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运行技术.pptx





《汽轮机运行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运行技术.pptx(3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节 供热汽轮机简述一、汽轮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为工质,并将 蒸 汽 的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旋转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无论是在常规的火电厂还是在核电站中,都采用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汽轮发电机组。全世界由汽轮发电机组发出的电量约占各种形式发电总量的80%.第1页/共332页 在热力发电厂中,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和中间抽汽来满足生产和生活上供热的需要,这种既供电也供热的汽轮机称为供热式汽轮机,在能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对合理利用资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火力发电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热效率,
2、办法是提高锅炉的参数(蒸汽的压强和温度)。90年代,世界最好的火电厂能把40左右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大型供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也只能达到6070。此外,火力发电大量燃煤、燃油,造成环境污染,也成为日益引人关注的问题。第2页/共332页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增大单机功率1)单位功率投 资 成 本 低。如苏联800MW机组的单位功率成本比500MW 机组的低 17%,而1200MW机组的单位功率成本又比800MW机组的低15%-20%。2)单机功率越大,机组的热经济性越好。如法国600MW机组的热耗率 比 125 MW机组的热耗率降低了276.3kJ/(kWh),即每年可节约标
3、准煤4万吨第3页/共332页(2)提高蒸汽参数。增大单机功率后适宜采用较高的蒸 汽参 数。现代大功率机组采用的新蒸汽参数越来越高,从高温高压机组发展到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当今世界上300MW及以上容量的机组均采用亚临界(16一18MPa)或超临界压力(23一26MPa)机组,甚至采用超超临界压力的机组(Po=32MPa,to=600);到2000年,最高进汽参数达到Po=35MPa,to=650。蒸汽初温度多采用535-565V,即尽量控制在珠光体钢允许的565以下,力求不用或少用奥氏体钢 第4页/共332页(3)普遍采用中间再 热。采 用中间再热后可降低低压缸末级排汽湿度,减轻末级叶
4、片水蚀程度,为提高蒸汽初压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机组内效率、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有些机组甚至采用了二次再热。(4)采用燃气一蒸汽 联 合 循 环,以提高电厂效率。目前,以天然气和油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已达50%以上,技术已经成熟;以煤为燃料的联合循环,例如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在我国也在筹划建设中。第5页/共332页(5)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大功率机组的控 制 极 其 复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机组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逐渐提高。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运行的实时监控,性能、效率的在线计算,启动、停机、增减负荷的自动控、利用设备诊断技术等,以系统运行管理为目标的超自动运行火力发电时代
5、。第6页/共332页(6)提高机组的可靠性。机 组 容 量 大、系统结构复杂,相应地发生事故的因素也增多,因此提高其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现代大机组在结构设计上采取了大量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例如单独阀体结构、多层汽缸、转子冷却、取消转子中心孔等。为了提高机组运行、维护和检修水平,增设和改善了保护、报警和状态监测系统,同时还配置了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第7页/共332页(7)提高机组的运行水平。基于寿命管理的变负荷控制方式,机炉电的协调控制等都是运行水平提高的标志。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调峰任务也势必落到大机组上,因此大机组在结构、系统方面应能适应变工况运行的性能要求。经常保持主辅设备和系统的优化运
