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小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小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小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小结单元小结专题一 燃烧与灭火1.2020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B.用水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B【解析】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达到防火灾、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故A正确;用水灭火,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错误;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
2、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故C正确;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遇到明火之后可能会引发火灾,故D正确。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C.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B【解析】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A错误;水温是8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故B正确;现象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现象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故C错误;铜片上的红
3、磷不燃烧,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3.某兴趣小组用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观察到燃烧现象的实验是B.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C.只用实验就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是或C【解析】能观察到燃烧现象的实验是,不能燃烧,因为温度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因为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故A错误;实验的目的才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可燃物不一样,无法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B错误;比较可以验证温度达到着火点对燃烧产生的影响,比较可以验证氧气对燃烧产生的影响,故C正
4、确;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是,要保证都在有氧气和同种可燃物的条件下,故D错误。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镁条剧烈燃烧的现象可知,并不是所有的火灾都可用二氧化碳灭火D【解析】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故A错误;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而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
5、点,容易熄灭,故B错误;金属具有导热性,是热的良导体,当金属丝制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金属丝由于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蜡烛火焰熄灭,故C错误;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D正确。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气泄漏,点火检查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加油站内可拨打或接听电话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D【解析】燃气具有可燃性,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燃气泄漏不能点火检查,故A错误;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B错误;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
6、,为防止产生的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加油站内不能拨打或接听电话,故C错误;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等火灾,故D正确。6.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D【解析】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A正确;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故B正确;湿毛巾
7、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C正确;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故不能乘电梯逃生,故D错误。7.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1)微型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_。(写一点即可)(2)注射器加入液体后,加热C处红磷。通过B、C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污染空气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专题二 燃料的合理
8、利用与开发8.如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A【解析】煤主要含有C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煤不属于清洁燃料,故A错误;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而来的,是一种化工产品,故B正确;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C正确;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故D正确。9.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解析】乙醇
9、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少水污染,故A完全正确。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不完全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故C不完全正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地窖里容易积聚较多的二氧化碳,又由于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进入地窖前先进行灯火试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D不完全正确。10.科学合理地使用燃料,可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
10、等一系列产品B.把煤加工成蜂窝煤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C.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D.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A【解析】石油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从石油里提炼柴油、汽油、煤油的过程叫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它是根据不同的烯烃的沸点不同,然后蒸馏让它们分离开来,而不是分解,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把煤加工成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由于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煤、石油中含有硫、磷等元素,故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因为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可减少汽车尾气的
11、污染。11.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C【解析】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用作燃料,故A错误;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故B错误;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作燃料,故C正确;氢气燃烧不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生成水,故D错误。12.(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七 单元 燃料 及其 利用 小结 课件 新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