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赤壁赋)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赤壁赋)精品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一)、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二)、体会本文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二、背景提示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称为赤壁。宋神宗元丰五年(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
2、黄州已经两年了。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大江东去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1、壬戌()10、酾酒()
3、2、桂棹()11、横槊()3、余音袅袅()12、渔樵()4、幽壑()13、扁舟()5、嫠妇()14、匏樽()6、愀然()15、蜉蝣()7、山川相缪()16、无尽藏()8、舳舻千里()17、狼籍()9、旌旗()18、枕藉()rnxzhoniohlqioliozhljngshshuqiopinpofyuzngjji (二)、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1、属 2、冯3、缪 4、狼籍(三)、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手法()嘱缭凭藉互文见义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修辞手法()对偶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修辞手法()比喻苏苏轼轼书书法法苏东坡游赤壁苏苏东东坡坡像像四、本文押韵比较自
4、由,只有个别散句不押韵。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押韵字并体会换韵情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四段 往 长第二段 桨 光 方 瞬 尽 慕 诉 缕 妇 主 取第三段 稀 飞 诗 月 色 竭 适 昌 苍 郎 第五段 东 空 雄 酌 藉 白 鹿 属 粟 穷 终 风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凌万顷之茫然。()3、渺渺兮予怀()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侣鱼虾而友麋鹿()6、正襟危坐()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8、方其破荆州()9、夫水,智者乐也。()10、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状语
5、后置定语后置倒装句名作状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七月既望”、方式是“泛舟”(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和人物“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接着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情。(描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风、水。(扣“泛舟”二字。)(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扣“七月既望”)六、鉴赏六、鉴赏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
6、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轮明月应作者的召唤,冉冉升起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经月亮银辉的浸染,茫茫的雾气、江水、夜空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着疏朗开阔,无拘无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兮,兮,兮。兮。诗经陈风月出 (该诗写一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liyuco第二段是过渡部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继续描写“泛舟”的欢快心情。“于是饮酒乐甚”点出“乐”字。是深入一层的写法,并
7、非仅仅为加强突出“泛舟”的欢快心情,主要是为着带来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论。歌词从月出诗生发而来,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是作者在遭贬后,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不过“击空明兮溯流光”一句已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为苏轼伴奏的客触景生怀,有感于人生的短促。他按自己的感受吹箫,箫声中有一种悲凉的调子,与气氛很不协调,引出苏轼的惊讶,才有作者的询问,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第三段文字,启下写“悲”。“托遗响于悲风。”(抒情)第四段苏轼对客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的驳斥,又回到了“乐”字上来了。(议论)第五段作结,写客被苏轼说服了。结尾一句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1、游 月出 写景 乐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天 怨慕2、乐 歌 箫声 泣诉 苏子 客 孟德 哀吾生之须臾3、问 而今安在哉 抒情 悲 愀然 答 周郎 羡长江之无穷 水逝者如斯 变:天地不能一瞬 清风4、议论 乐 月盈虚者如彼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明月5、喜笑 更酌 狼籍 枕藉湖北黄冈赤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