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艺术的历史变迁.docx
《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艺术的历史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艺术的历史变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艺术的历史变迁 声乐艺术是以声乐歌颂技法的延长革变为其主要发展标记的。回望历史,民族声乐技法的历史变迁大约经验了三个阶段,从远古至隋唐,声乐以乐舞、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技法上还未揭示歌颂的本质特征,总体上属于启蒙时期;宋元明清,声乐以戏曲、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技法上追求“气、字、声、腔”的合理操控,在相识程度上处于技术开发期;民国至现代,声乐以歌曲演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技法上借鉴了西方的技术理论,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步入了技术飞跃期。 至今,民族声乐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此前,声乐界对民族声乐技法的局部探讨较多。学习啦我用现代声乐技术观念谛视民族声乐技法的历史变迁,给
2、民族声乐技术系统的发展、形成以客观、综合的评述,目的是继承、发扬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树立民族声乐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民族声乐歌颂艺术的历史变迁:以乐舞、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启蒙期 远古至隋唐,在大约三千年的历史跨度内,歌颂与乐舞、诗歌融为一体,是一门以乐舞、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在原始社会,民歌引入图腾祭祀及禳灾类的宗教活动,产生了乐舞。乐舞是一种群体性的歌舞活动,“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也许是我国最早的乐舞。奴隶社会,乐舞盛行,并已成为宫廷音乐。相传夏的后代桀有歌舞伎三万余人,说明那时的乐舞已有相当规模。至西周,从黄帝传下来的六部乐舞的规模则更加宏大。歌颂已不仅仅作为舞蹈的伴
3、唱,六部乐大武的第七段,就是一段特地的抒情歌颂,说明歌颂的地位有了提高。从春秋战国起,诗歌起先盛行,至唐宋诗词的兴起,诗歌主要用于歌颂。孔子编订的诗经有305篇,其中300篇是用于歌颂的民间歌曲。楚国的屈原依据南方民歌加工创作的九歌是一部大型声乐作品。唐宋时期,为诗词谱曲已成为时尚。明人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描绘:“清本之调,旗亭四绝,大都即诗为曲,才人一章脱手,乐部即登管弦,尽然风雅独绝。” 乐舞与诗歌承载了歌颂艺术,也刺激了歌颂技术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歌颂技术理论。乐记·师乙篇载:“固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呼端如贯珠。”
4、韩非子中,对求学者的音乐素养有了明确的规定:“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微者,及教。”史料中记载了古代歌颂家的声音特征,形容秦青的声音“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容韩娥的声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等。 唐代是我国经济、文化空前旺盛的时期,也是歌颂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唐代涌现了很多歌颂人才,古籍中形容许和子“喉啭一声,响彻九陌”;形容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形容何满“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令人缺憾的是,秦汉至隋唐,音乐美学类的著述虽不少见,但声乐技术类的论述却极少。具有较高探讨价值的只有唐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的一段话:“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及噫其词,即分抗坠
5、之音,即得其术,即可至遏云响谷之妙也。” 远古至隋唐的声乐技术理论朴实而浅显,是古代音乐家们对声乐艺术的早期探究。乐记·师乙篇讲的是如何进行歌曲处理,在唱高音的时候应有向上举重物的亢奋的感觉,音向下行时要有物体下坠时那种自然放松的感觉;歌曲转折时要干净利索,像折断东西一样干脆;歌声停止时像槁木一样寂静;乐句的进行要合乎节拍的要求,全部音连起来像珍宝贯穿那样连贯、通畅。韩非子中的声乐论述讲的是对初学歌颂的人要看其发声的基本条件如何,合乎肯定的标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考察和学习。对古代歌颂家的评价多为溢美之词。从相识论的角度分析,这些声乐技术理论只是对唱唱表象的描述,并没有从方法
6、上揭示歌颂艺术的本质。因此,这一时期的声乐技术还属于启蒙时期。 段安节的声乐论述在中国古代的声乐技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生理学学问揭示了气息在歌颂中的重要作用,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运用生理学学问说明歌颂技术的理论。乐府杂录著于唐末,说明唐代末期我国的声乐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远古至隋唐的声乐技术理论是民族声乐技法的源头。虽然这一时期的技术还处于启蒙时期,却为后代技术理论的开发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的很多声乐概念,如抗坠、贯珠、响遏行云、余音绕梁等,始终被后人沿用。这些古朴、浅显的声乐技术理论是我们民族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声乐技术理论的基石。 中国民族声乐歌颂艺术的历史变迁
7、:以戏曲、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开发期 宋代在唐大曲的基础上,进一步汲取了多种乐曲形式,发展出比唐大曲结构更困难的诸宫调,并由此发展成戏曲的初期形式——宋杂剧,进而形成了300多个戏曲品种。宋代的说唱艺术也起先兴盛,并逐步发展成了260多个品种的说唱艺术。由于新的内容和形式的须要,歌颂艺术在技术要求上起先困难化,技术理论的探讨也随之兴盛,起先了宋代至清代的歌颂技术开发期。 中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其表演形式脱胎于古代的乐舞,其演唱继承于古代的诗歌。戏曲和说唱着力于写人述事,唱尽了世上的纲常伦理、贫富悲欢,塑造了千千万万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造就了众多演
