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基本施工方案.pdf
《吸收塔基本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塔基本施工方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2 3.施工范围 3 4、资源配置.3 4.1 临时水电 .3 4.2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3 4.2 劳动力组织 .4 4.2 其他劳力组织 .4 5.施工方案 5 5.1 施工准备 .5 5.2 配合比及材料 .5 5.3 施工测量与放样.6 5.4 施工过程 .6 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9 6.1 吸收塔基础施工特点 .9 6.2 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1 1 6.3 吸收塔基础施工方法 .1 1 6.4 施工保证措施 .1 4 7.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计算 .15 7.1 相关资料 .1 5 7.2 基础混凝土的温控计算 .1 5 8.强制性条
2、文 .17 9.施工质量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9 9.1 进度计划.19 9.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 9 9.3 质量保证措施 .1 9 10.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20 10.1 生产安全措施 .20 10.2 运输安全措施 .21 10.3 供电与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21 习水二郎电厂(4 X660MW)新建工程 1、2 号机组脱硫脱硝工 程吸收塔基础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1)国家、交通部、电力部、贵州省现行的工程标准,施工及设计规范、规程相关 文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J57-197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 1部分:土建工程第 1部分 DL/T 5210.1-201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326-200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2001 钢结构焊接规范JB 50611 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0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 50496 2009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吸收塔基础施工图 YD-1102S-T0102 2.工程概况 习水二郎电厂新建 2 X660MW 机组脱硫脱硝工程包含吸收塔、卸料间、制浆及 电控间、石膏脱水及废水处理间、检修间、分
4、析仪小房、循环泵框架、净烟道支架、氧化风机房、SCR控制房、尿素厂房、制氨厂房、设备基础、支架、沟道及坑、给排 水系统、照明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等。本工程土 0.00相应的绝对标高为 426.400m,吸收塔区域场平标高为 425.900m,吸收塔基础垫层底面标高为 424.200m,开挖深 度为1.7m。场地内埋藏的地层主要为层基岩:场地南侧为中统下沙溪庙组(J2x)的地层,北侧为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J1-2zl)地层。场地出露的岩性主要为砂泥岩、页岩,局部见生物介壳灰岩透镜体及油页岩。场地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为第四系土层中的上层 滞水及孔隙水和基岩中的裂隙水,以裂隙水为主。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
5、气降水、孔隙水 及东侧斜坡基岩裂隙水的渗入补给,径流于基岩裂隙中,向二郎河排泄,水量不大,无统 一地下水位面。勘测期间钻孔中的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 0.015.6m,高程一般在406.3 447.9m。3.施工范围 1#吸收塔、2#吸收塔基础工程,包括基础开挖、C15垫层混凝土浇筑、钢筋制安、预埋件埋设、C30混凝土基础浇筑、强度不小于C40的吸收塔底板二次浇灌层及螺栓孔 二次灌浆相关作业。4、资源配置 4.1临时水电 施工用水由厂区施工用水管网接引,施工(包含搅拌站)用电由厂区电网接线至施工区。4.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设备情况 备注 1 搅拌站 JS75
6、0 1 全新,良好 2 砼运输车 6-8m 3 2 良好 3 汽车泵 35m 1 良好 4 挖掘机 小型 1 良好 5 钢筋调直机 gtJ4 14mm 1 良好 6 钢筋弯曲机 gw40 1 良好 7 钢筋切断机 gq40 1 良好 8 电焊机 BX1-500 2 良好 9 配电箱 三级 2 良好 10 电锯 2 良好 11 振捣棒 3m 4 全新,良好 12 水泵 1 良好 13 全站仪 NTS-350R 1 良好 14 水准仪 S3 1 良好 4.2劳动力组织 组织机构如下图:项目经理:张永忠 4.2其他劳力组织 木工 5 钢筋工 15 砼工 10 普工 10 电工 2 司机 4 施工经理
7、:孟和平 技术总工:杨洋 安全员潘明华 预算员:许栗瑞 技术员:王洋 资料员廖 机械修理工 1 焊工 4 合计 50 5.施工方案 5.1施工准备 5.1.1施工技术准备(1)开工前工程部必须准备的资料:土建施工图、施工要求、施工方案及有关的施 工技术资料。(2)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工图会审,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要求,对 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5.1.2施工材料的准备(1)施工用水泥、砂、石及钢材等选用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材料,在材料进 场时通知监理见证取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线材统一存放在仓库,视工程的具体计划及数量进行调配运输,其余部分按计 划统一进货
