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管制与市场监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力工业管制与市场监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工业管制与市场监督.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程代码: 05302 电力工业管制与市场监督课程自 学 辅 导 材 料 配套教材:电力企业管制与竞争的经济学分析 主 编:赵会茹 李春杰 李鸿泽 出 版 社:中国电力 版 次:2007版 适应层次:本 科内部教学使用目 录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1第2章:电力产业管制与竞争的经济学基础2第3章:政府对电力产业的管制与管制改革3第4章:电力产业竞争性结构的形成分析4第5章: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商市场行为分析6第6章:可竞争市场理论与电力产业进入管制7第7章:电力产业的价格管制8第8章:绩效标杆理论及其在输配电价格管制中的应用9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 11二多项选择题 18三判断题
2、 25四填空题28五名词解释 32六简答题 33七论述题 35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36二多项选择题 36三判断题 37四填空题 38五名词解释 39六简答题 43七论述题 53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一主要内容1研究背景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分析(1) 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与管制改革的研究 (2) 关于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研究(3) 关于电力产业重组与引入竞争机制的研究 (4) 国内学者的研究(5)尚未研究的课题 3本书研究和讨论的主要内容(1) 电力产业管制与竞争的理论基础 (2) 政府对电力产业的管制与管制改革(3) 电力产业竞争性结构的形成理论分析 (4) 电力市场绩效评价
3、模型研究 (5) 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商市场行为研究 (6) 可竞争市场理论与电力产业进入管制(7) 电力产业价格管制研究 (8) 绩效标杆理论及其在输配电价管制中的应用二重点 1研究背景(1)电力产业的特点 (2)电力产业存在的问题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分析(1)政府管制经济学的形成 (2)欧洲共同电力市场的标准模式 (3) 管制经济学的发展阶段(4)SCP理论框架 3本书研究和讨论的主要内容(1)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经验 (2)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三难点1理解管制经济学的发展对电力产业改革的影响。2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第2章:电力产业管制与竞争的经济学基础一主要内容1引言
4、2自然垄断理论(1) 垄断的定义及成因 (2) 垄断的经济性分析(3) 垄断的社会成本 (4) 自然垄断理论及其发展3政府管制理论(1) 管制的概念 (2) 管制的类型 (3) 政府管制中的政策选择4. 电力产业管制与竞争的因素分析 (1) 电力产业管制的技术因素分析 (2) 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分析 (3) 电力产品的公共物品性分析 二重点 1自然垄断理论(1)卖方垄断的成因 (2)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4) 自然垄断的最显著特征 2政府管制理论(1)管制的定义与内涵 (2) 政府管制中的政策选择3. 电力产业管制与竞争的因素分析 (1) 电力产业各技术因素之间的关系 (2) 电力产业各环节
5、自然垄断性的表现(3) 电力产品的准公共物品特性三难点1理解发、供电环节的非自然垄断性,输配电环节的自然垄断性.2认识电力产品的准公共物品特性。第3章:政府对电力产业的管制与管制改革一主要内容1引言2电力产业结构动态变迁与政府对电力产业管制改革(1) 传统电力产业的初始市场结构与管制机制 (2) 电力产业放松管制的起因与背景(3) 电力产业管制改革趋向分析 3政府对电力产业管制模式与实证分析(1) 管制模式分析 (2) 电力产业管制模式及实证分析 4. 政府对电力产业的管制(1) 政府对垄断的管制 (2) 政府对电力产业管制的内容 5. 电力产业竞争,反垄断与管制 (1) 管制与反垄断的关系
6、(2) 管制与竞争政策的比较:相互替代还是互为补充 二重点 1电力产业结构动态变迁与政府对电力产业管制改革(1)管制带来的X非效率 (2)管制带来的寻租问题 (3)各国电力管制改革的共同特征 2政府对电力产业管制模式与实证分析(1)管制的模式与产业绩效的关系 (2) 独立和非独立管制机构的区别(3) 委员会和个人负责制治理结构 (4) 独立和集中的管制模式的特点(5) 多部门、分散的管制模式特点 (6) 采取政府与电力企业签订合同的方式特点3. 政府对电力产业的管制(1) 垄断管制的法律形式 (2) 电力产业进入与退出管制 (3) 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管制(4) 电价管制 (5) 财务与投资管制
