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qdd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的各种食品实验.doc
《Womqdd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的各种食品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mqdd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的各种食品实验.doc(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 郭梅 刘金福 主编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二零零三年四月目 录概论第一章 果蔬加工学实验 实验一 果酱罐头的制作 实验二 果脯的制作 实验三 低盐酱菜的制作 实验四 泡菜的制作 实验五 脱水蔬菜的制作 实验六 果酒的制作第二章 水产品加工学实验 实验一 水产品鲜度的感官鉴定 实验二 鱼松的制作 实验三 调味类罐头的制作 实验四 调味鱼片的制作 实验五 鱼香肠的制作 实验六 盐渍酶香鱼的加工第三章 畜产品加工学实验 实验一 稀奶油的制作 实验二 奶粉的喷雾
2、干燥 实验三 酸奶的制作 实验四 冰淇淋的制作 实验五 蛋黄酱的制作 实验六 火腿肠的制作第四章 粮食产品加工学实验 实验一 面粉面筋值的测定 实验二 面包的制作 实验三 韧性饼干的制作 实验四 蛋糕的制作 实验五 内酯豆腐的制作 实验六 腐竹的制作 实验七 方便面的制作第五章 软饮料工艺学实验 实验一 果味奶饮料的制作 实验二 果汁饮料的制作 实验三 蛋白质饮料的制作 实验四 碳酸茶饮料的制作第六章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实验一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实验二 微胶囊造粒技术实验三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实验四 膜分离技术(超滤技术) 实验五 超微粉碎技术第七章 综合实验综合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
3、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使之独立完成从确定实验项目、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工艺路线、进行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的总结一整套实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概述综合实验的步骤和内容综合实验报告综合实验要求概 论食品工艺学实验是普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它是以食品工艺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开设的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课程。食品工艺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制作某一种产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实验操作(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总结实验结果、文字和
4、语言的表达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食品工艺实验教材加强了食品工艺学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的联系,特别是与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统计学及计算机应用的联系。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门课程的操作,使学生真正获得分析和解决食品加工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本教材注重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尽量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操作方法;在实验中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在产品的评价中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每个实验的讨论题中引导学生利用中外参考文献分析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相联
5、系。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把握新形式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方向;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突出强化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实验内容,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实验指导的内容。只有熟练掌握了食品的各种加工技能,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的食品工程专业人才。本书共分为七章 ,由郭梅、刘金福任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如下:李昀编写第一章果蔬加工学实验;王浩田编写第二章畜产品加工学实验;刘铁玲编写第三章水产品加工学实验;任小青编写第四章粮食加工学实验;刘金福、梁
6、鹏编写第五章软饮料工艺学实验;郭梅编写第六章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刘金福、梁鹏编写第七章综合实验。本书取材来自国内外的有关专著和各类期刊文献,有些内容无现成可借鉴的系统资料,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以便使本书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编者 2003年4月第一章 果蔬加工学实验实验一 果酱罐头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果酱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利用高糖溶液的高糖渗透压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二、实验目的1理解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2熟悉果酱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酱