8、,并配合施工计划。5.2配合比及材料 5.2.1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试验为主,试验项目按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确定最优配合 比,并在施工前至少28天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已批准了的配合比、施工方法及材 料等在未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改变。522材料 所有集料在使用前须在监理见证下进行抽样试验,各项检测指标符合招、投标文件、设计及规范要求,报送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后可使用。碎石:碎石由岩石或砂砾轧制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其颗粒形状应 有棱角近似立方体,不得含有软质和其它杂质。砂:砂为洁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规定级配,其泥土杂物含量小 于3%o 石屑:石屑
9、由机械轧制而成,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适当的级 配。水泥:水泥根据路用要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矿 碴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钢筋:对所有进场的钢筋必须检查出厂合格证明书和供货商的资质证书,并经复检 合格及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经选定的料场和料源要进行材料标准试验和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室内比较试验,试验 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未经批准的材料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混合料组成设计不能施 工。5.3施工测量与放样 开工前进行固定路线包括导线、中线和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和增设、横断面的 测量和绘制及工程量的复核,对现场测设出的位置,标明其轮廓,提请
10、监理工程师检查。在 施工区域以外再布设两个控制桩,为恢复提供依据,在结构物两侧要另放一个断面控制桩,防止控制桩损坏。5.4施工过程 放线定桩及高程一开挖吸收塔基础一混凝土垫层一钢筋制安一预埋螺栓埋设一模板 安装与加固f混凝土浇筑f混凝土养护f拆模f二次灌浆 541基础开挖(1)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 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四角角点,相邻点拉线并撒石灰线作为基础开挖尺寸线。(2)基础开挖采用VOLVO290挖机开挖,挖至设计基础底-10cm后且为中风化基 岩,配合人工进行基础清理。542混凝土垫层(1)基坑清理完成,对基坑地质、平面尺寸、轴线位置、基
11、底标高进行自检,经自 检合格后及时报验监理、勘探、设计、业主,经四方检验合格进行垫层砼的施工。(2)砼垫层浇筑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采用平板震动器振捣。要求垫层砼厚薄均匀,表面平整。543钢筋制安(1)对所有进场的钢筋必须检查出厂合格证明书和供货商的资质证书,并经复检合 格及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工程技术人员在配料前应认真审阅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及有关设计变更单、抗震图集等,熟练掌握规范中对钢筋加工的要求,然后计算出钢筋配 料单。施工人员按配料单的规格、品种、尺寸、数量加工配料,配好的钢筋要分类堆放,标明规格、数量、使用部位等。(2)加工制作时,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油污、铁锈。钢筋断头应平
12、齐,弯折角 度、长度按规范规定,弯钩平直段长度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搭接接头的位置和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3)钢筋搭接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钢筋的交叉点须用 18#20#铁丝扎牢,部分 钢筋点焊牢固。(4)钢筋的垂直面保护层垫块按设计要求提前制作成型,绑扎时做到均匀、紧贴牢 固,严禁用砖头、石块及不规则的砼块作垫块。垂直面上的垫块需用扎丝绑扎在钢筋骨架 上。(5)上层钢筋网片的马凳采用25钢筋,上部及中部绑扎在钢筋网片上,间距60cm,均匀设置。如与预埋件或螺栓孔位置冲突,则适当调整马凳位置。(6)上层钢筋网片与螺栓孔位置冲突时,因螺栓孔洞口边长小于 150mm,可采用 将钢筋弯曲
13、绕过洞口的方法。螺栓及套管按设计位置、设计标高摆放,用 25钢筋与主 筋焊接牢固,并用全站仪、水准仪校核,确保位置及标高准确无误。(7)钢筋绑扎完毕后,要根据图纸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若有钢筋不足或 剩余时,要查明原因以便总结经验教训。5.4.4模板安装与加固 模板施工的工序为:模板设计制作-支架安装一模板安装加固。(1)外侧立面采用组合木模板,用钢管加固,加固间距不大于400mm。模板拼缝处 贴海棉条或胶带,防止漏浆。(2)支架安装。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要求脚手架立杆底部垫木板,以便 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在荷载作用下不失控。(3)模板拼装必须按照结构尺寸进行,涂刷脱模剂时,要做
14、到涂层质地均匀,不得 在模板就位后再涂刷脱模剂。(4)在模板安装前,应检查钢筋、预埋件、预埋套管等位置是否准确,并检查是否 遗漏埋件、套管等,以防二次开洞。(5)拼装模板连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错台、漏浆等现象。(6)在砼浇注过程中,木工要进行看护,负责随时检查和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7)模板的拆除与周转:现浇结构支撑拆除时的砼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模。当砼 强度符合设计砼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上部施工荷载比使用荷载 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验,及时加临时支撑系统。545承台混凝土浇筑(
15、1)水泥选用P.O42.5硅酸盐水泥,石子选用 525mm碎石,砂选用中粗砂,外 加剂采用补偿收缩剂UEA。(2)各种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并经复试合格及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场。砼配合比要指定的试验室出具。(3)砼搅拌时间每罐不少于2分钟,严格按配合比进行计量上料。(4)砼浇筑前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积水,保证模板内洁净。(5)砼的振捣:振动棒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均匀布点插捣。振捣以砼 不冒明显气泡,砼表面不再下沉为宜。平板震动器轨迹要覆盖所有砼的表面,平板必须搭 接过已震表面。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不能踩踏钢筋和模板,所有活动都要在铺设的脚 手架上进行。对于钢筋密集部位的砼可
