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下册教案.doc
《数学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下册教案.doc(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表 一二三四五1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2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3语文语文体育写字品生4体育音乐心里体育体育5地方品生音乐美术自习6美术法制地方品生校本78作息时间早自习 7:30-7:50 第一节 8:00-8:40 第二节 8:50-9:30 间 操 9:40-9:50 第三节 9:50-10:30 第四节 10:40-11:20 午 休 11:20-13:00 第五节 13:00-13:40 第六节 13:50-14:30 学生成绩考查表序号姓名前期成绩中期成绩后期成绩序号姓名前期成绩中期成绩后期成绩1王嘉博优优26闫哲优优2张宇佳优优27王一然优优3郁智博优优28张津玮优优4杨骐玮优优2
2、9徐菡优优5姜建军优优30苏妍月优优6张晓轩优优31于锌坤优优7宋思言优优32靳济诺优优8孟宪文优优33万锦文优优9龙贺优优34张潇优优10侯雨良优优35孙誉函优优11徐梓航优优36王胜男优优12王嘉兴优优37杨斯淇优优13郭勇鹏优优38郐茹优优14马云浩优优39徐畅优优15刘烔羽优优40杨伊霓优优16付焕燃优优41翟健淇优优17张瀚之优优42周美含优优18罗振汉优优43秦赫阳优优19王继增优优44王铭萱优优20常峰硕优优45徐艺恫优优21侯俊夫优优46杨红良优22都勃铭优优47孟凡迪良良23高子喻优优48祝岩淞良优24翟月含优优49姜懿轩良良25孙誉芮优优50陈赵龙良优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
3、表周次起止时间教 学 内 容课时备 注一2月25日3月1日认识图形44二3月3日3月7日20以内退位减法44三3月10日3月14日20以内退位减法44四3月17日3月21日20以内退位减法44五3月24日3月28日20以内退位减法1分类与整理34第一次月考六3月31日4月4日100以内数的认识44清明节七4月7日4月11日100以内数的认识44八4月14日4月18日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人民币44九4月21日4月25日认识人民币1100以内加法和减法34期中考试十4月28日5月2日100以内加法和减法44五一节十一5月5日5月9日100以内加法和减法44十二5月12日5月16日100以内加法
4、和减法44十三5月19日5月23日100以内加法和减法2找规律24第二次月考十四5月26日5月30日找规律2总复习24儿童节十五6月2日6月6日总复习44十六6月9日6月13日期末复习4端午节十七6月16日6月20日期末复习4十八6月23日6月27日期末复习4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总体计划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
5、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6、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读
7、、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难点:分类与整理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口算卡、钟面等。课时安排:共
8、计约 60 课时,正课 16 周,总复习 5 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一、认识图形( 3 课时)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3 课时)例 12课时左右例 21课时左右例 32课时左右例 42课时左右例 51课时左右例 6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三、分类与整理( 3 课时)四、 100 以内数的认识( 9课时)数100以内得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左右读数写数2课时左右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课时左右解决问题1课时左右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 5课时)认识人民币2课时左右简单的计算2课时左右解决问题1课时六、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9、7 课时)1、减整十数1课时左右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左右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9课时左右例1,例24课时左右例32课时左右例4,例5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七、找规律( 4 课时) 八、总复习( 5 课时)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共5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良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因厌学贪玩,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
10、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
11、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
12、方位观念。单元教学目标:1、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上下1课时前后1课时左右1课时位置1课时第一课时 上、下教学内容:上 下(位置)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
13、观念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挂图、学生准备水彩笔、图画纸。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2、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3、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4、 揭示课题:今
14、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二、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让你们看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出示主题图,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2、打开书第1页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三、活动1、 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2、拍手游戏(1)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15、(2)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下、下关系的画。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一句话,讲一讲教室里(或校园中)一件物品的位置吗?板书设计: 上 下 火车的上面是 、火车的下面是 。 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第二课时 前 后教学内容:前 后 (第2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
16、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17、(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二、 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2、老师出示挂图小花狗、小黄狗、小白狗,小黑狗参加游泳比赛,游泳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游在最前面是谁,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狗游第几?小黑狗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三、 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
18、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3、游戏:(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
19、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四、 家庭游戏、知识巩固(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五、通过游戏活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前 后 ( )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