6、行,以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并保证规定的设备使用寿命,这是评价大容量机组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尺。第8页/共332页三、热 电 联 产 汽轮机目前的地位和作用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三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例如,按照等量法计算,1kg煤发电、1kg煤供热与2kg煤热电联产,热电分产即便采用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和较高效率的燃煤供热锅炉也只能发出3.11kWh电力和供应4.88kWh热能;热电联产即便采用12MW的普通热电机组,也能发电3.62kWh和供应热量6.15kW h。第9页/共332页第二节 汽轮机的分类
7、和型号一、汽轮机的分类(一)按汽轮机热力 系 统 特 征分类1.凝汽式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内做 功 后,除有一部分轴封漏汽外,全部排入凝汽器。在热力系统中,没有回热抽汽及回热加热器的汽轮机称为纯凝汽式汽轮机。为提高热力循环效率,将经过汽轮机某几级做功后的蒸汽抽出来,用以加热凝结水和给水,具有不调整抽汽的汽轮机叫做凝汽式汽轮机第10页/共332页2.调 整抽 汽 式 汽轮机调整抽汽式汽轮机与凝 汽 式 汽 轮机的区别在于:其抽汽压力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加以调整,可以有一级调整抽汽,也可以有两级调整抽汽。抽汽的绝对压力为0.12-0.25MPa及0.8-1.3MPa,前者可供采暖,后者可供工业用汽。当然
8、,供工业用的调整抽汽也有高于1.3MPa的其他压力等级。第11页/共332页3.背压式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内做 完 功 后,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被排入排汽室,用以供热用户采暖或工业用汽。这种汽轮机在热力系统中只有给水加热器,没有凝汽器,因而不存在冷源损失,热能利用率高。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压力较高,而热用户的用汽量又很小,其排汽可以供中低压汽轮机使用。这时,该背压式汽轮机被称为前置机,而被供汽的汽轮机叫做后置机。背压式汽轮机和调整抽汽式汽轮机都是既发电又供热的汽轮机,因此它们又统称 为 供 热式汽轮机。第12页/共332页4.中间再热式汽轮机为了提高发电厂的热经 济 性 并 适应大机组发展的需要,蒸汽
9、初参数在不断提高,但主蒸汽温度的升高受到金属材料及制造成本的限制,不能无限制地提高。随着主蒸汽压力的提高,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至终了的湿度增大。为了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限度,采用了蒸汽中间再热,称为中间再热式汽轮机。这种汽轮机是将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完功的蒸汽,再送回锅炉再热器中加热到接近于新蒸汽温度,然后回至汽轮机的中低压缸继续做功.蒸汽采用中间再热,不 仅 减 少了汽轮机排汽湿度,还改善了汽轮机末几级叶片的工作条件,提高了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第13页/共332页(二)按工作原理分按工作原理分,汽轮 机 可 分为 冲动式和反动式两种。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的过程仅在喷嘴中发生,而工作叶片只是把蒸汽的
10、动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汽轮机叫做冲动式汽轮机,即蒸汽仅在喷嘴中产生压力降,而在叶片中不产生压力降。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的过程不仅在喷嘴中发生,而且在叶片中也同样发生的汽轮机叫做反动式汽轮机,即蒸汽不仅在喷嘴中进行膨胀,产生压力降,而且在叶片中也进行膨胀,产生压力降。小型非再热式汽轮机大部分为冲动式汽轮机。第14页/共332页(三)按汽轮机进汽压力分类按汽轮机进汽压力分,汽轮机可分以下七种:低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1.2-1.5MPa.中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2一4MPa。次高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5一6MP a。高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6一10MPa。超高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12一14MP a。亚临界汽轮
11、机:新汽压力为16一18MPa。超临界汽轮机:新汽压力为2.3MPa。(临界压力22.115MPa)第15页/共332页(四)按汽缸的数目分类1.单缸汽轮机只有一个汽缸的 汽 轮 机 叫做单缸汽轮机。2.双缸汽轮机汽轮机的转子分 别 装 在 高、低压两个汽缸内,蒸汽从高压缸流出后进入低压缸。高低压缸转子以联轴节连接。3.多缸汽轮机由于功率的增 大,汽 轮 机单采用一两个汽缸已不能满足功率的要求,所以出现了高、中、低压三缸及多缸的汽轮机。新蒸汽从高压缸排出后经导汽管进入中压缸,从中压缸排出后再经过导汽管进入低压缸。根据结构的需要,中、低压缸也可以分别制成多个。第16页/共332页第三节 供热汽轮