16、采用细石砼,用小直径振动棒插捣。振捣结束后,应根据要求由瓦工用木抹子找平。(6)砼的取样应按规范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7)砼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浇水养护次数应能保证砼处于湿润状态。(8)对于养护期间的砼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 支架。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6.1吸收塔基础施工特点 6.1.1体积大、降温难 吸收塔基础混凝土长23.9m,宽22.7m,浇筑深度2m;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内部产 生大量的水化热,易使成型后混凝土产生裂缝,故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优化配合比:选用早期活性低的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早期强度发展过程中的水化 热;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以减少
17、水泥用量;掺缓凝型减水剂,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使 混凝土缓凝、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掺加膨胀剂,以抵抗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避免裂缝 的产生(2)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在降温阶段保持温降小于 1.5 C/d,控制降温速 度远小于升温速度,故降温拉应力小于升温压应力,进而避免裂缝出现.(3)混凝土温度监测:在基础内部均匀布设9组测温点,每组为上中下3根测温管,测温管采用15PVC管,下口封死,上下管距混凝土面均为 75cm。在混凝土入模后72 小时内,每间隔2小时测温一次;在混凝土入模后 72-168小时内,每间隔4小时测温一 次;在混凝土入模后168小时后,每间隔8小时测温一次.(4)温差控制
18、: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将温差上限(含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混 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控制在 25 C内,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保证游离 水不过早蒸发,从而达到有效养护效果 6.1.2面积大、浇筑时间长、冷缝控制难 吸收塔基础混凝土浇筑面积为542.53m2,浇筑高度2m。由于混凝土浇筑面积大、浇筑时间长,混凝土成型后易产生冷缝。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基础产生冷缝,须改 善混凝土浇筑工艺:(1)混凝土浇筑方向顺序: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输送泵由远端推向近端,采用分层定 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使上、下层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间 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2)振捣器布置:
19、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流淌及振捣时形成的坡度,分前、中、后三阶 段布置三道混凝土振捣器;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振捣时严格控制振动棒移动的距离,特 别注意混凝土的入仓振捣,防止离析和漏振。6.1.3螺栓多、安装要求精度高 每个基础设置预埋螺栓16组,每组为12根,合计共192根,埋设深度为0.54m。由于吸收塔螺栓预埋安装质量要求比较高,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螺栓的预埋安装,螺栓 与套筒底部螺母连接后并焊牢,用25钢筋将每组螺栓套管按设计尺寸焊为一体,再将每 组螺栓套筒与钢筋骨架焊接,使套筒与钢筋骨架成为一体。测量时测设每组螺栓套筒的中 心十字线,将每组套筒置于其上,全站仪跟踪检查。安装精度要求零偏差;
20、用水准仪控制 螺栓的高度,精度要求土 3mm.6.2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1)混凝土表面色泽均匀,无异色斑,无明显色差;无明显气泡,混凝土表面的微细 气泡分布均匀;表面无明显裂缝,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2mm或长50mm的裂缝;表面光洁,无油迹、浆皮、流淌、无砂带和冲刷痕迹.(2)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2mm.(3)无观感缺陷:漏浆、烂根和错台;无冷缝、夹杂物,无蜂窝、露筋、麻面和孔 洞;无剔凿、磨、抹或涂刷修补处理痕迹.6.3吸收塔基础施工方法 由于烟气脱硫土建工程中吸收塔基础结构形体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大。除了必须 满足一般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外,还应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大体积混凝土
21、除机械设备投入必须满足要求外,其关键技术在于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 生,涉及到设计、施工、环境等诸多方面,必须采用温度应力和温度差双控的方法以确保 混凝土质量,并着重从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度、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抗拉 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采取措施。并且,这些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主要切入点放在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降温阶段(即混凝土收缩阶段)的降温速度,从而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贯通性裂缝产生。对温度应力 控制仍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予以实现,以确保工程质量,现分述如后。6.3.1优化配合比设计 a)选用早期活性低的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早期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收塔 基本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