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与实务(656页PPT).pptx
《中国会计准则与实务(656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会计准则与实务(656页PPT).pptx(6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会计准则与实中国会计准则与实务务第一章第一章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展n第一节第一节国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国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n第二节第二节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国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国外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n一、会计准则存在的必然性n在现代社会中,任何国家,只要存在着资本市场,企业会计中就必须形成一个分支称为财务会计(financialaccounting)或称对外报告会计(externalreportingaccounting).n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投资人(所有者)把资源交付经营者(经理层)
2、,委托他们经营企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两权分离形成利益相关而又有矛盾的双方,产生所谓代理问题。双方一个最显著的矛盾,是信息不对称。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为了保护信息占劣势而不得不主要依靠经理层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的外部报告使用者,在资本市场上必须进行制度安排,目的在于:第一,减少信息的不对称;n二,尽可能保证提供真实、公允和透明的信息。n在制度安排中,至少包括:n(1)政府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力求实行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如美国的证交会,中国证监会。n(2)组成若干具有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公正、公开、中立的独立审计准则,指引注册会计师在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力求以诚信为本,
3、公正地验证企业编报的财务报告。n(3)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告的编报和审计。n如果认为投资是投资人对市场的信任,那么信任的依据则是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保证报告真实与可靠的手段之一就是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即国内会计准则。n再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会计信息在微观经济管理,甚至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极端重要性。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迫切需要以会计规范为依据的、真实而公允的会计信息。尽管我国的经济尚处于转型时期,但面向资本市场需要的会计准则和制度(通称会计标准)已经迅速起步。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取代计划
4、经济时代按部门按行业按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这份准则的出台和实施(1993年7月1日)成为我国会计改革历史上的一座最重要的里程碑。但这份准则只能起基本会计准则的作用,要用来规范纷繁复杂的交易和事项,必须长期地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制定工作。n财务部从1993年起就着手研究具体准则的制定,1995年至1996年先后印发了30项具体准则的讨论稿,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并反复修改。根据实际工作急需的程度和实施条件,从1997年5月起,“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这一具体准则首先出台,到2005年7月止,已颁发了16个具体准则。此外,在2000年根据修改的会计法和国务院颁发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要求,又在继
5、续制定并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颁布了与会计准则精神力求一致的企业会计制度,后来又颁布专业性较强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国企业的会计标准就出现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准则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制度既适用于上市公司又适用于非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n二、国际会计准则二、国际会计准则n随着市场经济向全球经济发展,为寻求低风险、高报酬,各国资本已从国内流动转向全球流动,又产生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需要,那就需要有一套打破国界,为各国所认可,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透明度的国际会计准则。n20世纪的后50年,跨国的投资和理财活动日益活跃,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统一的资本市场初露端倪。于是在
6、1973年6月29日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美国的会计团体达成一项协议,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Committee,IASC),到199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发布了39号国际会计准则(IAS)。到2000年1月,IASC已经拥有来自104个国家的143个成员,代表200多万会计师。nIASC在其章程中提出两大目标:制定国际会计准则(IASs),现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推动它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守;改进和协调会计准则(特别是各国国内准则)的程序,努力提出可比性。n三、高质量
7、的会计准则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n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框架可以简单地作以下四点概括性的说明和描述。n(1)从财务信息的内容看,信息必须具有决策有用性。构成决策有用性的主要质量是相关性与可靠性,次要质量是可比性(含一致性)与重要性。n会计准则只要能够导致财务报告达到上述质量,才具备高质量的基本必备要求。n(2)从财务信息的表述形式看,必须保持中立性,达到完整性和充分披露并十分清晰,即具有透明度。n中立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和清晰性等质量集中表现为报告表述的透明度。必须指出,透明度是一个报告的表述质量,财务报告的表述不能离开财务报告的内容。因此,透明度必须以决策有用性为前提和基础。n(3)会计准则应当尽可
8、能减少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中的备选方案,要像现在的国际会计准则那样,必要时,推荐一种基准的会计处理(benchmarktreatment);允许一种备选的会计处理(alternativetreatment)就好了,再不能放宽会计处理的随意性,这对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是十分重要的。n(4)会计准则的规定要非常准确、科学,切忌模棱两可,要保证对准则和应用的一致性。国际会计准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这就是:n相同的交易和事项,不论在全球何时何地发生,必须按相同或相似的方法与程序处理;n不论财务报告的编报者、审计者或使用者(包括报告的监管机构)处于全球何处,对于同一或十分相似的准则中的任何规定,都能形成共
9、同的、一致的理解,而不致造成分歧。第二节第二节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n一、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进程一、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进程n严格意义上说,1992年颁布、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最主要的作用,是起到一种思想解放的功效,在颁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并未对当时的会计实务带来很大的触动,会计实务的处理依然“我行我素”。为了改变这一当时的状况,财政部在1993年下半年开始决定集中力量制定具体会计准则。n基本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的1994年2月,财务部又陆续推出了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30份左右(截止到第一份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颁布前);n1994年2月:应付
10、项目;n1994年7月:应收账款、存货、投资、借款费用资本化、资产负债表、损益表n1995年4月: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工程合同、研究与开发、现金流量表、银行基本业务;n1995年7月:递延资产、收入、外币折算、所得税、合并会计报表、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n1995年9月:职工福利、捐赠、政府援助、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清算:n1996年1月:租赁、期货、企业合并、非货币性交易。n基本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经过四年左右的努力,1997年5月22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正式制定了一份企业会计准则,即第一个具体准则关
11、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这份具体准则从1997年度起执行。踞第一份具体会计准则颁布后的6年间,我国就修订并颁布了16份具体会计准则。n在具体会计准则陆续制定和实施期间,我国先是结合和吸收已经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并要求于1998年开始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后又于200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第一部分“一般规定”几乎把有关基本准则的内容都写了进去,这显然是一个进步。与此相协调,似乎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也需要修改,既要力求与国际惯例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协调,又要参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般规定”。未来的基本会计准则还
12、要全面反映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内容。n2003年3月,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功地进行了改组。第二届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共有委员20名。除了会计准则委员会各位委员之外,财政部在聘请了150多位咨询专家,成立咨询专家组。此外,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着手建立了一个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基本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n其中,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主要职责在于:对会计准则的总体方案、体例结构、立项等提供咨询建议;对会计准则制定中重大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等提供咨询意见;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有关基础理论提供咨询意见;对会计准则实施情况提供咨询并反馈有关信息。n二、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二、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n(一)基
