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释第八册复习题修正稿.doc
《广释第八册复习题修正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释第八册复习题修正稿.doc(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行广释第八册第126节课51、对于“视师如佛”,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上师瑜伽是最深的修法?请以教理说明。答:(1) 视师如佛是说上师与佛无二无别在找到具相善知识以后,你应该依教奉行,对上师生起真佛之想,诚心诚意祈祷上师,这一点十分重要。视师如佛不是藏传佛教独自的修法,汉传佛教里边也有。如金刚顶经云:“恭敬阿阇黎,等同一切佛,所有言教诲,皆当尽奉行。”经文指出,真正的阿阇黎,与一切佛陀无二无别。而这个道理,华严经里更是处处提及。视上师视作凡夫,是得不到加持的。如果真能视师如佛,那不仅能得加持,就连证悟也能获得,如经中说:“胜义谛是依靠信心而证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如理依止上师善知识。(2)
2、大圆满依上师瑜伽而证悟。上师瑜伽超胜一切生圆次第。上师瑜伽这一修法,比观修一切生圆次第都更为殊胜。如续部中云:“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但自宗大圆满的观点认为,唯一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未沾染破誓言之锈一般、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并将这位上师看成真佛,以坚定不移的虔诚信心与恭敬心猛烈祈祷,使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也就是说,依靠上师的加持力,就能使自相续中生起证悟。(3)师言入心如见手中宝萨哈尊者也说:“师言入于何人心,犹如现见手中宝。”上师的教言入于何者的心里,那他就像将如意宝掌握在手里一样,何时求取悉地都随欲自在。(4)直接观上师形象可得解脱。全知法王无
3、垢光尊者,也在虚幻休息中说:“依靠观修生圆次第(修本尊等)各道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助缘等。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本体,才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的证悟,而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5)祈祷上师一遍功德无比尤如果能常年如一日地修上师瑜伽,那必定获得解脱。其实不说长久地修持,就是祈祷上师一遍,功德也是无可比拟的。如誓言庄严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6)修上师瑜伽一生成佛以恭敬心及猛厉信心常常祈祷上师的人,修行是很容易的。如果断了这种祈祷,依靠自力修行,是很难行得通的阿底庄严续中也说:“观具恩上师,于
4、头顶心间,或于手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7)修上师瑜伽尽除一切过患至尊果仓巴 果仓巴:噶举派非常卓越的大德。他一生闻思,在喜玛拉雅山和匝日神山苦行,弘扬竹巴噶举派佛法,摄受了众多弟子,藏文著作有四大函,主要涉及出离心、菩提心、依止寂静地等修心窍诀。曾亲口说过:“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意思是,如果长期修持上师瑜伽法,将能尽除你的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及过患,而与此同时,闻思修、大悲菩提心等善法功德,也会与日俱增、自在圆满。(8)修上师瑜伽最无上果仓巴尊者又说:“虽多修持生次第,然修上师为无上,虽多修持圆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9)若无敬信则不得加持哲贡炯巴仁波切 哲贡炯巴仁波切
5、:哲贡噶举派的创始者,建造了帕智寺,被誉为第二龙猛菩萨,在73岁时摄受了18万僧众,在各地弘扬噶举派的佛法。也曾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10)不祈祷上师不得无分别智至尊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求无分别之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彼无境心融合时。”52、在顶礼句中,华智仁波切是怎样赞叹自己的上师的?答:华智仁波切对上师的顶礼句: 首先依止胜师如教行,中间百般苦行而实修, 最后密意无二得师传,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首先观察、依止极为殊胜之上师,并依教而行;在中间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又百般苦行,一一实修上师所传的法要;到了最
