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5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篇一 课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熟悉钟表,在详细情景中建立时间观念。 2、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教学重点: 学会看整时,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 教 具:实物钟表、钟表图片。 学 具: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教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认真听好了。 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生:6点半、7点)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 (生:听家长说的、看钟表的) 要想知道这些时间我们就要学习熟悉钟表。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有关钟表的学问你知
2、道哪些? (请优等生介绍:钟表上有数、有长针、有短针) 师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数 长针 短针 谁还有补充? (生:钟表上有大格、有小格) 师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 大格 小格 2、指导观看: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钟表。 拿出你的钟表。请认真观看钟表上的数。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引导学生观看发觉钟表上有12个数。还有学生会边说边比划数是根据这样的方向排列的。) 你知道钟表上的长针、短针分别叫什么吗? 长针叫分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分针。 短针叫时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时针。 钟表上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数一数钟表上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有12个大格。)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3、(生:共有60个小格。) 有关钟表上的学问你还想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就是表示几时的。 3、熟悉时间: 出示钟面图: 8时 3时 6时 这几个时间你们熟悉吗?分别是多少? 你是怎么熟悉的? 想一想这些时间你在干什么? 认真观看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几? (生:都是指向12。)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由于分针都是从12动身正好走了一圈,又指向12。) 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写时间: 你会认时间,会写时间吗? 我们来看第一个时间是8时,我们先写一个“8”再写一个“时”。 时间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电子表的显示方法。 这种表示方法是这样写的“
4、8:00”。 你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吗?在哪见过的?你可真会观看。 你想试试吗? 请你把后面的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找两人板演,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学问? 熟悉钟表的方法是什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下面就我们对这些学问进展练习。 三、稳固练习: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看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咱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敏捷,预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相互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整理好学具,快
5、速翻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准时反应指导。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 教学重点: 会认读整进、半时。 教学难点: 通过比照,熟悉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教学预备: 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2、出示各种美丽的钟,激发学生熟悉钟表的_。 3、拿出实物让学生辨整点与半点时钟分别是如何敲的? 二、说一说。 1、说说课本当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结合小组争论。 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
6、的呢? 三、认一认。 详细地说说小明几点在干什么? 三、比一比。 引导学生争论,发觉半时和整时的区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争论完后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终教师作出总结。 四、结合实践。 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五、练一练。 1、第1、2题都是稳固钟表的熟悉。 2、小调查是学生结合生活阅历来说一说,具有肯定的开放性,可作为一次家t作业,其次天来进展组织沟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7、:根据确定好的标准进展分类。 教学预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加教学。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争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安排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8、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2)汇报,沟通: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外形分类。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看图,可以怎样分。 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 三、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篇四 课标内容: 感知两个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解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受数学学问的应用过程,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经受发觉“a+b=b+a”这一规律,体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学问与技能-经受观看、猜测、操作验证、沟通等活动,培育观看、分析、推
