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八章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ppt
《金融学第八章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第八章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一、货币供应量:一、货币供应量:(一)货币供应量定义:一)货币供应量定义:一定时点上社会货币的存量。一定时点上社会货币的存量。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流通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现金等银行体系负债。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现金等银行体系负债。广义货币供应量指除金融机构和财政之外,企广义货币供应量指除金融机构和财政之外,企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二)现代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二)
2、现代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情况 l.M 0=准备货币准备货币准备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不包准备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存现金。括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存现金。2.M 1=M 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及邮政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及邮政汇划成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汇划成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 1 是狭义货币的范围,它是现实的购买力,是狭义货币的范围,它是现实的购买力,因而是控制与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环节。商因而是控制与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环节。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是业银行活期存款是M 1 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国的主要构成部分
3、,是国家货币控制与调节的主要对象。但由于商业银家货币控制与调节的主要对象。但由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主要是由银行的放款和投资等资行的活期存款主要是由银行的放款和投资等资产业务形成的,因此,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产业务形成的,因此,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控制,主要是控制放款和投资等资产业务。控制,主要是控制放款和投资等资产业务。3.M 2=M 1+准货币准货币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指定期存款和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指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准货币本身并非真正的货币,但只政府债券。准货币本身并非真正的货币,但只要经过一定的业务手续就可变为现实的货币。要经过一定的业务手续就可变为现实的货币。M 2
4、 是广义货币的范围。它比是广义货币的范围。它比M 1 更广泛。它更广泛。它的确立,对研究货币流通整体,以及预测未来的确立,对研究货币流通整体,以及预测未来货币流通的趋势具有重要作用。货币流通的趋势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划分的情况我国划分的情况1.M 0=现金流通量。现金流通量。2.M 1=M 0+活期存款。活期存款。3.M 2=M 1+准货币。准货币。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但不包括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如存款。(但不包括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如在证券机构的保证金存款等等)在证券机构的保证金存款等等)M1体现企业活跃度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
5、统计口径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时,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为标准。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为标准。.央行数据二、货币供应的形成:二、货币供应的形成:(一)基础货币的投放:(一)基础货币的投放: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指通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指通过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形成的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资产业务形成的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于这部分货币是商业银行存款扩张的基金,由于这部分货币是商业银行存款扩张的基础,因此称为基础货币。础,因此称为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中央银行发
6、行的现金货币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或:或:=流通中现金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准备金之和商业银行准备金之和(因为商业银行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与在中央(因为商业银行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存款两部分,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包银行存款两部分,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包括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括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再贴现和再贷款再贴现和再贷款中央银行证券投资组合中央银行证券投资组合购买外汇或黄金储备购买外汇或黄金储备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财政存款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财政存款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外国在中央银
7、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发行证券中央银行发行证券即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非货即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非货币性负债业务减少基础货币。币性负债业务减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资产负债负债国外资产净额国外资产净额已发行通货净额已发行通货净额对商业银行债权对商业银行债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对政府债权对政府债权政府存款政府存款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外国存款外国存款其他有价证券其他有价证券发行债券发行债券其它负债其它负债自有资本自有资本(二)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二)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商业银行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原始存款:所谓原始存款
8、,是指由商业银行系统外流入银所谓原始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系统外流入银行系统的存款,如: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中行系统的存款,如: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或再贴现、财政部从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或再贴现、财政部从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有价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等。证券等。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贷款、贴现或投资等资产活动创造的超过通过贷款、贴现或投资等资产活动创造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原始存款的存款。商业银行存款扩张的过程:商业银行存款扩张的过程:几个相关的概念:几个相关的概念:存款
9、准备金: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保留的现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保留的现金资产,称为存款准备金。它由库存现金、在金资产,称为存款准备金。它由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的存款、托收未达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的存款、托收未达几部分构成。几部分构成。法定准备金:政府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法定准备金:政府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最低数额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实有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超额准备金:实有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分为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重为法
10、定存款准备金率。分析的前提条件:分析的前提条件:银行超额准备金银行超额准备金=0=0银行体系没有现金外流银行体系没有现金外流银行只有活期存款银行只有活期存款在以上假定条件下,可举例分析商业银行存款在以上假定条件下,可举例分析商业银行存款的扩张过程如下:的扩张过程如下: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20%某商业银行(某商业银行(A A银行)银行)收到收到1010万元现金存款,该银行将作如下操作:万元现金存款,该银行将作如下操作: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2万元,其余万元,其余8万万元可用于贷款以获取收益。这时元可用于贷款以获取收益。这时A银行的资产银行的资产