6、后,自己的心识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尽得上师的密意与传承。就是在这样的无等上师足下,作者恭敬顶礼。第127节课53、没有敬信则不得加持,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哲贡炯巴仁波切曾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 上师是四身化身、报身、法身、本性身的总集体,这一总集体好比一座雪山,而弟子对上师的恭敬与信心,好比日轮。如果日轮没有升起并照射雪山,雪就不会融化,水也就不会流淌下来。同样,如果对上师没有真诚的恭敬,没有清净的信心,那也不可能感应到上师的加持之流入于心田。因此,想要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一定要首先精勤地提升自己对上师的恭敬与信心。】这种敬信心,其实
7、是内心谦卑、调柔的状态,傲慢的人是做不到的。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论你在谁那里听过佛法,如果能对他终生保持恭敬,那你的相续中自然会流入加持,这是规律。而一旦得到上师加持以后,修行是不难的,违缘也会自然遣除。因此,修行人一定要恭敬上师、祈祷上师。其实不说修行,常常念上师瑜伽、持上师心咒的人,一定感受过一种力量令心灵平静的力量。在我感到心情烦乱、不太舒服时,会放下手中的事务,供上香、念念课诵,然后祈祷上师。这样慢慢地,烦心事就消失了,心也入于佛法的境界中了。54、请结合几位成就者的公案,谈谈你对“上师瑜伽”的理解及体会。答:(1)那若巴依止帝洛巴尊者公案那若巴尊者尽管是精通三乘的班智达,能
8、折服一切外道,曾于布扎玛希拉寺 布扎玛希拉寺:又名吉祥戒香寺,昔日印度最著名的两大寺院,就是那烂陀寺、吉祥戒香寺。担任守护北门的班智达。在得到幻化空行母的指点以后,就去依止帝洛巴尊者。在依止过程中,就像以前讲过的,他感受了种种的苦行。有一次,上师突然对他说:“我给你作了这般开示,你还不了达!”说完,用鞋底猛击他的额头。结果,那若巴尊者的相续中,顿时生起了实相证悟,达到了与上师的智慧密意平等一味的境界。这就是上师以“满瓶倾泄”的方式作的加持。(与上师相应了)。(2)龙菩提依止龙猛菩萨的公案龙菩提,据龙猛菩萨的略传记载,他是尊者四大弟子之一,成就虹身。他的这一成就,有些说是依靠上师的一句窍诀,有些
9、则说,是圣者龙猛菩萨丢了一把鼻涕,他全部拾起来吃了,依此而获得的。(3)持明无畏洲(智悲光尊者)也曾亲口讲道:“我也是因为拜读了第二大佛 的论著后,相续中认为他老人家就是真佛的想法油然而生,一心一意地虔诚祈祷,承蒙尊者的智慧身摄受,从而自相续中生起了自然本智。从此以后,我才开始引导数以百计的求法者。其中,具精进者获得了出世间禅定,有智慧者不入分别伺察的歧途,他们都真正地意识到:胜义谛的证悟,完全依靠对上师万分的恭敬和坚定的诚信这条途径。”在上面两位尊者之间,有几百年的间隔,因此,上师的摄受不是亲自摄受,是智慧身的摄受。而得到这种摄受,是因为尊者看了全知的教言以后,对全知生起真佛之想,并虔诚祈祷
10、的结果。(4)体会:从以上几则公案可以看出,一切成就都来自上师瑜伽。所以说,在所有九乘次第的法门当中,再找不到比这一上师瑜伽更为殊胜的深道了,虽然把它命名为“加行”,但实际上,一切“正行”道的究竟要诀就是它。在所有的修法当中,上师瑜伽的确是最最关键的。它是加行,同时也是一切正行的究竟要诀,所以,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地修上师瑜伽,非常非常重要!只要把上师作为自己的依怙,视师如佛,依教奉行,不对上师产生丝毫的邪见,机缘成熟自己的分别念就会和上师智慧无二无别而获得成就。第128节课55、如何观想莲花生大士?请从本体、形象、衣着、冠冕、手印、装饰等方面,细致描述。答:将自己的住处观想为清净庄严的莲花光宫
11、殿,在它的中央将自己本体观为益西措嘉空行母,形象观想成至尊金刚瑜伽母,然后开始观想莲师。(1)本体是上师,形象是莲师。观想头顶一箭左右的上方虚空中有一个由奇珍异宝组成的十万瓣的莲花垫,它上面是日轮,日轮的上面是月轮,月轮的上面本体是三世诸佛的总集、无等大悲宝藏具德根本上师,形象为邬金大金刚持(莲花生大师),身色白里透红、光滑润泽,一面二臂,双足以国王游舞式而坐。(2)莲师的穿着及冠冕莲师所穿着的“大氅”,是表示,怀柔摄受世间的国王、各种人及非人等。“法衣”,也就是袈裟,表示别解脱戒律丝毫无染。世间有些人一入密宗,就破坏别解脱戒,而莲花生大士虽然显现的是在家形象,但小乘别解脱戒清净无垢。“咒士衣
12、”,表示密乘戒律极为清净。身着大氅、法衣、咒士衣,头戴莲花帽。莲师在萨霍国被国王哲拉活活燃烧的时候,他的金刚身不受火大灾害的侵袭,全身赤裸显得凉凉爽爽一样如如安坐在莲花中央。当时国王惊奇不已,生起信心,于是下令:“打开新锦缎宝库的门,取出我所有的衣冠!” 当时国王惊奇不已,生起信心,于是下令:“打开新锦缎宝库的门,取出我所有的衣冠!” 这位萨霍国王将一切妙衣、服饰,连同国政、眷属一并供养给莲师,当时国王所敬献的那顶冠冕就称为“莲花见解脱帽”。这里指的就是这顶莲花见解脱帽,或者叫做具瓣五部帽。这顶冠冕内外双层表示生圆次第双运;顶端三尖表示三身;五种颜色表示以五身来利益众生;日月表示智慧与方便;蓝
