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新.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美术教案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教案新.doc(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会变的线条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业用纸。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谁能到黑板上画几条不同的线条?说一说这些线条不同的名称。学生观察、感受这些线条变化带来的美感。 2.思考,探究。引导学
2、生欣赏课本上毕加索的作品,介绍其创作背景。 小结:在画面上,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又要有一定的秩序,才能给人以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的作品。 提问:作品中是怎样体现出线条不同种类的变化和秩序的?(利用课件加以分析)3.作业。(1)小组以合作的形似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2)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大胆作画。 (3)展示评价学生作品。第二课时一、显性内容与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表现美感。 三、教学过程: 1、说出你了解的有关线条带给人的美感是什么:2、布置作业:画出你心中最美的线条形象3、学生画一画:4、教师指导;5、展评作业。第二课 雄伟的塔一、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国家)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井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
4、迹的意识。 本课在调查家乡的塔这一活动中,主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作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学习材料: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新课。 (1)拼摆游戏:在桌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图片,请用2分钟的时间摆一摆,看一看哪组能拼摆出塔。 (2)说一说拼成了什么样的塔。 (3)教师板书:塔 (4)在拼摆中圆形、梯形、长方形、半圆形分别做塔的什么部分。 2看书。现在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名塔,打看书第24、25页。 (1)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
5、(2)分组讨论。请各组商讨后选择讨论问题: 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 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讲授新课。 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也非常丰富,像应县木塔是最高、最古老樟木结构的纯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这些塔由于建造的时间、地点、材料及结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 (3)请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4)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你知道的塔呢?请你介绍给大家。 3分析塔的基本形设计及绘画的表现方法。 (1)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2)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怎样让塔更美观? (4)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 4布
6、置作业。 (1)作业: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 (2)要求:画面饱满,设计新疑,可选择喜欢的方法表现。 (3)教师巡视,给学生提供帮助。 5作品交流。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地区(国家)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井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 本课在调查家乡的塔这一活动中,主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作
7、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学习材料: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 三、教学过程: 1、说出你了解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是什么:2、布置作业:画出你心中最美的塔形象3、学生画一画:4、教师指导;5、展评作业。第三课 捏泥巴课业类型:手工制作课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2.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
8、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三、教学准备: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2、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9、。3、讲授新课: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教师概括总结。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10、指导要点:(1)要有创新。(2)注意方法。(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六、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第四课 小扇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晶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
11、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学习材料:课件、具有典型特征的扇子、剪刀、胶水、纸及各种废弃物、彩笔、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新授课 (1)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的和电脑里已储存好的有关扇子的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形状各异、不同材质的扇子。 (2)引导交流扇子的有关知识,欣赏课本中不同种扇
12、子。 (3)请学生看书。 提出问题:书中有两幅纸扇的制作步骤图,谁能一看就会,可以在组里给同学演示一下。 (4)请学生简述制作过程。 (5)学生和老师共同谈学习体会。按现在的学习方法制作出来的扇子是和别人的 是一样的。你怎样才能制作出来一个与众不同而又漂亮的扇子?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把与众不同的小扇子。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晶体
13、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学习材料:课件、具有典型特征的扇子、剪刀、胶水、纸及各种废弃物、彩笔、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 1、说出你了解的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是什么:2、布置作业:画出你心中最美的扇子形象3、学生画一画:4、教师
14、指导;5、展评作业。 第五课 漂亮的小钟表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
15、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语言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实物。 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页中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 提问:教材第6页、第7页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 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 提问: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 教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布置学生认一认钟表。 小结:你喜欢钟表
16、吗?为什么? 布置作业: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2课时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
17、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说出你最喜欢的钟表是什么:二、布置作业:画出你心中最美的钟表造型三、学生画一画:四、教师指导;五、展评作业。第六课下雨了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下雨情景的回忆,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2、知识与技能:学生尝试各种雨滴的表现方法,了解雨中人物、动物等形象、动态的表现。3、过程与方法:大胆的用线、色和剪贴画及动作等各种方法表现雨中的人和物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五、教学难点:生动地表现下雨时的各种情景。六、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初
18、探雨声):播放雷雨天的声音师: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生:雷电的声音生:暴风雨的声音生:下雨的声音2、揭示课题:下雨了(师板书下雨了学生跟老师用右手书空后齐读下雨了)。3、新授阶段(初探雨的形): 听声音,根据老师描述的情景进行表演师:谁能把雨画出来?(请几位学生上台来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画好的方格中画出各式各样的雨)师:你画的雨为什么是斜的?(因为有风)你说说你的雨点落在地上为什么有圈(雨下的太大地面有水)你画的雨为什么这么细(是小雨)你画的雨为什么又密以粗(是大雨)雨如果落在雨伞上呢?(会溅起小水花)说的真好那你上来画一画。4、初步感受下雨的情景: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雨的情景。(播放雨
19、天的VCR)师:雨天行人会带上哪些雨具呢? 生:人们会撑伞 生:人们会穿雨衣 生:人们会穿雨鞋 师:我们有没有在下雨天忘记带雨具的经历? 生:有 师:那你们会怎么办呢?生:到商店里躲雨 生:快快跑 生:用手抱着头 生:用书包顶着头师:这个办法真特别,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学生上台表演)师:你们表演的真好!雨越下越大,谁来表演一下在大雨中撑伞的情景?学生上台表演顶风撑伞的情景(教师模拟一些下雨的场景)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棒!雨中人物的动态非常丰富,这个时候你在雨中看到了没带雨具的人你应该怎么办?来你上台表演一些。(一个、两个、三个,一把雨伞你帮助了这么多个同学,这真是一幅最美的雨中情)5.进一步感
20、受体验人们在雨中的情景: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它小朋友在雨中的情景。(出示小朋友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欣赏) 6、走进大自然体验动物们感受师:同学们人们在雨中的情景说的好也表演的好,那么小动物们在雨中又是什么样子呢?同座之间讨论一下。谁来说一说生:师小结:(师用一首儿童诗歌下雨了来小结) 下雨了!下雨了! 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它说,蘑菇就是我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它说,荷叶就是我的伞。下雨了!下雨了!小虫躲在大树下,它说,树叶就是我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小弟弟快过来,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7、分析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回答)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
21、和小动物们是怎样躲雨的请大家翻开书。你喜欢书上的那幅作品,为什么?8、分组讨论尝试表现:(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用什么方法表现下雨了)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画下雨了爸爸妈妈来接我回家的情景。生:我画在雨中帮助没带雨具的同学。生:画雨中大街上的情景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画一幅下雨了的作品送给云南干旱地区的小朋友,画面画上生:我画下雨了小动物躲雨的故事。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彩泥来表现下雨了。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剪贴来表现生:我们小组准备用一首歌来表现下雨了。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动作来表现下雨了。9、学生作业:(自选喜欢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雨中的人和物(也可以两人或四人合作完成)。播放
22、音乐雨滴,老师巡视指导展示行动有趣的作品。10、展示评比:(展示学生作品,自评、互评、师点评)11、课后小结: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可以通过我双眼的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只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和尝试,就可以画出我们想画的一切,还有很多的好方法你们可以回家试一试。附:板书设计:14、下雨了第七课 百变团花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美术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