9、理、归纳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发觉“a+b=b+a”这一规律“,并能敏捷运用。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 初步体验 1、同学们,你知道哪儿有数学吗?那你能从我们身边找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这不,笑笑和调皮来到停车场,也发觉了数学问题,请看:(挂图出示主题图) 他们俩发觉了什么? 你发觉了什么? 从笑笑和调皮列的算式中你能发觉什么? 1、给学生创设情境,体验数学无处不在。 2、通过观看,发觉规律(两个要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同时求知欲增加。 操作验证 - 深入体验 活动一、猜一猜 是不是全部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生猜) 活动二、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们想
10、方法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测。也可前后两位同学合作沟通解决。(边摆边算边写) 全班沟通后,总结得到”a+b=b+a“这一规律”。 活动三、玩一玩。(练一练第1题)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手指嬉戏,依据我的手势列出算式,看哪位同学又快又对又多。 同桌玩这个嬉戏 活动四、试一试,你能列出更多的算式吗?(出示小兔拔萝卜图) 给学生制造探究的时机:通过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对问题敢于猜测、验证。 稳固应用 -拓展体验 1、算一算,看谁做得既快又对(练一练2题): 做完后,提问:你发觉了什么?做这组题,你认为怎样想会更快? 2、比一比。(用手势演示出答案) 3、排排队嬉戏(25页4题) 4、看一看,填一填,说一
11、说。(学生先看,再填,再说想法) 1、学生发觉:利用这一规律可以避开重复计算。 2、体会从多角度思索的乐趣。 评价反思-再现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发觉了什么?这节课中你最值得傲慢的是什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篇五 一、 课前沟通 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把自己的物品摆放好了,大家都带来了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教师稍有停顿),我还看到了大家文具盒里有一样我特殊想要借的东西 生奇怪地问:什么? 师:橡皮。谁情愿借给我? (生一个个都举起橡皮表示情愿。) 师:大家都这么热忱,太感谢大家了。好,我请几位同学帮我借一下。(请8名学生 就近帮助借橡皮) 师:(把学生的橡皮一块一块地借了过来,并表现出
12、特别感谢的神情。)你们把橡皮都 借给我了,你写错了怎么办? 一生:我还有。 师:哦,还有,教师还想借。(直到完全借完。) 师: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 生纷纷说: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做魔术; 看橡皮都有哪些外形; 用橡皮拼图。 师: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我就是为了让你们没有橡皮用。没有橡皮, 下笔会更当心一些。就算写错了,也没关系,认真观赏一下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您会写的更好! (反思:“没有橡皮,下笔会更当心”,这是自然的结果。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没有后路的时候,自会多几分慎重。现在的学生大多比拟急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愿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经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
13、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安静才能致远,教学生静心思远,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另外,这样一个环节的设置,还能很好的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像这次赛课,在上课之前与学生没有见面的时机,只有尽快拉近师生距离,才能削减师生的生疏感,彼此尽快熟识,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中投入学习。) 二、 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然后粘贴了9只红色小鸟) 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殊棒,今日有一群小鸟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送么? 生异口同声:欢送! 师:大家看,黑板上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有好多小鸟,请大家认真数一数大树上有几只小鸟? (反思:这里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创设了一个大树
14、、小鸟这样一幅漂亮的情境图,我认为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比拟胜利。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的热忱,而且还可以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10以内数的挨次时,只让学生顺着数,而没有让学生倒着数。另外,在这里假如把事先预备好的小棒发给学生,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这样可以渗透“10还是个计数单位”,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生:9只(有一生说10只) 师:究竟几只呢?请刚刚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 (请说10只的学生到黑板前数,黑板太高,学生探不找,师抱起孩子数。) (反思:
15、今日在梨林实小做课的这间教室里没有讲台,因此黑板相对就比拟高,我站在那里,最多只能够到三分之二的高度,即使图画得再低,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还是很难够得着,没方法,我抱起了孩子,这样孩子就可以够得着了。我们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眼中时刻要有孩子。) 生:我看到教师手里还拿了一只,所以是10只。 师:哦,那现在又有一只小鸟飞了过来。(师把手中的一只_小鸟贴到大树上)那 么,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呢? 生异口同声:10只。 (再请一生到黑板上数。) 师:今日我们就来熟悉10(师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在你的身上有10么? 生异口同声:有! 师:你身上的10在哪里? 生:在手上。 师:谁来数一数?
16、 (生纷纷举手,请一生到前面面对大家数一数。) 师:除了手上,我们身上哪里还有10? 生:脚上。 师:还有么?我刚刚看到有的同学在摸自己的头发,在我们头发上有10么? 生1:没有 生2:有,头发上有好多好多10呢。 师:对,我们的头发有好多好多的10呢。除了我们的身上,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许多的10。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对10有充分的熟悉,我让学生找自己身上的10, 孩子们参加特别积极活泼,但“数学源于生活”,假如能够更多的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情景严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这样会为学生的观看供应更多的参加时机,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三、9和10比大小 师:我们