7、(6)电力企业服务与普遍服务的管制4. 电力产业竞争,反垄断与管制(1) 管制政策的调整对象 (2) 中国电力产业管制的法律框架(3) 管制机构的权力范围 (4) 反垄断法及管制措施的调整方式的区别三难点1理解反垄断法及管制措施的调整方式的区别.2. 理解管制机构设计电力普遍服务机制的必要性第4章:电力产业竞争性结构的形成分析一主要内容1引言2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动态性分析(1) 市场竞争程度的判别标准 (2) 外部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电力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与纵向分离(1) 纵向一体化的基本动机分析 (2) 管理协调与市场协调比较分析 (3) 电力产业的纵向经济分析 4. 电力产业的竞争结构(1)
8、 电力产业的纵向分离与竞争性结构的形成 (2) 电力产业各环节的竞争性分析 5. 竞争性电力市场的运行方式和交易模式分析(1) 电力市场的运行方式 (2) 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3) 电力市场交易类型 (4) 电力市场交易中的风险管理工具6. 电力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市场绩效评价 (1) 电力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电力市场绩效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3) 不同电力市场结构下指标度量值的确定及绩效评价结果 二重点 1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动态性分析电力需求和供给技术对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2电力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与纵向分离(1)规避价格管制的纵向一体化 (2) 转换成本与交易
9、成本的表现(3) 纵向经济形成的原因 (4) 发、输、配电环节纵向经济性3. 电力产业的竞争结构(1) 电力产业放松管制和引入竞争的精髓 (2) 发电市场的特点 (3) 输电市场各成员的主要职责(4) 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形态 (5) 电力市场改革后的电力市场经营模式 4. 竞争性电力市场的运行方式和交易模式分析(1) 强制电力库的特点和优缺点 (2) 双边交易及其混合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3) 自愿型电力库的运作 (4) 多边交易模式的运作(5) 电力远期交易 (6) 电力近期交易 (7) 电力实时交易 (8) 辅助服务市场(9) 各种风险管理工具的内涵5. 电力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市场绩效
10、评价 (1) 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 (2)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三难点1理解电力市场不同交易模式的区别.2. 应用各种工具分散电力市场交易风险第5章:电力市场条件下发电商市场行为分析一主要内容1引言2博弈论简介(1) 博弈论的发展史及其分类 (2) 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进化博弈论 3博弈论在发电商市场行为分析中的应用(1) 发电商市场行为博弈分析的市场条件 (2) 最优反应动态理论在发电商行为分析中的应用(3) 复制动态理论在发电商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4) 多群体复制动态博弈及进化稳定性4. 基于混合动态博弈过程的实证分析二重点 1博弈论简介(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2)进化博
11、弈论对理性的要求 2博弈论在发电商市场行为分析中的应用(1)在竞价上网过程中交易主体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2)交易中心的交易规则 (3)最优反应动态理论下发电商竞价上网的行为分析(4)复制动态理论下发电商行为博弈分析 (5) 多群体复制动态模型下发电商行为的博弈分析 3基于混合动态博弈过程的实证分析混合动态博弈过程实证分析结果 三难点1总结混合动态博弈过程相对于其它方法的优势2理解进化稳定策略。第6章:可竞争市场理论与电力产业进入管制一主要内容1引言2可竞争市场理论(1)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假设条件和基本内容 (2)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 (3) 对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争议 (4) 可竞争市场理论
12、的实践问题 3电力产业放松进入管制与新企业的进入分析(1) 电力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2) 电力产业的进入管制和电力产业的结构问题(3) 原有企业阻碍新企业进入的策略性行为分析 (4) 电力产业的进入管制政策分析二重点 1可竞争市场理论(1)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假设条件 (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3)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本质 (4) 吸脂反应 2电力产业放松进入管制与新企业的进入分析(1)形成电力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因素 (2)现有企业可能采取的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 (3)政府对发电领域的进入管制一般措施 (4) 电网建设和和运行的特点(5) 英国在供电领域进入管制政策的特点 三难点1理
