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代诗词的赏析.docx
《中国传统古代诗词的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古代诗词的赏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古代诗词的赏析 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也是艺术的基本规律。诗歌颂神火,也是形象地歌颂生活。在绝大多数诗歌中,主要形象是抒情主子公的形象。除了抒情主子公形象,诗歌一般独有景物形象。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中国传统诗词的赏析,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诗词的赏析1 1小池 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漂亮景色的、清爽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犹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朝气盎然。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代 终归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漂亮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3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宋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中国传统诗词的赏析2 1回乡偶书其二 贺知章?唐代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改变,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
3、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争论:“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很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详细内容,“访旧半为鬼”(杜甫赠卫八处士)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数不胜数,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2采莲曲 贺知章?唐代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会稽山上的雾气散了,显露出高峻的山体和葱郁的草木,明净的水面上没有风也起了水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别说春天已经结束花草都凋谢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心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3题袁氏别业 / 偶游主子园 贺
4、知章?唐代 主子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别墅主子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主子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 中国传统诗词的赏析3 1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宋代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萎靡不振,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醉其中了。 2夏夜追凉 杨万里宋代 夜热依旧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画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酷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 古代 诗词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