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ppt
《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ppt(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信原理第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9.1引言引言 9.2模拟信号的抽样模拟信号的抽样 9.3 模拟模拟脉冲调制脉冲调制 9.4 抽样信号的量化抽样信号的量化 9.5 脉冲编码调制脉冲编码调制 9.8时分复用和复接时分复用和复接 第第9 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02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l9.1 引言引言l正如第正如第 1 章绪论所述,因数字通信系统具有许章绪论所述,因数字通信系统具有许多多优点优点而成为当今通信的发展方向。然而自然界而成为当今通信的发展方向。然而自然界的许多信息经各种传感器感知后都是模拟量,例的许多信息经各种传感器感知后都是模拟量
2、,例如电话、电视等通信业务,其信源输出的消息都如电话、电视等通信业务,其信源输出的消息都是模拟信号。若要利用数字通信系统是模拟信号。若要利用数字通信系统(见下页见下页)传传输模拟信号,一般需三个步骤:输模拟信号,一般需三个步骤:l(1)把模拟信号数字化,把模拟信号数字化,即模数转换(即模数转换(A/D););l(2)进行数字方式传输;进行数字方式传输;l(3)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数模转换(即数模转换(D/A)3 波形编码波形编码*:直接把时域波形变换为数字代码序列直接把时域波形变换为数字代码序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化:参量编码:参量编码:提取信号的特征
3、参量,变成数字代码提取信号的特征参量,变成数字代码 混合编码:混合编码: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 本章重点介绍的本章重点介绍的脉冲编码调制脉冲编码调制属于波形编码,用它实现的属于波形编码,用它实现的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如下页图所示。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如下页图所示。其中包含两个最主要的环节即其中包含两个最主要的环节即模数变换模数变换和和数模变换。数模变换。模数变换模数变换:对模拟信号首先进行:对模拟信号首先进行抽样抽样,使其成为一系列离,使其成为一系列离散的样值序列,然后对这些抽样值的大小进行离散散的样值序列,然后对这些抽样值的大小进行离散量化,量化,最后最后将量化后的样值将量
4、化后的样值编编成有限位的成有限位的数字序列数字序列。数模变换数模变换:对接收到的数字序列先进行:对接收到的数字序列先进行译码译码,恢复出原来,恢复出原来的样值序列,再让其通过的样值序列,再让其通过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还原出发端的模拟信号。,还原出发端的模拟信号。34幅度离散化时间离散化有限幅度数字化45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n数字化3步骤:抽样抽样、量化量化和编码编码抽样信号抽样信号量化信号t011011011100100100100编码信号69.2 模拟信号的抽样 抽抽样样的的目目的的:是是把把时时间间上上连连续续的的模模拟拟信信号号变变成成一一系系列列时时间上离散的抽样值的过程间
5、上离散的抽样值的过程。抽抽样样定定理理要要解解决决的的问问题题是是:什什么么样样的的信信号号?如如何何抽抽?结结果果如何?如何?根据被抽样信号根据被抽样信号 抽样的分类:抽样的分类:均匀抽样均匀抽样*非均匀抽样非均匀抽样抽样的分类:抽样的分类:理想抽样理想抽样*实际抽样实际抽样*根据抽样间隔根据抽样间隔根据抽样脉冲根据抽样脉冲抽样定理分类:抽样定理分类:低通抽样定理低通抽样定理*带通抽样定理带通抽样定理*57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n9.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抽样定理:设一个连续模拟信号抽样定理:设一个连续模拟信号m(t)中的最高中的最高频率频率=2fx,抽
6、样频率越高,越有利于提取信号,但fs太大会减小抽样间隔,这对于时分复用不利。24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l9.4 抽样信号的量化抽样信号的量化l模拟信号抽样后只是时间离散化,幅度仍然是连模拟信号抽样后只是时间离散化,幅度仍然是连续的,所以仍然是模拟信号,不能直接进行编码,续的,所以仍然是模拟信号,不能直接进行编码,为了编码,必须使其幅度离散化,这就是量化的为了编码,必须使其幅度离散化,这就是量化的目的目的l量化:量化: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模拟抽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模拟抽样值的过程称为量化。样值的过程称为量化。l量化的目的:量化的目的:幅度离散化幅度离散化l抽样的作用:抽
