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3 粒子的波动性教学课件 (共21张PPT).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3 粒子的波动性教学课件 (共21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7.3 粒子的波动性教学课件 (共21张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3 粒子的波动性,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重庆市忠县中学校 高二物理教研组,有记者曾问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布拉格教授:光是波还是粒子?布拉格幽默地回答道:“星期一、三、五它是一个波,星期二、四、六它是一个粒子,星期天物理学家休息。”如果你是布拉格教授,将如何机智地回答?那么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密立根光电效应实验,T/年,波动性,粒子性,1801,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1814,菲涅耳衍射实验,赫兹电磁波实验,赫兹发现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牛顿微粒说占主导地位,波动说渐成真理,光学发展史,T/年,波动性,粒子性,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光学发展史,粒子性,波动性,(具有能量)
2、,(具有频率),(具有动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具有波长),一、光的波粒二象性,二、德布罗意波(物质波),De . Broglie 1923年发表了题为“波和粒子”的论文,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他认为,“整个世纪以来(指19世纪)在光学中与波动方面的研究相比,忽视了粒子方面的研究,而在实物粒子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粒子的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忽略了波的图象呢”,德布罗意 (due de Broglie, 1892-1960),德布罗意原来学习历史,后来改学理论物理学。他善于用历史的观点,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 1923年,德布罗意试图把粒子性和波动性统一起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 517.3 粒子 波动性 教学 课件 21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