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粹之经典古诗词.docx
《中国国粹之经典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粹之经典古诗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国粹之经典古诗词 诗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认同而感发的生气和不满。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我在此整理了中国国粹之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国国粹之古诗词1 1别董大二首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当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意,坚毅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塑身的色调。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
2、佳篇。 2燕歌行并序 高适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特别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全部!(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 一作:更何)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
3、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假如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 中国国粹之古诗词2 1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唐代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家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
4、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
5、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调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行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责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怜
6、悯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2渔翁 柳宗元唐代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治今湖南永州)。作者所写的闻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而在艺术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宋苏东坡赞美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诗的艺术特色。此篇入选于唐诗三百首。 中国国粹之古诗词3 1营州歌 高适唐代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狐 一作:皮)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国粹 经典 古诗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