17、前面熟悉了1-9,今日又熟悉了10,你知道这些数中,谁大谁小么? 生1:10大。 师:大小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只说谁大,要说出谁大谁小。 生2:10大1小。 生3:10大3小。 生4:10大9小。 (还有好多学生争着抢着想要说)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要说,那每个同学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同桌互说。) 师:说完后坐端正。(稍停)大家说得真好,教师听到了好多不同的答案,不过,教师听到了一个共同的声音:10大。我们前面熟悉的9都那么大了,大家却都认为今日熟悉的10。谁能说说你怎么知道10比9大? 生1:10个比9个多了一个。 生2:9只小鸟,又飞来一只变成10只了,所以10只多。 师:说得真好!谁还
18、有自己的想法? 生3:10个人比9个人多1个。 生4:9加1是10。 师:那么,10比9怎样? 生异口同声:大。 师:9比10怎样? 生异口同声:小。 (师板书9 10 10 9) 师:谁能用大于号和小于号填一填? (请学生填) 师:大家留意看,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口都朝着谁? 生:10! 师:也就是说,谁大口朝谁开。 (反思:对于大小比拟孩子们已经有了19的学习根底,这里顺理成章,比拟简单,耗时过多,尤其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不必再像新知一样让学生熟悉,也就是说应当留意前后学问的联系,学生会的就不要讲,或尽量少讲,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得更多的东西。) 四、10的组成 师:大家刚
19、刚表现真棒!下面,老是想请大家帮个忙,大家情愿帮教师么? 生:情愿! 师:我家来了一个小客人,家里还有10颗糖,我家儿子和小客人一起分糖吃,他们两人怎么分? (反思:情境创设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愿,但是假如能把情境中改成学生自己,会给学生下面的语言表述带来便利,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1:每人5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1:这样分,两个人的一样多。 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生2:假如是我,我分3颗,给客人分7颗。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2:由于我是仆人,他是客人,我给他多一些。 师:小仆人真热忱!很好!请坐!谁还有不同的分法? 生3:我是仆人,我留2颗糖,给客人8颗糖。 师:
20、真大方!大家刚刚有的是根据平均分,有的是作为小仆人,给客人多分一些,那么,还有其他不同分发么?同桌相互说一说,比比看那组同桌合作的,合作的同桌,在下课时,黑板上美丽的小鸟就会飞到你们的手中。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小手来帮忙自己,每根手指表示1颗糖。 (学生开头同桌沟通) (反思:这里的同桌沟通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后面会有其次次的沟通。假如在这里沟通时,我能给出更清晰的指令,如:10颗糖究竟有多少种分法呢?用自己的手指代替糖,比比看,那些小组分法最多,而且还能根据肯定的规律清楚地介绍给大家。此外,还可以让同桌合作,把全部的分法写下来,这样会更清楚明白,效果会更好。在这里,我也熟悉到教师引导的作用之大,
2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里的“导”,应当不是“导演”,而是“向导”,要引导学生怎样有效地做好一件事,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导”好的!) 第一组同桌汇报:我们有3种分法,第一种是我们都分5颗;其次种是我留2颗,给客人分8颗;第三种是我留3颗,给客人留7颗。 其次组同桌汇报:我们还有2种分法,一种是我留1颗,给小客人9颗;另一种是我留4颗,给小客人分6颗。 师:哪组还有不同方法? (没人举手) 师:教师真的特别感动。大家都这么热忱,除了一种平均分以外,其余四种都是在照看客人,给客人多分一些,真好!可是,假如我家儿子有些自私,他拿着糖不舍得给客人多分一些,怎么办?你有其他分发么? 生1:
22、那可以是给客人4颗,自己留6颗;或者自己1颗,给客人9颗。 生2:还可以是给客人3颗,自己留7颗。 生3:也可以是给自己留8颗,给客人1颗。 师:给自己留8颗,给客人1颗,总共是10颗么? 生3(摇摇头):总共是9颗。 师:是不是给教师还留了一颗呀?哦,教师这可送给小客人了,那分给小客人几颗? 生3:2颗。 师:谁还有么?大家数数现在有多少种分法? 生:1、2、3、4、5、6、7、8、9,一共有9种分法。 师:这么多分法,假如没有规律,就会写多了,或者写少了,怎样写才能写的不多不少呢?同桌再相互说一说。 (同桌再次合作) 一组同桌汇报(边说边板书): 10可以分成5和5、10可以分成4和6、1
23、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1和9,然后把后边几种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就行了。 另一组汇报: 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5和5,然后把前边几种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就行了。 师总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3个内容:10的组成。 师生一起说: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5和5。 (师生对数练习。)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在数学思索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这种有条理的思索问题的力量不是
24、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育逐步形成的。新课程几乎每个年级都渗透“有序思索”的方法。这里从无序到有序的逐步引导,目的就是使学生逐步学会思索问题。) 五、10的书写 师:大家说得真好,可是说得好不如写得好!大家想写出美丽的10么? 生异口同声:想! 师:那先认真看教师写一遍。(师在田字格里编写边说要求。)接下来先跟着我写一遍。(生跟着教师写一遍。)现在,在生字纸上,自己仔细的写5个10,假如感觉写得不美丽,没关系,认真看一看,为什么不美丽,然后再写一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美丽,好么? (生开头自己书写,写完的教师边看边对写得好的进展表扬,不好的鼓舞他再观看观看,在写两遍
25、,看看是不是变得美丽了。) (反思:没有了橡皮,孩子就写得特别当心,数字写的很仔细。间或有同学写的不美丽,我就让他认真看一看,然后再写2遍,看看是不是变得美丽了一些,孩子在这样的鼓舞下,一个比一个写的仔细。每个孩子 都渴求教师的表扬和鼓舞。尤其是面对一位新教师,孩子的这种心情就会表现得更剧烈一些。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体验。) 师:写完后放在桌子左上角,下课时交给教师,教师要认真看谁写得最美丽。 六、全课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10,知道了在1-10这些数中,10,了解了10的组成,还会写漂美丽的10,大家表现真棒!尤其是中间这三组同桌,教师嘉奖你们6人每人一只美丽的小鸟,盼望你们今后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好习惯!(许多同学争着抢着要小鸟)也其他同学今后能像他们学习,学会仔细思索问题、积极回答下列问题,学会同桌相互帮忙、共同进步!好么? (反思: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去渗透,去培育,只有长此以往,才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异口同声:好! 师:特别感谢同学们,下课! 生:教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