13、边装饰表示三昧耶无边无际;金刚宝顶表示三摩地如如不动;鹰鹫的顶翎装饰表示见解证悟到极点、修行已达究竟。(3)莲师的手印、装饰及周围莲师右手在胸前以契克印持着纯金的金刚杵;左手平托着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长寿宝瓶,瓶口用如意树严饰;莲师的左腋下明妃空行佛母以隐蔽式持着卡张嘎,卡张嘎的顶端三尖表示本体、自性、大悲三者;干湿旧三种头骨表示法、报、化三身;九个铁环表示九乘次第;五种彩绸表示五智;装饰着死人与活人头发表示在八大尸林中以禁行来摄受所有鬼女、空行母。接下来明观莲师的周围五光网眼的范围当中彩虹旋绕,中央有印度八大持明、藏地君臣二十五尊等浩瀚如海的三根本、护法神,他们都是超凡入圣的形象。56、上师瑜
14、伽的三种修法是什么?答:修上师瑜伽有三种不同的观修方法:一、在皈依时,将皈依境中的上师观想成重楼式,也就是在莲师头顶上,明观一切大圆满传承上师以重楼式而坐。二、念修金刚萨埵时,观想为总集珍宝式,也就是一切根本传承上师集于上师金刚萨埵一身中。三、修上师瑜伽时,观想成垒环式,也就是,大圆满诸位传承上师以及一切浩瀚如海的三根本护法神,全部围绕在邬金莲师周围,犹如众人集会般安坐。第129节课57、五体投地顶礼的功德是什么?顶礼应该注意什么?答:1)五体投地而顶礼有什么功德呢?简单地讲,以此可清净五毒烦恼的障碍,获得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加持等。顶礼注意事项:(1) 要专心致志顶礼,不能一边顶礼一边
15、东张西望,甚至胡言乱语、心不在焉,这样就不合理了。(2) 合掌方式:顶礼时双手必须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不可以掌心毫无空隙地并拢,或者仅以指尖接触等。如大解脱经云:“如莲花待放,合掌于顶上,无量身云聚,敬礼十方佛。” 应如莲花待放一样,双手合掌于头顶、喉间、心间,并观想自身幻化出无量无边的身体,与一切众生一起,敬礼十方诸佛如来。(3) 顶礼以后,站起身时腰应该挺直,身体站立双手合掌。之后再像前面一样,重新匍匐顶礼。(4) 每次都很认真、正式、如法,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有不好的果报,如佛经中说:以弯曲顶礼的异熟果,将来转生为驼背者,也就是背上长大瘤的侏儒佝偻之人。我们顶礼,是希望获
16、得功德的,如果转成这样奇形怪状的丑陋身体,顶礼也就大可不必了。58、对于“依止上师应随学上师的行仪”,你是如何理解的?答:(1)身为求法学法者,包括做一次顶礼在内的一切行为,都要远远超过那些不懂正法的人。(2)在依止上师求法以后,应该像氆氇染色一样,各方面都要与以前截然不同。(3)所谓“随学”,应该随学上师的功德,比如,上师贤善的人格、清净的戒律、广大的智慧和悲心、勇猛的精进。(4)随学上师是最好的方便。其实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就是要观察上师身语意的行为,进而效仿随学。上师相续中有无量的大悲与智慧,有深刻的出离心,上师在度化众生时,充满了坚忍与勇敢,每一个行为又都具足善巧方便,上师在世出世间法
17、上圆融无碍这些功德,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地方(5)不管你们以后是出门,还是去哪里弘法利生,随时随地要注意威仪和行为。第130节课59、你对依止上师即模仿,是如何理解的?答:(1)依止上师后需要实修。随学上师是最好的方便。其实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就是要观察上师身语意的行为,进而效仿随学。(2)上师的身体调柔,上师的语言善巧,上师的智慧深邃,只要你悉心效仿,自然就被提升了。(3)真正的依止,要随学上师的意趣和行为。上师相续中有无量的大悲与智慧,有深刻的出离心,上师在度化众生时,充满了坚忍与勇敢,每一个行为又都具足善巧方便,上师在世出世间法上圆融无碍这些功德,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地方。(4)真正的上师,
18、的确有值得你模仿的地方。要模仿的话,其实就是让自相续取受上师所拥有的一切外内密功德,而这种取受,也应当像泥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60、用教证说明如法顶礼的功德。答:按照要求如理如法进行顶礼,则有无量的功德。佛说灌顶经中说:“人如果在临死之前,礼拜过十方三世诸佛,那他命终之后不论转生何处,都将值遇佛陀;而且,千劫、万劫乃至亿万劫中所造的重罪之报,都将获得解脱。”因此,即生中能作顶礼,是很有福报的。 顶礼一次,有怎样的功德呢?毗奈耶经里有一则公案: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世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