12、机的规范及保证值一、汽轮发电机组的规范简介汽轮机规范是指由国际电工委员 会(IEC制定的标准。(一)功率国际电工委 员 会 1985年版标准对汽轮发电机组功率(或出力)等术语的一般定义:第17页/共332页(1)发电机功率:发抽电机接线端(输出端)处的功率。若采用非同轴励磁,还需扣 掉外部励磁的功率。(2)净电功 率:发 电机功率减去厂用电功率。(3)经济功率(ECR):机组在此功率下,汽 轮机 热 耗 率或汽耗率为最小值。(4)保证最大连续功率(T-MCR):在规定的端部条件(合同中规定的各端部 条 件,典型的包括有主蒸汽和再热蒸汽参数、冷再热蒸汽压力、最终给水温度、排汽压力、转速、抽汽要求
13、等)及运行寿命期内,机组在发电机输出端连续输出的功率。通常在该功率下考核机组所保证的热耗率。在此功率下,调节汽阀不一定要全开第18页/共332页(5)调节汽阀全开(vwo)工况的功率:在规定的主 蒸 汽 参 数条件下,汽轮机调节汽阀全开,机组所能输出的功率。(6)最大过负荷能力:在规 定 的 过 负荷条件下,如末级给水加热器停运或提高主蒸汽的压力,汽轮机调节汽阀全开下,机组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第19页/共332页(二)热耗率或汽耗率的保证值按照IEC:规定,保证的热耗率和 汽 耗 率 应规定一个或几个负荷,而当保证值是用一系列负荷下的加权平均值来表示时,应明确一个适当的计算公式。为了校验保证值
14、,实验所测得的热耗率和汽耗率应考虑试验工况与规定工况的所有差别。第20页/共332页(三)调节特性汽轮机在额定蒸 汽 参 数 和额定转速下运行,当最高负荷甩掉时,调速器的运行应能防止转速升到超速脱扣转速值。调速器的速度变化率应 在 额 定 转速的3%5%之间。由于负荷变化而引起的最小速度变化率应不小于从满负荷到空负荷的平均变化率的0.4倍,在0-10%负荷范围内,对于因负荷变化而引起的最大速度变动率无限制,而在由最末一个调节阀以外的任何一个喷嘴组调节阀所控制的90%-100%功率范围内,其平均变化率不应超过从满负荷到空负荷平均变化率的3倍。第21页/共332页调节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应予以保证。汽
15、轮机的调节特性应能使该机组与任何现存 机 组 并列 运行,并且不产生单机的或整体的不正常现象。汽轮机的 空 负 荷 转速在额定转速的士0.6%范围内应是可调的。为了试验超速脱扣机构,汽轮机在空负荷时的转速应能控制升 高,并 能 保证不影响调速器的正常动作。空负荷升速机构应有防止达到危险转速的措施。在低于额定转速的98%或高于额定转速的101%的情况下,不 应 要 求汽轮发电机连续运行。第22页/共332页在 应 急 情 况下,汽轮机可在低于额定转速的98%以下运行,在这种转速下允许运行长时间则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商定。除调速器外,汽轮机和发电机 还 应 有 一个单独作用的超速保护装置来操纵脱扣系统
16、,以防止过分超速。当突然甩负荷时,如调速器未能动作,超速脱扣装置应能在将最大超速限制在安全值(即防止汽轮机和被驱动机械的任何零部件有任何损伤的安全值)的足够低的转速下动作。对于超速脱扣的整定值,制造厂应在运行说明书中说明。第23页/共332页当汽轮机转速降低到安全转速范围内(大于额定转速)时,超速脱扣机构应能立即复位。汽轮机应设有脱扣系统,不论高压缸和中压缸的调节阀关闭 与 否,都能完全和迅速地关闭主汽阀,以达到有效地防止蒸汽进入汽轮机的目的。为了防止汽轮机突然再进汽,脱扣系统应有连锁装 置,使 得在汽轮机启动时正常采用的控制进汽方法完成以前,脱扣不会复位。第24页/共332页(四)最高转速每
17、台汽轮机转子 均 需 作超 速试验,最好在制造厂进行。超速试验的试验转速应为:当调速器失灵而且最高转速只由超速脱扣装置的动作来限制时,所能出现的最大转速再加2%.超速试验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2min。超速试验只能进行一次。在任何情况下,超速试验不得超过额定转速的20%,第25页/共332页(五)振动汽轮机振动 可 在 轴 承座上或轴上测出。直接在轴上测出的振动往往要比在轴承座上测出的值大得多,这取决于轴的节点、拾振器的轴向位置以及轴承设计等因素。处于良好平衡的汽轮机在某一额定转速和稳定工况下运行时所能得到的振动值见1-3,汽轮机及其被驱动机械的轴系临界转速应避开额定转速足够远,以避免机组在频 率
18、 变化、超速脱扣和超速试验的转速范围内运行时产生任何有害作用。第26页/共332页表1-3 汽轮机在某一工况下的振动值汽轮机额定转速(r/min)10001500 1800 3000在轴承座上测量的峰-峰振动值(5m)75504225在接近轴承的轴上测量的峰-峰振动值(5m)1501008450第27页/共332页(六)额定汽压、汽温的变化限制汽轮机应能适应额定工况在下述限 制 内 变 化。1.压力在任何12个月的运 行周 期 内,汽轮机进口的平均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在保持此平均值的情况下,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0%。在例外情况下,可允许达到额定压力的120%,但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周期
