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郊记忆考察报告工业园区考察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东郊记忆考察报告工业园区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东郊记忆考察报告工业园区考察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东郊记忆考察报告工业园区考察报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东郊记忆考察报告 工业园区考察报告,供大家参考。 篇一:东郊记忆游客印象调查报告 东郊记忆游客印象调查报告 一、东郊记忆概况及现状分析 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支路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成都文化产业创意重点项目、国内首个集生产、体验、消费、结算等音乐产业链于一体的音乐主题商业街区,并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升级更名为“东郊记忆”。目前,景区的一期改造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各类音乐消费商家已入住,一个在东郊老工业区旧址上涅槃再生的文化产业园区已正式和大家见面。它在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内,项目占地380亩(一期改建218亩),在18万
2、平方米的旧工业厂房原址改建,是成都“东郊工业区”东调后唯一完整保留的老工业厂区。原厂区建筑类型包含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援建的办公楼,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建的各类厂房:沉淀了充满情感记忆的红砖厂房,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以及具有工业符号感的构筑物;厂区内高大桉树和梧桐枝繁叶茂,共同构成了计划经济时代工业文明的历史遗迹。 在秉承保护、传承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拟定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和德国鲁尔区的改造经验,确定了“保留为主、新旧协调、品质至上、创意时尚、注重现实、多样呈现”的改造总则。 景区内按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存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是工业遗存保护和文化创
3、意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景区。园区现在拥有数字音乐的产业集聚区和体验区、中国新歌发布和音乐选秀基地、话剧表演、艺品超市、微电影拍摄基地、摄影艺术基地及主题会展空间等多元文化内容,是传承工业文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新型园区,实现了文化创意和旅游服务的有机融合,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示范区、旅游新业态的集聚地。 “东郊记忆”从以前由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产业聚集园和音乐文化体验园”定位,调整为“一基地、多名片”。未来,“东郊记忆”将成为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成为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景区实现了文化创意和旅游服务的
4、有机融合,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示范区、旅游新业态的聚集地,将以成功创建4a景区为契机,持续提升园区品质业态,拓展延伸4a景区所赋予的内涵,为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成为成都乃至四川旅游的新亮点的目标不断努力,并且在成都绕城高速上面,路面标牌已经完善。市民可按照有“东郊记忆”字样的路标前往游玩。 2023年7月28日,成都东郊记忆正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共发放60 份调查问卷,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一)来访者的基本信息 1、来访者的年龄水平 通过东郊记忆游客年龄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出,在60名样本数据中,1929岁年龄段的
5、占63%,2939岁的占15%。很显然,来访者以年轻人为主,其中1929岁的占据大多数。 2、来访者的职业 通过来访者的职业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生(29人)占据主要部分,其次是白领(13人)。换句话说,在所有的来访者中,学生和白领是东郊记忆游客的主力军。 3、来访者了解景区的渠道及到景区的方式 通过来访者了解景区的渠道及到景区方式的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出,近一半的人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东郊记忆的,而又有超过一般的人是通过公交车来到景区,两者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出,东郊记忆主要客源地是在成都市区及其附近,进而得出其客源地相对狭窄,对外影响力较弱。 总结以上,我们对来访东郊记忆游客的情况有了大体了解:他
6、们是来自成都市周边的游客, 且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是在校大学生或公司白领。整体来看,是一批有文化,有上进心,对文化艺术兴趣十足,活力四射的青年人。(二)游客基础印象 1、来访者的目的 通过来访者目的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82%的游客到这里主要目的是娱乐和休闲,音乐和餐饮仅占15%,而在我们调查期间发现,来这里进行摄影的人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也就是说,目前东郊记忆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主要是在其娱乐和休闲两方面,音乐与餐饮并没有主要体现出来。 2、来访者对景区各功能的喜好度 通过来访者对景区各功能区的喜好度我们可以看出,主题演艺在八大功能区中最受欢迎,而专业培训所占比例最少(0%)。音响视听和酒吧娱乐各占1
7、5%,再结合我们之前所分析的来访者的职业与年龄统计图,我们不难得出,酒吧、音乐在整个东郊记忆景区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结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游客对东郊记忆的主要印象为三大方面,它们分别是酒吧、音乐、餐饮,这与其建设之初的景区定位有了初步的吻合,但与其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去弥补。其次,结合游客基础信息和游客印象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来访者多为一日游游客,景区对外的吸引力较弱,景区知名度低,游客年龄段单一。(三)来访者 1、来访者之前是否了解景区由废旧工厂改建而来 由扇形图我们可以看出,四分之三的游客之前知道景区是由废旧工厂改建而来,但令我们吃惊的是,还有四分之一的游客不了解这以情况。也
8、就是说,东郊记忆景区的对外宣传度较低,知名度低。 2、游客对废旧工厂改建的态度 由统计图我们可以得出,90%的人支持这一措施,当然,也有10%的人保持着中立。当然,东郊记忆作为一种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对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来访者对于工厂改建的想法通过来访者对废旧工厂改建的建议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出83%的游客采取与当前的一种,即改建为旅游景点。但我们可以看出,有8%的人选择改建为停车场,同时在我们调查中也发现,景区内普遍存在停车位短缺这一现象,而在选择其它的之中,多会改建为创意零售街。 总结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游客对与这类废旧工厂改建的方式是比较支持的,但同样体现出东郊记忆景
9、区建设的一些缺点,如停车位少,景区知名度低等。有劣势。优势在于基础设施较完善,而劣势的表现则较明显,客源地窄表现最为明显。篇二:西安历史考察报告 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 姓名:孔霞专业:历史学班级:20230251班学号:2023025146 2023年4月3日,我们一行27人从学校出发,在刘黎老师、冯伟娟老师和邱宇德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学习考察。此次考察让我收获颇多,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作如下介绍:一、简单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长安”,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等朝都定都于此,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
