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原子物理基础精.ppt
《第17章原子物理基础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章原子物理基础精.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章原子物理基础第1页,本讲稿共56页玻尔理论 玻尔索末菲理论 空间量子化内 容 提 要名句赏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第2页,本讲稿共56页第一节 玻尔理论一 前期工作 1897年发现电子后,开始对原子结构的研究。对原子内的正电荷分布有两种观点。1 原子结构的汤姆逊模型(1903年)原子+正电核正电荷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原子内。电子电子 则一粒粒的嵌在原子的不同位置上。被时人调侃为葡萄干式的面包模型。(Plum-pudding model)这样一种模型与原子是电中性的认识和事实是相符的。汤还假设,电子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谐振动并产生辐射,从而,定性地解释了原子辐射电磁波现象。第3页,
2、本讲稿共56页2 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 (核型结构)(1909年)1908年卢瑟福设计了一种实验,由盖革和马斯顿在卢瑟福实验室进行的,用 粒子(氦核 ,质量为电子的7400倍)轰击金箔(极薄,约 ,几千个原子的直径厚)中的原子来检验这个模型。所用 粒子的速度约为光速的 ,能量约5.5兆电子伏特,粒子与金箔中的原子碰撞而被散射,通过探测不同散射角 方向上的 粒子,研究原子结构。金箔粒子探测器小角度散射的 粒子大角度散射的 粒子粒子粒子实验原理图第4页,本讲稿共56页 实验发现,大量的 粒子的散射角小,极少量 粒子散射角大,约 的 粒子大角度散射,如何解释此现象和事实。金箔粒子探测器小角度散射的
3、粒子大角度散射的 粒子粒子粒子实验原理图第5页,本讲稿共56页用汤姆孙模型可解释散射角小的大量的 粒子。原子 由于正电荷分布半径为 在整个原子上,原子可视为一均匀带电球体,粒子(高速,能量大)完全可射入其内部,进入球体后,离球心越近,按静电理论,受静电力越小,二者作用引起的偏转角,经计算为+为 粒子的动能为 粒子的动能得故汤模型仅可解释小角度的 粒子散射。因 粒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几千倍且高速,粒子遇电子,如同一高速卡车撞击路上的一辆自行车,对卡车运动毫无影响。故 粒子的散射不是带负电的电子引起的。第6页,本讲稿共56页 按汤姆孙模型模型,大角度的散射是不会发生的。卢瑟福后来回忆他当年听到马斯
4、顿发现有些 向后反弹的情景,曾说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不能想象的事情,因为它就象拿一发15英寸的炮弹去轰一张薄纸,炮弹居然被反弹回来!根据这种实验事实和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另一种原子模型。+核电子轨道电子 原子中央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电子绕核做圆形轨道运动,被称为行星式模型。从这个模型看,原子内部很空,绝大多数的 粒子可进入原子内部,核的作用不大,粒子只会有小角度的偏转。少数打到核附近的 粒子才回有大的偏转,而极少数正对着核射来 才有可能反弹回去,这实验的结果是很一致的,该模型一直用到今日。第7页,本讲稿共56页+电子粒子的径迹+核粒子的径迹用卢瑟福模型可以
5、解释实验中出现的 粒子的大角度的散射。汤姆孙模型可能出现的散射结果卢瑟福模型可能出现的散射结果电子第8页,本讲稿共56页汤姆逊因发现电子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奖。第9页,本讲稿共56页E.Rutherford 18711931Received 1908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not physics)卢瑟福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第10页,本讲稿共56页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第11页,本讲稿共56页卢瑟福与汤姆孙第12页,本讲稿共56页第13页,本讲稿共56页1911年学术会议第14页,本讲稿共56页 同年,瑞士科学家巴耳麦寻找到一经验公式来表示光谱线的波
6、长 2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性 原子发光是重要的原子现象之一,它提供了原子内部结构和能态的变化。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它的光谱也最简单。到1885年,从某些星体的光谱中观察到的氢光谱线以达14条。其中四条在可见光范围内,它们是:氢原子的可见光谱线:观测值()6562.7934861.3274340.4664101.738单位:埃 线状光谱第15页,本讲稿共56页式中 为波数。称为里德堡常数。上式为巴耳麦系。1896年,经里德堡改进上式为:该式称为里德堡公式,其他谱线系帕邢系(上世纪初)后来又发现赖曼系(1916)布喇开系(1922)红外区远紫外区远紫外区第16页,本讲稿共56页普芳德系(192
7、4)远紫外区广义巴耳麦公式 原子光谱的这种规律性,是否反映了物质内部结构的规律性呢?玻尔第一个把这二者联系起来。光谱项和并合原则(略加解释或不讲)。波数可表示为*第17页,本讲稿共56页 3 经典电磁理论遇到的困难 由卢瑟福的模型知,电子绕核做圆运动,电子有加速度。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加速度运动的体系会向外不断地辐射电磁波,伴随着原子体系能量不断地减少,电子的速率减小,在原子核力的作用下,导致电子半径减小,电子最终将落到原子核上。按经典的电磁辐射理论,原子是不稳定的体系。另外,由于电子绕核转动的频率连续变化,原子体系辐射的应该是连续谱。但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并且辐射线状光谱。显然,经典电磁理论
8、无法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及原子的稳定性。式中 称为光谱项,上式称为里兹并合原理。第18页,本讲稿共56页演示078电子核+电子结论:结论:此模型必然辐射连续光谱;且导致原子不稳定。第19页,本讲稿共56页电子电子 1913年,玻尔首先把量子论应用到原子结构的研究上,使物质结构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 玻尔基本假设1 稳定态假设 核外电子在一系列圆形轨道上绕核运动。在轨道上运动时无辐射,为电子的稳定态,或定态,能量为核+圆形轨道电子无辐射电子电子电子电子知识创新点:(1)接受了卢瑟福模型;(2)大胆地提出了定态不辐射 有悖于经典电磁理论的新思想。认为经典的物理理论不适合原子内物质的运动轨
9、律,向传统的旧思向和旧观念发起挑战。第20页,本讲稿共56页2 跃迁辐射和吸收假设 当电子从一稳定态 跃迁到另一稳定态 过程中,伴随有电磁辐射或吸收(辐射或吸收一个光子),其量值为:电子photon电子电子电子电子电子电子photon核+知识创新点:(1)把普朗克的辐射理论运用到原子辐射。(2)把爱因斯坦的辐射场量子化思想与原子的辐射结合一起。第21页,本讲稿共56页 3 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假设原子中的稳定态的轨道角动量只能取核+圆形轨道电子电子电子电子电子电子知识创新点:(1)把普朗克能量量子化思想大胆地推广到原子的轨道角动量。(2)轨道角动量的表述体现了物理复杂运动的简洁美。第22页,本讲稿
10、共56页电子核+圆形轨道无辐射电子电子电子辐射轨道角动量量子化第23页,本讲稿共56页 玻尔假设的核心是定态思想和轨道角动量。而这些与经典物理的思想和观点是格格不入的。在经典物理一统天下的时代,玻尔的假设被视为离经叛道,遭到当时一些物理权威人士的非议和责难。(1)他的导师卢瑟福提出,若论文在英国发表,必须删除一些观点,实际上是让他删去违背经典物理的观点。玻尔据理力争,去说服卢瑟福。同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文章。(2)瑞利(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公开讲:“玻尔的文章对我没有用“。对玻尔观点不肖一顾。玻尔终于在1913年在英国的“哲学杂志”发表文章“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阐述了三条假设。论文发表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原子 物理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