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课件ppt.ppt
《行政法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学课件ppt.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十二十二章章 司法审查司法审查n n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司法审查概述司法审查概述司法审查概述司法审查概述n n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司法审查的原则司法审查的原则司法审查的原则司法审查的原则n n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司法审查的对象司法审查的对象司法审查的对象司法审查的对象 和范围和范围和范围和范围n n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司法审查的主体司法审查的主体司法审查的主体司法审查的主体 及其管辖及其管辖及其管辖及其管辖n n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司法审查参加人司法审查参加人司法审查参加人司法审查参加人n n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司法审查的标准司法审查的标准司法审查的标准
2、司法审查的标准n n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 司法审查的法律司法审查的法律司法审查的法律司法审查的法律 适用适用适用适用n n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 司法审查的审理司法审查的审理司法审查的审理司法审查的审理 程序程序程序程序n n第九节第九节第九节第九节 司法审查的判决司法审查的判决司法审查的判决司法审查的判决 裁决和决定裁决和决定裁决和决定裁决和决定第一节第一节 司法审查概述司法审查概述一、司法审查的概念一、司法审查的概念 司法审查是现代民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进行审查,纠正违法活动,并对其给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
3、予以相应补救的法律制度。(一)一般意义的司法审查(一)一般意义的司法审查 司法审查制度的起源: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从司法审查的形式来看,西方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有两种:一是普通法院的司法审查模式;一是专门法院的司法审查模式。就司法审查的层次来说,西方国家分别有宪法和行政法两种层面的司法审查。思考1:司法审查与违宪审查的区别 思考2:司法审查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具体到本书,主要从行政法层面使用司法审查这一概念。1.行使司法审查权的主体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的主体是人民法院;(二)我国的司法审查(二)我国的司法审查 2.司法审查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即人民司法审查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即人民法院以具
4、体的行政行为为直接的审查对象;法院以具体的行政行为为直接的审查对象;我国司法审查可以表述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和活动裁决的制度和活动。4.司法审查的方式是诉讼程序。司法审查的方式是诉讼程序。(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政体制;(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政体制;(二)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二、司法审查的作用二、司法审查的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三)有
5、利于促进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3.司法审查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司法审查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法规;(四)有利于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四)有利于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五)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五)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三、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三、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1.民主原则;2.法治原则;3.权力制约原则;(一)司法审查的理论依据(一)司法审查的理论依据4.人权保障原则。(二)司法审查的宪法依据(二)司法审查的宪法依据 1.我国宪法确立了公民控告违法、失职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和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
6、关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否则将被追究违法责任;3.我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审判主体地位。(三)司法审查的直接依据(三)司法审查的直接依据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1989年年4 4月月4 4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901990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干问题的解释(19991999年年1111月月2424日通过,日通过,20002000年年3 3月月1010日起施行)日起施行)3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第二节第二节 司法审查的原则司法审查的原则一、司法审查的一般原则一、司法审查的一般原则(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四)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四)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五)使
8、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五)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六)辩论原则;(六)辩论原则;(一)人民法院特定主管;(一)人民法院特定主管;(七)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七)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二)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二)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二、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二、司法审查的特有原则(四)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四)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三)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三)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五)不适用调解原则;(五)不适用调解原则;(六)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六)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司法审查的对象与范围司法审
9、查的对象与范围一、司法一、司法审查审查的对象与内容的对象与内容 所谓司法审查的对象,按通常的理解,是指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所针对的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它解决具备何种性质行政行为构成可诉性行为,法院可以对之进行审查和审查的程度及强度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司法审查的对象和内容是:具体行政行为及其合法性。二、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二、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 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司法审查只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司法审查的程度和强度是对具体行政是否合法作出评价,三是人民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进行审查。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
10、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案件;(一)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一)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 所谓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是指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也就是人民法院对那些行政案件拥有审判权。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5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的案件;6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案件;7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4拒绝或者不予答复要求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申请的案件;(一)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一)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续)(续)(一)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一)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续)(续)8其它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案
11、件。(二)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二)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 2抽象行政行为;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3行政机关对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5依照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申诉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4终局行政裁决行为;6民事调解行为和民事仲裁行为;(二)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二)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续)(续)第四节第四节 司法审查的主体及其管辖司法审查的主体及其管辖一、司法审查的主体一、司法审查的主体(一)司法审查的主体(一)司法审查的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亦即司法审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 法学 课件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