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位置传感器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无位置传感器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位置传感器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位置传感器伺服系统控制策无位置传感器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略的研究黄飞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1研究意义l 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多学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驱动、控制更是和电子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进行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对于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虽然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但是对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存在着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本系统实现后能大大减少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少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同步电机传动系统需要对其速度和位置进行控制。高精度的电机系统对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提出很高的要求,相应地对传感器的要
2、求提高。目前,传感器向小型化、低成本和高分辨率、多功能两个方向发展。电机系统中传感器的存在阻碍了电机向高速化、小型化发展。因此,无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在高速电机、微型电机的控制和一些特殊场合具有重要的意义。l(1).降低成本l(2).减小电机的体积l(3).提高系统可靠性l(4).减少维护量1.2 国内外研究现状l 由于使用传感器给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带来很多问题,所以无传感器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传感器控制系统是指利用电机绕组中的有关电信号,通过适当方法估计出转子的位置和转速,取代传感器,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l 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技术是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出现后得以发展的。DS
3、P的高速信息处理能力使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复杂算法能得以实现。在无位置传感器技术方面,许多学者作出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l主要方法有:l(1).基于PMSM基本电磁关系估算位置和转速的方法 l(2).基于对电机特殊特性分析基础上的估计方法 l(3).基于各种观测器技术的位置辨识方法l(4).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上的估算方法 2.1 研究目标l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使得在实际的电机控制中能够脱离位置传感器,降低成本,并且能够达到采用位置传感器控制时一样的控制效果。2.2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需解决的问题l 无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给永磁同步电机带来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位置 传感器 伺服系统 控制 策略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