8、唱名家,产生了大量声乐著述,总结了丰富的声乐技术理论。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明代王骥德的曲律、魏良辅的曲律、沈宠绥的度曲须知、清代李渔的闲情偶记、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是这一时期声乐论著的代表作。 戏曲艺术时代,声乐技术理论的探讨集中在气、字、声、腔四个方面。气息技术是古代声乐家们较早关注的问题。宋代张炎在词源中说:“忙中取气急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连,拗则少人气转换。”陈彦衡说鲜云:“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簿,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芝庵的唱论指出用气的方法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等。张炎的论述把用气时“急、慢、连、转”的方法讲得清清晰楚。
9、陈彦衡的论述则指出了气息不当所造成的声音弊病。俗语“气沉丹田”指的是运气用力的位置。这说明戏曲、说唱技术非常重视气息的运用,并且有了详细的方法。“字声问题,在中国声乐演唱理论中,是最具普遍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具原则性的问题。”李笠翁在闲情偶记中说:“听曲之人,慢讲粗细,先问有字无字。”王德晖、徐沅澄在顾误录中说:“有声无词,虽具有绕梁,终成笑柄。”魏良辅的曲律则认为“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听其吐字、板眼过腔得宜,方可辨其工拙”。古代演唱家们还总结了练习咬、吐字的方法,如“喷口、劲头、崩打、粘、寸、断”等,还总结出“五音”(即喉、舌、齿、牙、唇)、“四呼”(即开、齐、撮、
10、合)之法。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欲正五音,欲准四呼,先学口法。”这些论述说明,古代声乐家们意识到了语言音韵与音乐音调间的冲突,并实行了相应的解决方法。1324年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是我国较完整的歌颂韵谱,为规范咬、吐字的音韵供应了统一的标准。 戏曲和说唱在发声方法上极为讲究,创建了很多发声的技能技巧。戏曲艺术须要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的声音都要符合特定的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特征。因此,戏曲艺术家们在实践中总结了多种演唱方法,其中昆曲的演唱最具代表性。昆腔的创建者魏良辅吸取了说唱艺术中用不同音色区分人物的阅历,产生了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行当的唱法,丰富了昆曲的表现力。昆曲的演唱
11、为其他剧种供应了胜利的阅历,使戏曲演唱形成了丰富的技术体系。在古代戏曲理论中,有很多关于用声方法的论述。唱论中说:“唱得雄壮者,失之村沙;唱得蕴拭者,失之乜斜;唱得灵巧者,失之闲贱;唱得本分者,失之醇厚;唱得用意者,失之穿凿。”更为珍贵的是,传统戏曲唱法在真假声运用、声区过渡的技巧方面,也总结了珍贵的阅历。古代艺人们把真假声结合的声音称为“两担水”、“二合水”、“二本嗓”。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令转换处无垒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渡’是也。”这是对声区过渡的描述。戏曲唱法在用声方面还总结了歌颂共鸣的技巧,
12、如俗语“摘脑后筋”指的是头部共鸣的主观感觉;京剧老生的“膛音”及术语“音膛相聚”,指的是咽腔共鸣和混合共鸣的声音。王骥德在方诸馆曲律中也曾谈到鼻腔共鸣,他说:“闭口者,非启口即闭,从开口收入本字,却徐展于鼻中,则歌不费劲,而其音自闭,所谓‘鼻音’是也。”这些技术原则,和西方的、现代的技术原则是完全一样的。 “腔”是戏曲艺术中的一个含义宽泛的术语,它的核心含义是指演唱的声调,如戏曲、说唱中常说的声腔、唱腔、行腔、润腔等,都是围绕声调产生的术语。此外,“腔”还含有共鸣腔体的语意。唱论中说“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王德晖、徐元澄在顾误录中说“唯腔与板两工,唱得出
13、字真、行腔圆、归韵清……”民族声乐的最高审美标准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这些声乐技巧,既强调演唱的声调,又透露出调整人体的腔体的语意。因此,古代声乐理论中有关“润腔”的技术,实质是指通过对腔体的操控而调整音色的方法。 宋至清代的声乐技术理论比隋唐以前有了明显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1)对各种歌颂技术要素有了多方位的相识,尤其对“气、字、声、腔”有较深化的相识和较为细致的探讨。宋代以后,歌颂界已经把歌颂艺术作为一个技术系统来看待,大体上勾画出了这个系统的轮廓。(2)这一时期的技术理论已经较多地运用了人体生理学问。虽然当时的技术理论对人体生理的相识还很
14、肤浅,且运用范围还比较狭窄,但理论探讨的实践已经踏上了这条途径。例如“五音”“四呼”就是指咬、吐字与口腔形态的关系。乐府传声中明确指出:“声各有形,形从口出,欲改其声,先改其形,形改而声无弗改也。”这是声音形态与器官形态关系的经典描述。况且,清代已有了关于头部共鸣、鼻腔共鸣的理论,说明戏曲理论正在对人体器官在歌颂中的功能进行开发运用。(3)对发声方法的探讨利用达到了较高水平。现代声乐理论强调用混声唱法扩展音域、统一声区,戏曲时代,事实上已经确立了这种唱法。从宋代起先,歌颂技术理论就提出了“过度”、“过腔”的技术。除前面所举,芝庵唱论中还提到“声有四节:起末、过度、韫簪、撷落”。明代魏良辅改革传
15、统的昆山腔为“水磨调”,唱法上强调“吐字、过腔、收音”技法,要求“过腔得宜”。清末京剧名家谭鑫培创建了“云遮月”的唱法,“云”和“月”分别指真假声。这些技法都是关于如何渡过换声区,如何扩展音域,如何统一音色的技巧。虽然那时的理论表述不如现代声乐理论那样明确,但技术性质是一样的。(4)确立了民族声乐的审美倾向和技法原则。张庚先生说过:“中国人民酷爱戏曲,他们把舞台当做公允舆论的提倡者,生活道路的指引者。”由于戏曲深受人民群众宠爱,所以,戏曲这种绘情叙事、写人状神的表达方式塑造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审美观。在演唱上,注意吐字的清楚、声音的圆润、情感的真挚、韵味的深厚,于是产生了“以字行腔,字领腔行,声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民族 声乐 歌唱 艺术 历史 变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