7、样的作用:是把一个时间连续信号变换成时间是把一个时间连续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信号。离散信号。l量化的作用:量化的作用:是将取值连续的抽样变成取值离散、是将取值连续的抽样变成取值离散、有限的抽样。有限的抽样。25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n9.4.1 量化原理量化原理u设模拟信号的抽样值为设模拟信号的抽样值为m(kT),其中,其中T是抽样周期,是抽样周期,k是整数。此抽样值仍然是一个取值连续的变量。若是整数。此抽样值仍然是一个取值连续的变量。若仅用仅用N个不同的二进制数字码元来代表此抽样值的个不同的二进制数字码元来代表此抽样值的大小,则大小,则N个不同的二进制码元只能代表个不同的二进制码元只能代
8、表M=2N个个不同的抽样值。因此,必须将抽样值的范围划分成不同的抽样值。因此,必须将抽样值的范围划分成M个区间,每个区间用一个电平表示。这样,共有个区间,每个区间用一个电平表示。这样,共有M个离散电平,它们称为量化电平。用这个离散电平,它们称为量化电平。用这M个量化个量化电平表示连续抽样值的方法称为量化。电平表示连续抽样值的方法称为量化。u量化过程图量化过程图 26量化范围a,b将a,b分成M段,段端点为:m0,m1,m2,mM其中第i段的段间隔为:每一段对应一个量化电平每一段对应一个量化电平:q1,q2,qM被抽样的模拟信号m(t)量化会产生量化误差:量化会产生量化误差:量化器量化器输出的是
9、阶梯波量化器输出的是阶梯波2827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u量化一般公式量化一般公式设:设:m(kT)表示模拟信号抽样值,表示模拟信号抽样值,mq(kT)表示量化后的量表示量化后的量化信号值,化信号值,q1,q2,qi,q6是量化后信号的是量化后信号的6个可能输个可能输出电平,出电平,m1,m2,mi,m5为量化区间的端点。为量化区间的端点。则可以写出一般公式:则可以写出一般公式:按照上式作变换,就把模拟抽样信号按照上式作变换,就把模拟抽样信号m(kT)变换成了量化变换成了量化后的离散抽样信号,即量化信号。后的离散抽样信号,即量化信号。28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u量化器量化器p在原理
10、上,量化过程可以认为是在一个量化器中完成的。在原理上,量化过程可以认为是在一个量化器中完成的。量化器的输入信号为量化器的输入信号为m(kT),输出信号为,输出信号为mq(kT),如下图,如下图所示。所示。p在实际中,量化过程常是和后续的编码过程结合在一起在实际中,量化过程常是和后续的编码过程结合在一起完成的,不一定存在独立的量化器。完成的,不一定存在独立的量化器。按照量化间隔是否均匀按照量化间隔是否均匀,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均匀量化量化器m(kT)mq(kT)29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n9.4.2 均匀量化均匀量化u均匀量化均匀量化:量化间隔均匀分割的量化称为
11、均匀量化。量化间隔均匀分割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设模拟抽样信号的取值范围在设模拟抽样信号的取值范围在a和和b之间,量化电平数为之间,量化电平数为M,则在均匀量化时的量化间隔为,则在均匀量化时的量化间隔为且量化区间的端点为且量化区间的端点为若量化输出电平若量化输出电平qi取为量化间隔的中点,则取为量化间隔的中点,则显然,量化输出电平和量化前信号的抽样值一般不同,显然,量化输出电平和量化前信号的抽样值一般不同,即量化输出电平有误差。这个误差常称为量化噪声,并即量化输出电平有误差。这个误差常称为量化噪声,并用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之比衡量其对信号影响的大小。用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之比衡量其对信号影响的大小。
12、i=0,1,M 30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u均匀量化的平均信号量噪比均匀量化的平均信号量噪比在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平均值在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平均值Nq可以用下式表示可以用下式表示式中,式中,mk为模拟信号的抽样值,即为模拟信号的抽样值,即m(kT);mq为量化信号值,即为量化信号值,即mq(kT);f(mk)为信号抽样值为信号抽样值mk的概率密度;的概率密度;E表示求统计平均值;表示求统计平均值;M为量化电平数;为量化电平数;31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l一般来说一般来说,量化电平数量化电平数M很大,量化间隔很大,量化间隔 很小,因而很小,因而可以认为在可以认为在 内,
13、信号的概率密度不变,以内,信号的概率密度不变,以 表示,表示,且假设各层之间量化噪声相互独立,则且假设各层之间量化噪声相互独立,则Nq表示为表示为32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l 由上式知,由上式知,均匀量化器的量化噪声功率均匀量化器的量化噪声功率仅与量化间隔有关,而与信号的统计特性无仅与量化间隔有关,而与信号的统计特性无关,一旦量化间隔关,一旦量化间隔 给定,无论抽样值大给定,无论抽样值大小,均匀量化噪声功率小,均匀量化噪声功率Nq都是相同的。都是相同的。33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信号信号mk的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的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若已知信号若已知信号mk的功率密度函数,则由上两式