19、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业报差别经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教证:“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此外,业报差别经又讲了顶礼的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顶礼的人,生生世世获得妙色之身,相貌端严。二、出言人信:顶礼的人,凡是你所说的话,都会受到别人的信任。三、处众无畏:顶礼的人,处在众会当中无有畏惧。四、诸佛护念:顶礼的人,会得到诸佛菩萨的护念。五、具大威仪:顶礼的人,不论出家、在家,行为如法,并具有令人生信的威仪。六、众人亲附:顶礼的人,会有很多人亲近你,那样你就不会孤独,不会因为没人理而痛苦.七、诸天爱敬:顶礼的人,连天人都爱戴、恭敬,并且时时保护着。八、具
20、大福报:顶礼的人,将获得大的福报。九、命终往生:顶礼的人,命终以后会往生净土。十、速证涅槃:顶礼的人,将迅速获证涅槃。这十种功德不是平常的功德,因此说顶礼是不共的善法。哪怕礼佛一拜,也有不可思议的果报。顶礼、接送上师,礼拜佛陀等,是形成究竟圆满正等觉无见顶相的因。第131节课61、修持“随喜支”时,所随喜的功德有哪些?请以教证说明随喜的功德。答:1)随喜的功德有哪些?诸佛为了利益群生而转大法轮、一切菩萨的广大六度万行、所有凡夫众生随福德分 、随解脱分的善法,以及自己过去所积累的、如今正在做的、将来必定行持的一切善根,都诚心诚意、满怀欣悦而随喜。2)教证说明随喜的功德。恰美仁波切说过:“听到他人
21、行善时,若舍不善嫉妒心,并以欢喜心随喜,佛说获得同等福。”在听到他人行持善法时,如果舍弃不善心、嫉妒心,一心一意以欢喜心随喜,佛在相关经典中说:此随喜将获得与彼善法同等的福德。释迦谱中说:“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汇集经云:“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小般若亦云:“须弥山王尚可称量,是人随喜福德不可称量;三千大千世界尚可称量,是人随喜福德不可称量。”还有金光明经也说:“随喜功德无量无数,能摄三世一切功德。”62、请详细分析贫女随喜胜光王的公案,这其中可显示出什么道理?答:在贫女随喜胜光王的公案中,胜光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进行供养,贫女发自内心随喜,结果获得了超胜
22、胜光王的无量功德。后来因捡拾落地的食物遭到阻拦和毒打,而生起了散乱及嗔恨心,结果清净的随喜善根被摧毁了。故而,善无大小,随心而现。大家千万不要轻视小善,看似很小很小的善事,若以菩提心摄持,果报也可能超乎想象。供养、随喜,都是如此。尤其是像这个贫女的随喜,能做到这样的随喜,修行上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在今后的学修行中,要以清净心、菩提心摄持所做的如何善事。第132节课63、如何理解“回向广大菩提因”?答:“回向广大菩提因”。以现在的善根为主,再加上自他三世所积有漏、无漏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广大菩提之因。也就是说,要将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愿此善根成为他们成就圆满正等觉菩提果位之因。虽
23、然在现在还不能得果,但一定要成为佛果的因。64、回向人天安乐,与回向究竟菩提有何差别?请用教证或公案说明。答:如果回向人天安乐,善根很快就耗尽了。但如果你回向于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在尚未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善根不仅不会穷尽,反而会日日增上。如慧海请问经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三业所修诸善,皆悉回向无上菩提,复愿一切众生咸成正觉功德无尽譬如虚空密云弥布降注大雨,若至陆地砂卤之处,不久便干。若雨一滴,入大海中。海水未竭,其雨无尽。菩萨所作功德,亦复如是。若为自身,求于解脱,如陆地雨,不久还干。若为法界一切有
24、情,修于善业,投涅槃海。以大悲愿,众生无尽,善亦无尽。”公案一:地主国王十四万年供养善根穷尽地主国王迎请佛陀(灯光如来)及其眷属八十亿阿罗汉,在七万年中承事供养。如来度生事业圆满,示现圆寂,八十亿阿罗汉也渐次入于无余涅槃,地主国王一一收取舍利,建如来寺及八十亿罗汉寺,又在七万年中供养,直至如来所遗教法灭尽。地主国王不是别人,正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佛说:“当时我在七万年中供养灯光如来,佛涅槃后,我又在七万年中供养佛像及佛舍利,但我当时并未求取解脱,而是将所作功德全都回向了人天安乐,以求在生死中获得福报的庇佑。因为没有回想解脱,善根全部耗尽了。公案二:回向菩提善根永不耗尽在大众当中有一比丘尼,名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复习题 修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