11、负债表如下:负债表如下:A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单位:万元万元资资 产产 负负 债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2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 10 贷款贷款 8获得贷款的企业用这笔钱购买货物,在转帐支获得贷款的企业用这笔钱购买货物,在转帐支付条件下,这付条件下,这8万元会变成另一家银行(万元会变成另一家银行(B银银行)的存款,行)的存款,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单位:万元万元资资 产产 负负 债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1.6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 8 贷款贷款 6.4获得贷款的企业用这笔钱购买货物,在转帐支获得贷款的企
12、业用这笔钱购买货物,在转帐支付条件下,这付条件下,这6.4万元会变成另一家银行(万元会变成另一家银行(C银银行)的存款,行)的存款,C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C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单位:万元万元资资 产产 负负 债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1.28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 6.4 贷款贷款 5.12获得贷款的企业用这笔钱购买货物,在转帐支获得贷款的企业用这笔钱购买货物,在转帐支付条件下,这付条件下,这8万元会变成另一家银行(万元会变成另一家银行(D银银行)的存款。如此反复,形成派生存款。行)的存款。如此反复,形成派生存款。最终商业银行体系由此而来的存款总额
13、(包括最终商业银行体系由此而来的存款总额(包括最初的最初的10万元存款)为:万元存款)为:10+8+6.4+5.12+10(1-0.8n)=-(1-0.8)当当 n上式上式=10/0.2=50(万元万元)上式可改写上式可改写为:101/0.21/0.2其中其中10为基础货币为基础货币,1/0.2为存款扩张倍数为存款扩张倍数,但但由于上例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得出的由于上例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得出的,因此这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倍数。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倍数。如果考虑以上三个前提不存在时如果考虑以上三个前提不存在时,派生存款所派生存款所受的影响受的影响,可得以下存款扩张倍数可得以下存款扩张倍数:K=1/(
14、r+c+e+rt t)其中其中:r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c为现金漏损率为现金漏损率 e为超额准备率为超额准备率 rt: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 t: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 商业银行的存款收缩过程我们同样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20%。如果客户从A银行提取现金100000元,那么,A银行活期存款减少100000元,法定准备金最多只能减少20000元。由于此前假设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为此,A银行必须通过收回贷款和投资等其他渠道取得80000元以弥补准备金的不足,从而使得A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为下表所示情况。资 产负 债存款准备-20 000存款-
15、100 000贷款-80 000A银行收回贷款将造成某一家银行存款减少,相应地,这家银行资产负债表将发生如下变化:资 产负 债存 款 准备-16 000 存款-80 000贷款-64 000如此反复,银行的存款将成倍减少,造成货币供应的减少。当然银行不存在无超额准备金的情况,因此,当银行面临外部影响造成可用资金减少时,将减少贷款,最终造成存款扩张程度的下降而非存款减少。三、货币供给模型:三、货币供给模型:MS=B K K其中:其中:MS-货币供给额货币供给额 B-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K-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在一定时点是一定的,也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在一定时点是一定的,也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而
16、货币乘数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可以控制的。而货币乘数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则不同,下面讨论影响应量则不同,下面讨论影响M1的货币乘数。的货币乘数。n+hK1=-r+e+h其中:其中:n: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率h:流通中现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通货比率):流通中现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通货比率)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四、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四、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政府财政收支状况:政府财政赤字如依靠中政府财政收支状况:政府
17、财政赤字如依靠中央银行贷款或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弥补,则央银行贷款或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弥补,则必然造成基础货币增加。必然造成基础货币增加。国际收支状况及政府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状况及政府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引起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项货币政策(引起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项目的变动,和中央银行证券投资和债券发行)目的变动,和中央银行证券投资和债券发行)政府财政存款项目变动:财政存款增加,基政府财政存款项目变动:财政存款增加,基础货币减少;反之亦然。础货币减少;反之亦然。(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通货比率通货
18、比率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率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率综合以上因素,可用下图表示货币供给的形成综合以上因素,可用下图表示货币供给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过程及影响因素。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负债业务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非银行部门非银行部门ernh由上图可见,社会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虽然是由上图可见,社会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虽然是经由银行部门的资产业务渠道实现的,银行部经由银行部门的资产业务渠道实现的,银行部门是货币供给主体,非银行部门是货币供给受门是货币供给主体,非银行部门是货币供给受体;但体;但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
19、行、商业银行、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财政四方面的行为共同决定的。社会公众、财政四方面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及其政策涵义。货币供给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及其政策涵义。第八章第八章 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货币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货币需求量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因国民经济发需求量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执行流通手段与价值贮藏手段
20、职能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要量。又称货币必要量的需要量。又称货币必要量。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1.分析前提: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背景,假分析前提: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背景,假设经济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贮设经济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贮藏。藏。结论:结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是由商品价格高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是由商品价格高低、商品总量的多少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三低、商品总量的多少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三个因素决定的。即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个因素决定的。即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关系,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关系。成
21、正比例关系,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关系。由于黄金储藏的存在,流通中需要较多的金币,由于黄金储藏的存在,流通中需要较多的金币,黄金就从贮藏中流出黄金就从贮藏中流出;流通中有一部分金币不流通中有一部分金币不需要了,多余的金币退出流通,转化为黄金贮需要了,多余的金币退出流通,转化为黄金贮藏。因此流通中的货币总是与需求相符。藏。因此流通中的货币总是与需求相符。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它是指人们要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资它是指人们要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资产的意愿,持有货币的动机可分为三类,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第八 货币 供应 需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