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古诗文阅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古诗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古诗文阅读.doc(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各地高中历年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3.1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作为)宗室遗老,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改道)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征召做官),
2、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后乃纵遣之。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3、。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百姓),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丸,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三国志魏书十一)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自出祖而遣之 祖:送别,饯行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 趣:通“趋”C.购求获畴 购:讲和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强行改变9.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为正义,讲义气)的一组是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 三府并辟,皆不就。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
4、,扫地而盟。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的确不辱使命。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寿命不会太长了。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力量报他欲报之仇。2008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 文第
5、卷(非选择题,共120分)题号四五六七总分合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四、(23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3分)译文: 。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4分)译文: 。(3)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分)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陈宗礼,字立之。少贫力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宗礼往问学焉。淳祜四年,举进士。调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入对,言火不循轨。帝以星变为忧,宗礼曰:“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又曰:“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
6、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兼考功郎官,迁尚左郎官兼右司。时丁大全拄国柄,以言为讳宗礼叹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对,言:“愿为宗社大计,毋但为仓廪府库之小计,愿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愿四通入选以来正人,毋但旁蹊曲迳以引贪浊”拜太常少卿,迁秘书监。以监察御史虞虑言追两官,送永州居住。景定四年,拜侍御史。迁刑部尚书,以起居舍人曹孝庆言罢度宗即位,兼侍讲,拜殿中侍御史。疏言:“恭俭之德自上躬始,清白之规自宫禁始,左右之言利者必斥,蹊隧之私献者必诛。”以诗进讲,固奏:“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权礼部侍郎兼给事中。进读孝宗圣训,
7、因奏:“安危治乱,常起于一念虑之间,念虑少差,祸乱随见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又言:“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帝曰;“孝宗家法,惟赏善罚恶为尤谨。”宗礼言:“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不能治天下,信不可不谨也。” 迁礼部侍郎,以老乞退,帝曰:“岂朕不足与有为耶?”以华文阁直学士知隆兴府,再辞。逾年,依旧职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疏奏:“国所以立,曰天命人心。因其警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也,因其未坠而加绥定,人心来尝不可回也。”卒官,遗表上,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注:火不循轨;火星不遵循轨道追
8、:追削。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丁大全擅国柄 擅;专权B左右之言利者必斥 斥:责备C信不可不谨也 谨:慎重D因其未坠而加绥定 绥:安抚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陈宗礼“委婉讽谏”的一组是此可一日居乎 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 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 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 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 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宗礼年轻时家中贫困,刻苦读书,在袁甫任江东提点刑狱的时候,陈宗礼曾前往向他讨教学问。B陈宗礼有两次被免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因为
9、监察御史虞虑的弹劾,第二次是因为起居舍人曹孝庆的弹劾。C陈宗礼有两次辞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升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借口年老乞求退职,不过没有被皇帝批准。D陈宗礼从淳祐四年考中进士后便调任邵武军判官。此后一直居于官位,最后也是在任上去世的第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填写在答卷(卷)的正面上。2.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4分) (2)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3分) (3)安危治乱,常起于一念虑之
10、间,念虑少差,祸乱随见。(3分) 三、(节选自明史循吏传) 【注】交,交互,共同。鞠:审问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知东安知:担任(知县)B骥执而鞠之执:捉拿,抓住C振木铎以徇之徇:巡行宣传D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论:讨论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骥“经国利民”的一组的是( )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为骥所抑,恨甚。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ABC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骥在洪武二十六年乡试中举人,进入国子监学习,过了三年,被授予户
11、科给事中的职位。他曾经上奏解决了关市随意检查商人行囊的事。B李骥做新乡知县后,采取了使流民安居乐业的措施。后因母亲去世守孝。服孝期满,改任东安县令。C洪熙时,李骥被举荐做御史,一方面向皇帝进言献策;另一方面,恪尽职守,曾因为高祥等人盗窃粮仓案,差点被处死。后经他人辨解及皇帝帮助,才官复原职。D李骥在河南知府任上凭靠政绩著名,河南境内由多盗贼变成了路不拾遗。他不畏强权,敢于为民做主,因此受到了士人百姓的爱戴。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 (2)骥奏闻,帝怒,贻
12、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初为县吏,后仕郡。后避乱江东,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卲,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典校郎吕壹诬
13、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蜀相诸葛亮卒,权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
14、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取材于三国志吴书)8、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遣仪之皖就将军刘卲 之:到、去 B于是见穷诘累日 见:出现C权闻之,幸仪舍 幸:皇帝到某处D惧于不称 称:称职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明是仪廉洁有原则的一组是( ) 欲复授兵,仪
15、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 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事上勤,与人恭。 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仪是孙权用优待的文书征召任官,很得孙权信任,在平定荆州、大败曹休等战事上立了功。B众官员都因畏惧吕壹而不敢说话,只有是仪在孙权严厉追问时仍据实答问,使遭诬告的刁嘉免罪。C是仪身为高官,屋舍仅能容身,衣食极俭朴,受到孙权的赞叹和欣赏。D是仪为官数十年,奉公守法,从不臧否人物,为人谦辞推让,把受恩赐当做忧苦之事。第卷 主观题(共120分)四
16、、(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3分)(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4分)(3)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3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共3题,每题3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
17、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不敏:不聪慧,不通达B俯不足以畜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就是这个缘故8分别比
18、较下现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臣请为王言乐仰不足以事父母申之以孝悌之义A两个“请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两个“请字”相同,两个“以”字相同C两个“请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请字”不同,两个“以”字不同9下列句子从分句间的关系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B/C/D/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共3题,每题3分)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
19、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 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 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 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 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各地 历年 高考 模拟 语文试题 分类 精编 古诗文 阅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