。4)持续均匀的负压和火罐的温暖环境,造成局部创面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了经久不愈 的慢性溃疡创面和复杂窦道的愈合。 总之,拔罐疗法应用于体表化脓性疾患,避免了切开引流
20、,而且还可把脓、毒素、坏 死组织、细菌“拔出” ,达到引流的效果,同时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有利于炎症消退。 故而具有疗程短、痛苦少、疤痕小的优点,同时还可节约抗生素,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工欲善其事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必先利其器 一、拔罐的使用器具主要有以下三种: 玻璃罐:由玻璃制成,形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外翻,在医疗市场上可买到1、2、3、4、5 五种型号罐,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便于 掌握时间,应用普遍,最适于刺络拔罐之用。缺点是容易破碎。 竹罐:分大、中、小三型。材料为坚固的细毛竹截成原圆筒,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 罐口,中段略粗,两端略细,呈腰鼓状。其优点
21、是取材容易,制作筒便,轻巧价廉,不易 损坏,且适于药熏,临床多采用之。缺点是易燥裂漏气。 陶罐:大小不等,为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平。中间略向外展,形如瓷鼓。其特点是吸 力大,但质重易碎。 在无火罐条件下,亦可用玻璃茶杯、罐头空瓶代替,作用相同。各式火罐二、拔罐的方法 1、 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出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拔在皮肤上。它是最 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操作方法: (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上端,迅速投入罐内,在火旺时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 位,即可吸住。 (2)闪火法:用止血钳或镊子挟干棉球裹紧,蘸 95%酒精点 燃后,在罐内迅速绕转一下 再抽出,速将
22、罐子罩在应拔 的部位,即可吸住。架火法: 用不燃烧及不传热的块状物,直径约 2 厘米,放在患处, 上置小酒精棉球,点燃后罐 子罩上,即可吸住。(3)贴棉法:将 1 厘米见方的脱 脂棉一块,略浸酒精后贴于 罐内壁上中段点燃后速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4)滴酒法:在罐子内壁上中段滴 1-2 滴酒精,再将罐子横侧翻滚一下,使酒精均 匀附于罐壁上(不可接近罐口) ,点燃酒精后,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 吸住。 2、 蒸汽罐法:用竹罐置水内煮沸,使用时用镊子将罐子挟出,甩去水液,迅速按拔在皮 肤上,即可吸住。3、 抽气罐法:用青、链霉素空瓶 1 个(瓶口加盖橡皮塞,将瓶底切去,边缘磨平) ,
23、紧贴 皮肤扣于被拔部位,然后将 1020 毫升注射器针头穿过橡皮塞刺入瓶内,把瓶内空气 抽出,使产生负压,即可将瓶吸住。现在在市面上亦可以买到塑料制的拔罐器材,其 用一把抽气枪将塑料罐中的空气抽出,产生负压,即将塑料罐吸住。4、 水气罐法:按抽气罐法操作将瓶吸拔于皮肤上后,注入 3 毫升左右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以保持瓶内皮肤湿润,以防因负压过高而造成皮肤渗血。5、煮药拔罐法:把配制成的药物装入袋内,放入水中煮至适当浓度,再将竹罐投入药汁内煮 1015 分钟。使用时按蒸汽罐法吸拔于患处。此法多用于风湿等症。 药物处方:1)麻黄、蕲艾、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 刘寄奴
24、、乳香、没药各二钱(6 克)。 2)川椒、桂枝、防风、当归、杜仲、牛膝、麻黄、桑寄生、川乌、红花各一两 (30 克)。 3)羌活、独活、紫苏、蕲艾、石菖蒲、香白芷、防风、当归、茜草各五钱(15 克),莲须、大葱各二两(60 克)。 6、贮药罐:其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量的药液(约为罐子的二分 之一) ,快速紧扣于被拔部位,然后按抽气罐法,抽出罐内空气,即可吸拔于皮肤上。另一 种是在玻璃火罐内成贮一定的药液(约为罐子的二分之一) ,然后按火罐法快速吸拔在皮肤 上。常用的药液有辣椒水、生姜汁、风湿酒等。此法常用于风湿痛、感冒、胃病等疾患。7、针罐法:先在穴位上针刺,待施毕补泻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卫生 服务 中医 适宜 技术 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