19、内,这些压力波动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得超过12ha再热器安全阀应整定到使再热器前的汽轮机排汽压力,不能超过该机以额定功率运 行 时此点压力的120%。第28页/共332页2.温度额定温度 在565 及以下者,其允许的变化如下: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周期内,汽轮机的任何进口处平均蒸汽温度不得超过额定温度。在保证此平均值的情况下,温度一般不得超过额定温度8.3。在例外情况下,如温度超过额定温度8.3,温度瞬时值可在超过额定温度8.3一14的范围内变化,但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周期内,在此温度范围运行时间不得超过40h。第29页/共332页在超过额定温度14一28的范围内运行也可允许,但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
20、周期内,在此温度范围总运行时间不得超过80h。任何情况下,温度不得超过额定温度28以上。当有两 个 或 更 多平行管道对汽轮机供汽时,各管道中蒸汽温度相差不得超过17。在例外情况下,如温度波动延续不超过15而n,可允许不超过28的温度差。但最热管道中的蒸汽温度不得超过上段所给出的限制。额定温度超过565者,其允许变 化 由特 别 协议决定。第30页/共332页第二章 汽轮机本体 第一节 转子一、概述汽轮机的转 动 部 分,包括轴、叶轮、叶片及其他有关部件,它是汽轮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担负着工质能量转换及扭矩传递的重任。第31页/共332页转子的工作条件相当复杂,它处在高温工质中,并以高速旋转,
21、因此承受着叶片、叶轮、主轴本身质量离心力所引起的巨大应力,以及由于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不平衡质量的离心力还将引起转子振动);另一方面,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矩通过转子的叶轮、主轴和联轴节传递给发电机或其他工作机。所以转子要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均匀的质量,以保证它安全工作。运行中要特别注意转子的工作状况,任何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方面的工作上的疏忽均会造成重大事故。第32页/共332页影响转子安全性的因素包括(1)转子锻件在锻造过程中留下的隐蔽宏观缺陷(裂纹、气孔、疏松、非金属 夹 杂 物等)发展而导致脆断的危险性。(2)转子表面结构应力集中 区 的 疲 劳和蠕变共同作用而导致金属内部损伤
22、的累积以及持久强度的消耗。(3)在静载 荷 和 循 环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腐蚀破裂。(4)在不正常工况下转子扭振引起的损伤累积。在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过程中,要针对上述因 素 采 取 适当的措施,保证转子能够长期、安全、连续地工作。第33页/共332页二、汽轮机转子的类 型 和 结 构汽轮机转子按形状分为转轮型转 子 和 转 鼓型转子两大类。转鼓型转子多适用于反动式汽轮机。目前大、中、小容量的冲动式汽轮机广泛采用转轮型转子,而某些大功率冲动式汽轮机的低压部分转子也采用转鼓型。转子按制造工艺不同,又可分为套装式、整锻式、组合式及焊接式转子。第34页/共332页(一)转子 的 类 型一台机组采用何种
23、类 型 的 转子,由转子所处的温度条件及各国的锻冶技术确定。1.套装转子2.整锻转子 3.焊接转子 4.组合转子 第35页/共332页1、套装转子特点套装转子加工方便,生产周期短;可以合理利用材料,不同部件采用不同的材料;叶轮、主轴等锻件尺寸小,易于保证质量,且供应方便。袒在高温条件下,叶轮内孔直径将因材料的蠕变而逐渐增大,最后导致装配过盈量消失,使叶轮与主轴之间产生松动,从而使叶轮中心偏离轴的中心,造成转子质量不平衡,产生剧烈振动,且快速启动适应性差。因此,套装转子不宜直接作为高温高压汽轮机的高压转子。第36页/共332页2整锻转子的特点优点是:结 构 紧 凑,装配零件少,可缩短汽轮机轴向尺
24、寸;没有红套的零件,对启动和变工况的适应性较强,适于在高温条件下运行;转子刚性较好。缺点是:锻件大,工艺要求高,加工周期长,大锻件质量难以保证,且 检 验 比较复杂,又不利于材料的合理使用 第37页/共332页3焊接转子明显具有以下优点:(1)焊接式转鼓型转子为中空腔室结构,其热应力和离心 应 力 较 低,启动灵活,并能适应负荷的快速变化,使用寿命长(2)每个转子是用多块小锻件组合焊接的,各段的质量可得到保证,探伤比较彻底,个别段即使发生质量问题,处理也比较方便。(3)小块锻件,热处理淬透性好,残余 应 力 低,材质均匀。(4)材料可按需要灵活选用。第38页/共332页4.组合转子因转子各段所
25、 处 的 工 作条件不同,故可在高温段采用整锻结构,而在中、低温段采用套装结构,形成组合转子,以减小锻件尺寸。一台机组选用转子的数目依其功率、蒸汽参数及总体结构布置而定。第39页/共332页(二)转子的结构转子由主轴、叶轮、叶 片、推力盘、轴套、联轴节,以及带动转速表、调速器、主油泵的传动装置(蜗杆)等所组成。第40页/共332页(三)转子的临界速在汽轮机转子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局部的质心偏移。当转子转动时,这些质心偏移产生的离心力就成为一种周期性的激振力作用在转子上,使转子产生受迫振动。当激振力的频率(即转子每秒的转速)与转子系统在转动条件下的自振频率相接近时,转子就会发生共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轮机 运行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