14、可以的功率密度函数,则由上两式可以计算出平均信号量噪比。计算出平均信号量噪比。34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p【例例9.1】设一个均匀量化器的量化电平数为设一个均匀量化器的量化电平数为M,其输入信号,其输入信号抽样值在区间抽样值在区间-a,a内具有均匀的概率密度。试求该量化器内具有均匀的概率密度。试求该量化器的平均信号量噪比。的平均信号量噪比。【解解】因为因为所以有所以有35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另外,由于此信号具有均匀的概率密度,故信号功率等于另外,由于此信号具有均匀的概率密度,故信号功率等于所以,平均信号量噪比为所以,平均信号量噪比为或写成或写成由上式可以看出,量化器的平均输出信号
15、量噪比随量化电平由上式可以看出,量化器的平均输出信号量噪比随量化电平数数M的增大而提高。的增大而提高。量化信噪比越大量化信噪比越大,量化性能越好量化性能越好.dB36例例 在在测测量量时时往往往往用用正正弦弦信信号号来来判判断断量量化化信信噪噪比比。若若设设正正弦弦信号为信号为x(t)=Amcost,则,则 ,若若量量化化幅幅度度范范围围为为-V+V,且信号不过载,且信号不过载(即即AmV),则量化信噪比为,则量化信噪比为 把把=2V/Q代入上式,且设代入上式,且设Q电平需电平需k位二进制代码位二进制代码表示表示(即即2k=Q)则上式得则上式得 (dB)37l当当Am=V时,得到正弦测试信号量
16、化信噪比为时,得到正弦测试信号量化信噪比为 结结论论:对对于于语语音音编编码码,每每增增加加一一位位编编码码,量量化化信噪比就提高信噪比就提高6dB。38均匀量化的主要不足(1)输入信号较小时,量化信噪比较小,在一个范)输入信号较小时,量化信噪比较小,在一个范围内,均匀量化信噪比不平坦。围内,均匀量化信噪比不平坦。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均匀量化时的量化级间隔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均匀量化时的量化级间隔为固定值,即量化噪声不变为固定值,即量化噪声不变,故故大信号时量化信噪比大,大信号时量化信噪比大,小信号时量化信噪比小小信号时量化信噪比小。对于语音信号来说,小信号出现。对于语音信号来说,小信号出
17、现的概率要大于大信号出现的概率,这就使平均信噪比下降。的概率要大于大信号出现的概率,这就使平均信噪比下降。(2)满足要求的输入动态范围较小。)满足要求的输入动态范围较小。为了满足一定的信噪比输出要求,输入信号应有一定为了满足一定的信噪比输出要求,输入信号应有一定范围范围(即动态范围即动态范围),由于小信号信噪比明显下降,也使输由于小信号信噪比明显下降,也使输入信号范围减小。入信号范围减小。39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n9.4.3 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 u非均匀量化的目的:在均匀量化中,量化电平数非均匀量化的目的:在均匀量化中,量化电平数M和和量化间隔量化间隔 v都是确定的,量化噪声都是确定
18、的,量化噪声Nq也是确定的。但也是确定的。但是,信号的强度可能随时间变化(例如,语音信号)。是,信号的强度可能随时间变化(例如,语音信号)。当信号小时,信号量噪比也小。所以,这种均匀量化当信号小时,信号量噪比也小。所以,这种均匀量化器对于小输入信号很不利。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改善器对于小输入信号很不利。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改善小信号时的信号量噪比,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非均匀小信号时的信号量噪比,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非均匀量化。量化。u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是一种在整个量化范围内量非均匀量化是一种在整个量化范围内量化间隔不相等的量化化间隔不相等的量化。40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u非均匀量
19、化原理非均匀量化原理p在非均匀量化时,量化间隔随信号抽样值的不同而变化。在非均匀量化时,量化间隔随信号抽样值的不同而变化。信号抽样值小时,量化间隔信号抽样值小时,量化间隔 v也小;信号抽样值大时,量也小;信号抽样值大时,量化间隔化间隔 v也变大。也变大。p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先将信号抽样值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这里的压缩是用先将信号抽样值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这里的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x变换成输出电压变换成输出电压y:y=f(x)p如右图所示:如右图所示:图中纵坐标图中纵坐标y