7、加工技术。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苹果、山楂、柠檬酸、白砂糖、食盐、四旋瓶等。2、设备手持糖量计、打浆机、不锈钢锅、电炉、过滤筛、不锈钢刀、不锈钢锅、台秤、天平等。四、实验方法(一)苹果酱1、配料苹果2000g 水600g 白砂糖20802600g 柠檬酸5g 果胶5g2、工艺流程 原料去皮切半去心预煮打浆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 3、操作要点 (1)原料 选用新鲜饱满、成熟度适中,风味良好,无虫、无病的果实,罐头加工中的碎果块也可使用。 (2)去皮、切半、去心 用不锈钢刀手工去皮,切半,挖净果心.果实去皮后用1%食盐水护色。 (3)预煮 在不锈钢锅内加适量水,加热软化15-20分钟,以便
8、于打浆为准。(4)打浆 用筛板孔径0.70-1.0mm的打浆机打浆。(5)浓缩 果泥和白砂糖比例为10.8-1(重量),并添加0.1%左右的柠檬酸。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浓糖浆煮沸过滤备用。按配方将果泥、白砂糖置于锅内,迅速加热浓缩。在浓缩过程中不断搅拌,当浓缩至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6065%时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柠檬酸,搅匀。 (6)装瓶 以250克容量的四旋瓶作容器,瓶应预先清洗干净并消毒。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并注意果酱污沾染瓶口. (7)封口 装瓶后及时手工拧紧瓶盖。瓶盖、胶圈均经清洗、消毒。封口后应逐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 (8)杀菌、冷却 采用水杀菌,升温时间5分,沸腾下(10
9、0)保温15分之后,产品分别在65、45和凉水中逐步冷却到37以下。4、产品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酱红色或琥珀色。 组织状态:均匀一致,酱体呈胶粘状,不流散,不分泌汁液,无糖晶析。 风味:酸甜适口,具有适宜的苹果风味,无异味。 (2)理化指标 总糖含量不低于50%,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65%。 铜10mg/kg。 铅2mg/kg。 锡200mg/kg。 (3)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近似值6个/100g。 菌群总数100个/g。 致病菌不得检出。(二) 山楂酱的制作1、配料 山楂2000g 水1000g 白砂糖3000g2、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软化打浆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 3、操作要点 (
10、1)原料:选用充分成熟、色泽好、无病虫的果实。一些残次山楂果实、罐头生产中的破碎果块以及山楂汁生产中的果渣(应搭配部分新鲜山楂果实)等均可用于生产山楂酱。 (2)清洗:对果实用清水漂洗干净,并除去果实中夹带的杂物。 (3)软化、打浆:将山楂果实和水置于锅中加热至沸,然后保持微沸状态2030分钟,将果肉煮软而易于打浆为止。果实软化后,趁热用筛板孔径为0.8-1.0毫米的打浆机进行打浆12次,除去果梗、核、皮等杂质,即得山楂泥。山楂核较坚硬,打浆时加料要均匀,并调节好刮板与筛网之间的距离,防止损坏筛网。 (4)加糖浓缩:按山楂泥白砂糖=11的比例配料。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糖液并过滤,然后糖液与山
11、楂泥混合入锅。浓缩中要不断地搅拌,防止焦糊。浓缩终点可以根据以下情况判断:浓缩至果酱的可溶性固形物达65%以上,或用木板挑起果酱呈片状下落时,或果酱中心温度达105106时即可出锅。如果果酱酸度不够时,可在临出锅前加些柠檬酸进行调整。 (5)装瓶、密封:要趁热装瓶,保持酱温在85以上,装瓶不可过满,所留顶隙度以3毫米左右为宜。.装瓶后立即封口,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瓶口若粘附有山楂酱,应用干净的布擦净,避免贮存期间瓶口发霉。 (6)杀菌、冷却:5分钟内升温至100,保温20min,杀菌后,分别在65,45和凉水中逐步冷却至37以下,尽快降低酱温。冷却后擦干瓶外水珠。 4、产品质量标准 (1)感官
12、指标 色泽:酱体呈红色或红褐色。 组织状态:均匀一致,酱体呈胶粘状,不流散,不分泌汁液,无糖晶析。 风味:具有山楂酱应有的酸甜风味,无异味,无杂质。 (2)理化指标 总糖含量不低于50%,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65%。 铜10mg/kg。 铅2mg/kg。 锡200mg/kg。 (3)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近似值6个/100g。 菌群总数100个/g。 致病菌不得检出。五、讨论题 果酱产品若发生汁液分离是何原因?如何防止?六、参考文献 陈锦屏 田呈瑞,果品蔬菜加工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实验二 果脯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果脯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利用高糖溶液的高糖渗透压作
13、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二、实验目的1、理解果脯制作的基本原理。2、熟悉果脯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脯加工技术。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苹果、柠檬酸、白砂糖、NaHSO3、CaCl2等。2、设备手持糖量计、热风干箱、不锈钢锅、电炉、挖核器、不锈钢刀、不锈钢锅、台秤、天平等。四、实验方法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去皮切分去心硫处理和硬化糖煮糖渍烘干包装2、操作要点(1)原料的选择:选用果形圆整,果心小,肉质疏松和成熟度适宜的原料,如倭锦、红玉、国光以及槟子、沙果等。 (2)去皮、切分、去心:手工去皮后,挖去损伤部分,将苹果对半纵
