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docx
《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_中秋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书目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发展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苍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起先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
2、”字的说明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接连成熟,农夫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探讨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胜利独创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胜利解决因大量汲取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返回书目 中秋节的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半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
3、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起先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闻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起先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犹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排列,琴瑟铿锵
4、,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支配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牵强迎欢,不愿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巡游志余
5、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聚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聚饭等习俗,始终流传到今日。 中秋
6、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依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 <<<返回书目 中秋节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节最广的传统风俗就是中秋节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聚的象征。 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秋节 起源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