13、本会计准则n1992年11月颁布的、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应当说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基本准则,但还不够完善。不过,它对于1993年在我国实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用“企业会计准则”取代过去的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者的统一会计制度;全面修订反映准则要求的13个大行业会计制度,以及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都起了重要作用。n作为基本准则的企业会计准则共分10章66条,主要是由会计的基本前提(假设)、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分6个要素)及其核算(含确认、计量、记录和在报表中披露)和财务报告(主要讲会计报表)四大部分组成。n(二)具体会计准则n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起着导向作用,具体准
14、则才是主体。因为只有具体准则才能结合具体的交易、事项和情况规范企业应如何对所发生的会计事项和项目通过确认、计量和记录进行会计处理并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具体准则是直接指导会计处理和报表编报的恰当规范或正确的表述。n截至2001年11月,我国已经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如下表所示。2006.2.15发布,2007.1.1实施n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n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n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n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n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n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n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n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n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n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15、n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n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n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n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n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n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n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n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n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n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n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n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n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n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n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n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n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n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n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
16、更和差错更正n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n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n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n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n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n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n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n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n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和一般原则n第一节第一节会计概述会计概述n第二节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n第三节第三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n第四节第四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第一节第一节会计概述
17、会计概述n一、会计的概念和起源一、会计的概念和起源n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算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算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一种经济管理工作。n二、会计的作用二、会计的作用n第一,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第一,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n第二,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第二,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n第三,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营管理
18、、提高经济效益。第三,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二节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n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n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n二、持续经营二、持续经营n持续经营,使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持续经营,使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
19、规模消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n三、会计分期三、会计分期n会计分期,又称为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会计分期,又称为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n四、货币计量四、货币计量n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三节第三节会计
20、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n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n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n2、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n3、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n4、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n5、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n6、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n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n1、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n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21、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入和费用。n2、配比原则、配比原则n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n3、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n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历史成
22、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照实际成本计量。n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n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
23、出。n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n1、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n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n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n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n3、实质
24、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n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第四节第四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n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和利润。
25、n一、资产一、资产n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具有以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具有以下特征:下特征:n(1)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n(2)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也是企业所控制的。n(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n二、负债二、负债n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会计准则 实务 656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