13、解可竞争性理论对电力管制的影响2总结影响电力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因素。第7章:电力产业的价格管制一主要内容1引言2价格水平的典型形式与价格管制的目标(1) 垄断定价 (2) 边际成本定价 (3) 拉姆塞定价 (4) 价格管制的目标和内容 3电力产业价格管制基本问题(1) 电力产业价格管制范围确定 (2) 电力管制的内容 4. 输配电价管制模式的经济性分析 (1) 投资回报率管制的经济性分析 (2) 我国输配电企业的许可收益率的确定 (3) 基于绩效的管制模式的经济性分析5. 我国现阶段输配电价管制模式设计 (1) 输配电价管制的基本原则 (2) 我国输配电价管制模式设计 (3) 有关参数选择建
14、议二重点 1价格水平的典型形式与价格管制的目标(1)勒纳指数的含义 (2)边际成本定价引发财政补贴副作用(3) 拉姆塞定价方法 (4) 价格管制的目标 2. 电力产业价格管制基本问题 (1) 政府价格管制的重点 (2) 政府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管制的内容3电力产业价格管制基本问题(1)投资回报率管制模型:确定许可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基数、准许的成本费用,解决价格歧视或价格结构(2)无风险利率和市场风险收益的测度方法 (3)负债的边际收益和负债成本的测度方法 (4) 基于绩效的管制模式的主要特征(5) 比例调整法的定义 (6) 价格上限管制的优势 (7) 收入上限管制的局限(8) 标尺竞
15、争法运用 (9) 激励性管制带来的问题 4. 我国现阶段输配电价管制模式设计(1) 输配电价管制的基本原则 (2) 成长型电网的价格管制模型(3) 各种参数的确定 三难点1利用成长型电网的价格管制模型计算2掌握价格上限管制的基本模型。第8章:绩效标杆理论及其在输配电价格管制中的应用一主要内容1引言2绩效标杆理论(1) 数据包络分析法 (2) 修正最小二乘法 (3) 随机前沿分析法 (4) 最小二乘法(5) 全要素生产率方法 3输配电企业相对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1) 输入输出变量确定 (2) 前沿绩效标杆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3) 均值绩效标杆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4. 绩效标杆计算结果在输配电价管
16、制中的应用 (1) 管制第一阶段X值的确定 (2) 管制第一阶段初始的准许成本确定 (3) 管制第二阶段及其以后各阶段X值的确定 (4) TFP结果在管制中的应用二重点 1绩效标杆理论(1)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应用 (2)修正最小二乘法的定义(3) 最小二乘法的计算 (4) 全要素生产方法的作用 2. 输配电企业相对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1) 输入输出变量确定的原则 (2) 前沿绩效标杆模型计算结果说明 (3)各种模型计算结果比较3绩效标杆计算结果在输配电价管制中的应用(1)第一阶段管制的目标 (2)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电力公司的合理成本 (3)计算生产效率加权平均提高值 (4) 确定前沿进步率
17、 三难点1理解X值的内涵2掌握X值的计算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 1.电力产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较强( A )的基础产业而被政府严格管制。A.自然垄断性 B.人为垄断性C.行政垄断性 D.资源垄断性2.分析政府管制和管制经济理论的创始人是CA.贝恩 B.卡恩C.施蒂格勒 D.拉丰3.政府管制的核心是BA.市场管制 B.价格管制C.生产管制 D.销售管制4.至今为止管制理论最权威的参考书是B A.经济管制论 B.政府采购与管制中的激励理论 C电信竞争 D.管制经济学:原理与制度5.根据传统的管制理论,管制的产生是由于BA.市场垄断 B.市场失灵C.效率低下 D.资源浪费6.卖方垄断厂商的需
18、求曲线一般情况下都是向( D )倾斜的.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右下7.卖方垄断厂商边际收益( C )平均收益.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8.下列不属于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的管制是DA.价格管制 B.合同管制 C.产业管制 D.进入限制9.垄断的基本原因是AA.进入障碍 B.退出障碍 C.进入和退出障碍 D.没有替代品10.在均衡的产出水平,若产品价格( C )平均成本,则垄断厂商短期内可以获得经济利润.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不确定11.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都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CA.边际收益=平均成本 B.边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工业 管制 市场 监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