14、切,再用挖核器挖掉果心。 (3)硫处理和硬化:将果块放入0.1%的CaCl2和0.20.3%的NaHSO3混合液中浸泡48小时,进行硬化和硫处理。若肉质较硬则只需进行硫处理。浸泡液以能淹没原料为准。浸泡时上压重物,防止上浮。浸后捞出,用清水漂洗23次备用。 (4)糖煮:在锅内配成与果块等重的40%的糖液,加热煮糖,倒入果块,以旺火煮沸后,再添加上次浸渍后剩余的糖液5公斤,重新煮沸。如此反复进行三次,大约需要30-40分钟,此时果肉软而不烂,并随糖液的沸腾而膨胀,表面出现.细小裂纹。此后每隔5分钟加蔗糖一次。第一次、第二次分别加糖5公斤,第三、四次分别加糖5.5公斤,第五次加糖6公斤,第六次加糖
15、7公斤,各煮制20公钟。全部糖煮时间约需1-1.5小时,待果块呈现透明时,即可出锅。 (5)糖渍:趁热起锅,将果块连同糖液倒入容器中浸渍24-48小时。 (6)烘干:将果块捞出,沥干糖液,摆放在烘盘上,送入烘房,在60-66的温度下干燥至不粘手为度,大约需要烘烤24小时。 (7)整形和包装:烘干后用手捏成扁圆形,剔除黑点、斑疤等,装入食品袋、纸盒最后装箱。五、产品的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浅黄色至金黄色,具有透明感。 组织与形态:呈碗状或块状,组织饱满,有弹性,不返砂,不流糖。 风味:甜酸适度,具有原果风味,无异味。 2、理化指标 总糖含量:65-70%。 水分含量:18-20%。 3
16、、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g。 大肠菌群30个/g。 致病菌不得检出。六、讨论题讨论题(1)产品若发生返砂和流糖是何原因?如何防止?(2)果脯制作中烘烤温度是否应尽量高一些以提高生产效率?七、参考文献 陈锦屏 田呈瑞,果品蔬菜加工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实验三 低盐酱菜的制作一、实验原理 将传统工艺加工的酱菜半成品,进行切分、脱盐后添加各种佐料,以降低含盐量,改善风味,并通过装袋、杀菌等工艺改善其卫生质量,从而提高其保藏性,以适应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二、 实验目的 1、熟悉酱菜加工的工艺流程。 2、掌握低盐酱菜的加工方法。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半成品酱
17、腌菜坯:大头菜、油姜、榨菜、萝卜等均可。 香味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包装袋:三层复合袋(PET/AC/PP),氧气和空气透过率为零,袋口表面平整、光洁。 2、设备 夹层锅、恒温鼓风干燥箱、真空封口机、台秤、天平等。四、实验方法 1、参考配方 菜丝100% 白砂糖6% 味精0.2% 醋 0.05% 香辣油2% 防腐剂0.05% 2、工艺流程 酱腌菜坯切丝低盐化沥水烘干配料称重装袋封口杀菌冷却检验擦袋人库 3、操作要点 (1)低盐化: 将切好的菜坯丝与冷开水(或无菌水)以1:2重量比混合,对菜丝进行3min洗涤,以除去部分盐分,实现低盐化,然后沥干水分,用烘箱进行鼓风干燥,去掉表面明水。 (2)
18、配料:按配方将菜丝与香味料混合均匀。 (3)装袋: 按100g+2%进行装料,装料结束,用干净抹布擦净袋口油迹及水分。 (4)封口:真空度0.08-0.09Mpa,4-5s热封。封口不良的袋,拆开重封。 (5)杀菌: 封口后及时进行杀菌,杀菌公式5-l0min/95。 (6)冷却:杀菌后立即投入水中进行冷却,以尽量减轻加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五、产品的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 依原料不同呈现相应的颜色,无黑杂物。 香气滋味:味鲜,有香辣味。 质地:脆、嫩。 组织形态: 丝状,大小基本一致。 2、理化指标 净重:100g士2g 食盐含量(NaCI计):7-8g/100g。 氨基酸态氮(以N计
19、):0.148g/100g。 砷(以As计): 0.5mg/kg。 铅以(Pb计): 1.0mg/kg。 总酸(以乳酸计): 0.8g/l00g。 3、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近似值:30个/100g。 致病菌不得检出。六、讨论题 为何要进行切丝处理?七、参考文献 1、张金木,低盐化油姜软包装加工技术J,食品科学,1998:19(12)。 2、华中农业大学,蔬菜贮藏加工学(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实验四 泡菜的制作一、实验原理利用泡菜坛造成的坛内嫌气状态,配制适宜乳酸菌发酵的低浓度盐水(6-8%),对新鲜蔬菜进行腌制。由于乳酸的大量生成,降低了制品及盐水的PH值,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生
20、长,提高了制品的保藏性。同时由于发酵过程中大量乳酸,少量乙醇及微量醋酸的生成,给制品带来爽口的酸味和乙醇的香气,同时各种有机酸又可与乙醇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脂,加之添加配料的味道,都给泡菜增添了特有的香气和滋味。二、实验目的1、熟悉泡菜加工的工艺流程,掌握泡菜加工技术。2、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上泡菜加工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 新鲜蔬菜:苦瓜、嫩姜、甘蓝、萝卜、大蒜、青辣椒、胡萝卜、嫩黄瓜等组织紧密,质地脆嫩,肉质肥厚而不易软化的蔬菜种类均可。食盐、白酒、黄酒、红糖或白糖、干红辣椒、草果、八角菌香、花椒、胡椒、陈皮、甘草等。2、设备 泡菜坛子、不锈钢刀、案板、小布袋(用以包
21、裹香料)等。四、实验方法1、盐水参考配方(以水的重量计):食盐 6-8%、白酒 2.5%、黄酒 2.5%、红糖或白糖 2%、干红辣椒 3%、草果 0.05%、八角菌香 0.01%、花椒 0.05%、胡椒0.08%、陈皮 0.01% 。注:若泡制白色泡菜(嫩姜、白萝卜、大蒜头)时,应选用白糖,不可加入红糖及有色香料,以免影响泡菜的色泽。2、工艺流程配制盐水 入坛泡制 泡菜管理 原料预处理3、操作要点(1)原料的处理:新鲜原料经过充分洗涤后,应进行整理,不宜食用的部分均应一一剔除干净,体形过大者应进行适当切分。(2)盐水的配制:为保证泡菜成品的脆性,应选择硬度较大的自来水,可酌加少量钙盐如CaC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omqdd 天津 农学院 食品科学 各种 食品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