20、是均匀刻是均匀刻度的,横坐标度的,横坐标x 是非均是非均匀刻度的。所以输入电匀刻度的。所以输入电压压x越小,量化间隔也就越小,量化间隔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小信号越小。也就是说,小信号的量化误差也小。的量化误差也小。41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之一是把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之一是把输入量化器的信号x先先进行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处理,再把压缩后的信号,再把压缩后的信号y进行均匀量化。所谓进行均匀量化。所谓压缩器就是一个非线性变换电路,在那里压缩器就是一个非线性变换电路,在那里“微弱的信号被微弱的信号被放大,强的信号被压缩放大,强的信号被压缩”。42第第9章章模拟
21、信号的数字传输关于电话信号的压缩特性,国际电信联盟关于电话信号的压缩特性,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两种制定了两种建议,即建议,即A压缩律和压缩律和 压缩律,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压缩律,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 13折折线法和线法和15折线法。我国大陆、欧洲各国以及国际间互连时采折线法。我国大陆、欧洲各国以及国际间互连时采用用A律及相应的律及相应的13折线法,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和折线法,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采用地区采用 律及律及15折线法。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两种压缩律及折线法。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两种压缩律及其近似实现方法。其近似实现方法。43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u A压缩律压
22、缩律pA压缩律是指符合下式的对数压缩规律:压缩律是指符合下式的对数压缩规律:式中,式中,x 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y 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A 常数,它决定压缩程度。常数,它决定压缩程度。A 律是从前式修正而来的。它由两个表示式组成。第一个律是从前式修正而来的。它由两个表示式组成。第一个表示式中的表示式中的y和和x成正比,是一条直线方程;第二个表示式成正比,是一条直线方程;第二个表示式中的中的y和和x是对数关系,类似理论上为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是对数关系,类似理论上为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所需的理想特性的关系所需的理想特性的关系.。44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
23、数字传输u13折线压缩特性折线压缩特性 A律的近似律的近似 pA律表示式是一条平滑曲线,用电子线路很难准确地实现。律表示式是一条平滑曲线,用电子线路很难准确地实现。这种特性很容易用数字电路来近似实现。这种特性很容易用数字电路来近似实现。13折线特性就是折线特性就是近似于近似于A律的特性。在下图中示出了这种特性曲线:律的特性。在下图中示出了这种特性曲线:45第第9章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3折折线线A律律是是从从不不均均匀匀量量化化的的基基点点出出发发,设设法法用用许许多多折折线线来来逼逼近近A律律对对数数压压扩扩特特性性的的。设设在在直直角角坐坐标标系系中中,x轴轴和和y轴轴分分别别表表示示输
24、输入入信信号号和和输输出出信信号号,并并假假定定输输入入信信号号和和输输出出信信号号的的最最大大取取值值范范围围都都是是+1至至-1,即即都都是是归归一一化化的的。现现在在,把把x轴轴的的区区间间(0,1)不不均均匀匀地地分分成成8段段,分分段段的的规规律律是是每每次次1/2取取段段,即即:首首先先以以1/2至至1为为一一段段;再再将将余余下下的的0至至1/2平平分分,取取1/2至至1/4为为一一段段;再再将将余余下下的的1/4至至0平平分分,取取1/8 至至1/4为为一一段段;直直至至分分成成8段段为为止止。如如图图3-16所所示示。由由图图可可见见,这这8段段长长度度由由小小到到大大依次为
25、依次为1/128,1/128,1/64,1/32,1/16,1/8,1/4和和1/2。46其其中中第第一一、第第二二两两段段长长度度相相等等,都都是是1/128。上上述述8段段之之中中,每每一一段段都都要要再再均均匀匀地地分分成成16等等份份,每每一一等等份份就就是是一一个个量量化化级级。要要注注意意在在每每一一段段内内,这这些些等等份份之之间间(即即16个个量量化化级级之之间间)长长度度是是相相等等的的,但但是是,在在不不同同的的段段内内,这这些些量量化化级级又又是是不不相相等等的的。因因此此,输输入入信信号号的的取取值值范范围围0至至1总总共共被被划划分分为为168=128个个不不均均匀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通信 原理 第五 模拟 信号 数字 传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