10、都城,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西安考察之行,我们一路参观游历了:昭陵、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西岳华山、华清池、骊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西安之行是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至今仍记忆犹新。 二、考察实录 4月3日中午我们从曲靖出发,坐火车到达昆明,随后转乘昆明直达西安的火车
11、,4月5日早晨6点到达西安。在乘车到宾馆这段时间我们看到了悠远厚重的古城墙,感受到了中国古代 的等级制度及防御思想。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天,4月6日正式开始西安之行。 (一)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有7座碑室、8
12、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我们看到了开成石经,还有许多书法名碑,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颜家庙碑等。我们欣赏到了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清刻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另外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余种,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都集中于此。我们在碑林博物馆欣赏到了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可谓是大饱眼福。 (二)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
13、李世民的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位于咸阳礼泉县东北45华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为陵。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也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从公元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公元743年,昭陵陵园持续建设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陵园占地面积三十万亩,陵园内有187 座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的陪葬墓。昭陵陵园是一座丰富的文物宝库。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十四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妃、燕妃墓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壁画和文
14、物精品。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博物馆展示了昭陵碑林和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 在昭陵,我们看到了许多唐代石刻以及壁画,感受到了唐朝宫廷生活气息。 (三)半坡遗址博物馆 半坡已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7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包括半坡遗址和展览室两部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
15、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使我们流连忘返。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寻觅到了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四)西岳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也是秦岭的一部分。华
16、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 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此外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 我们登上了华山北峰,华山秀丽风光尽收眼
17、底,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未能登上其他四峰,但我们看到了华山的险峻及美景,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五)华清池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公元644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公元747年改名华清宫。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主要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九龙湖与芙
18、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有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下面就几处主要建筑做简单介绍。 1.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就到了唐“贵妃池”建筑群。 2.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发生
19、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 3.厅相邻的桐荫轩,也叫三间厅,始建于1900年,曾为达官显贵游览下榻之所。1936年日晨,兵谏发生,蒋介石侍卫冲出门外,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三间厅的墙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 4.以梨园为代表的唐代音乐舞蹈艺术是我国古代歌舞艺术上的鼎盛阶段。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演绎了千年传诵的爱情故事,使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唐玄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校梨园,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且以教习
20、和演奏法曲为重点,并结合诸多音乐名师和舞蹈家,它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 在华清池内,我们体会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也邻略到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情怀。 (六)骊山 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 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可以看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
21、而建。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 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在骊山,我们邻略到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也窥见了中国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状况。 (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县,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陵园从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时间达37年之久。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秦兵马
22、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 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一号坑是一个1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 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年发现,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东郊 记忆 考察报告 工业园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