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doc
《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推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幼儿教育的优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要素的观点已被人们所关注,因而能否贯彻和落实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关键在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指的是什么?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自身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完善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过程有着密切的相关。什么是教师最具实效的发展之路
2、呢?园本培训与园本教研。一、园本培训:什么是园本:“在本园中,基于本园, 为了本园”。园本培训呢?园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幼儿园为培训单位的一种最直接的培训形式。培训是关注幼儿园的实际所需, 紧贴教师的实际情况。通常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看课,评课,角色扮演,辩论,小讲座以及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游戏和练习为基本方法,从而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培训。(一)、园本培训指导思想和观念: “教师不是不合格才需要培训,而是要学习、要思考、要成长、要发展、才需要培训”。 通过学习和培训,才能“触动教师的思想,升华教师的经验,完善教学中的不足”。(二)、园本培训的方式。1、专业引领或指导之全面观。 明
3、确教研中教师的不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理性思维); 了解专家指导的长处和局限性(一般性、理论性、领域性); 全面理解专业引领的内涵(能者为师、先者为师)。2、专业指导式培训。 培植、组建本园专业引领队伍。(可以由园长、业务园长,年段长、教学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引领队伍,然后以这支队伍带动其他教师成长。) 充分利用姐妹园协作培训资源。(可以寻找周边幼儿园与之共建,同一课题可以一起培训,有时在甲园,有时在乙园,这样可以互相学习、又可以节省教育资源。) 与专家建立合作介入培训关系。(如本园开展课题研究,有遇到困惑的问题,可以请专家介入、参与,与之研究,并进行培训教师。)3、教育会诊。教育也需要会诊,就
4、像医生会诊一样。(1)什么是教育会诊:教育会诊是一种针对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讨或共同“诊断”的方式,帮助幼儿教师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智慧的培训模式。教育会诊模式具有场景性、亲历性和合作参与性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的园本培训模式。(2)教育会诊模式:教育会诊模式中最常见的有案例会诊和现场会诊两种形式。案例会诊主要是教育专家或者幼儿教师本人讲述教育实践中对自己触动较大的典型事件,使大家在案例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培训双方在鲜活的实例面前“身临其境”地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最后筛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现场会诊就是以幼儿教师所在班级为课堂,通过听课、参观或观察等方式深入教育场景,并在此基础上开
5、展讨论与评价,做出判断。(3)教育会诊有什么优势呢?第一,教育会诊它基于工作的“需要”,便于工作的展开,在园长的统领下,同事们的协作下进行,有利于调动幼儿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教育会诊的案例或场景是幼儿教师或同事的亲身经历,源于教师的生活世界或教育困惑,更容易触动教师真实的感受,唤起教师对自身体验的再现,是诱发教师积极思维和促进教师知识内化的最佳途径;第三,教育会诊是一种“卷入模式”的培训。培训人员、园长、教师和保育员都是“场景”中的一员,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有自己的观察点和侧重点,大家各抒其见,共同讨论,有效地利用了知识的共享与智慧的共振;第四,教育会诊虽然是在案例或现场的基础
6、上层开的,但它蕴含着教育知识和内隐知识的运用,既是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超越,又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第五,在对案例或场景的剖析与诊断中,大家相互提问,相互补充,同时又不断地对自己的偏颇或不足进行反思与纠正。可以说,阐述与分析的过程也是思考和反省的过程,讨论与争执的过程也是获得智慧启蒙和知识更新的过程。(4)教育会诊模式的实施与策略。教育会诊模式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讨论,也不是教育实践的简单总结,而是培训者根据培训目标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与组织教育要素构建的一套操作程序和策略模式。因此,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A、问题立项,专家引领。教育专家是教育理论的生成者
7、或掌握者,他们拥有幼儿教师应该学习和不易超越的理论知识。总的来讲,教育专家在理论的传授和实践的提升方面有着独有的专长。教育会诊的实施虽然是基于园本的培训,但不能忽视专家引领的作用。因为,没有教育专家的指导,教育会诊往往会流于形式,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讨论与总结,不易深入推进。当然,教育专家可以来自高校、师资机构、科研单位,也可以来自于优秀的幼儿教师或园长,可以由一人充当,也可以由数人共同担当。 教育专家是教育会诊实施的策划者和引领者,需要认真了解幼儿园的发展历史、现实背景、问题境遇等具体情况,特别要弄清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和现实郁结。在此基础上,教育专家与园长共同商议并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策略。
8、这种培训走出了传统培训的纯理论性言说与宣讲,采取问题立项和理论导引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立项就是要从问题入手进行培训。这是因为,问题立项使得培训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易于填补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在问题立项时,培训专家要从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尤其是困扰多数教师的问题中选取课题,如“单亲家庭的幼儿教育问题”或“科学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等。问题的确立有利于教育专家和幼儿教师从教育场景发现案例,选择现场,也有利于培训双方对问题的了解和调查。如参训教师可以对自己班上单亲家庭的幼儿进行观察或记录,或对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进行观察或记录,可以把他人的讲述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也可以组织教师对典型幼儿的教育或教
9、学中进行现场观察。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何种形式,这些研究和观察必须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绝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更不能造成对幼儿自尊和心理的伤害。问题确立以后,教育专家就要围绕问题,对教师进行理论的指导与培训。比如讲解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产生单亲家庭的社会背景与诱因,单亲家庭对幼儿的心理影响等与此关联的理论知识等或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是否有启发性、针对性、开放性、探索性、挑战性,为教师的深入研究和后续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B、集体讨论,同伴互助。 应该说,同伴互助是参训群体在专家引领下的相互帮助和共同讨论。教育会诊是依靠集体的智慧,实现教师深度反思的过程。可以说,教育会诊的核心就是集
10、体“诊断”和讨论。首先应该为教师创设一种宽松融洽、积极思考的研讨氛围,引导教师把前期的问题观察、理论铺垫和实践体验带到“会诊”的现场,与同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其次,培训专家要退出“独舞”的中心角色,不要抢占发言的话语权,始终以一位参与者的身份卷入讨论。再次,要善于启发每个幼儿教师进行反思,引导他们设身处地扪心自问:如果是我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处理;或引发教师的相互质疑:他这样处理正确吗? 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等。以此引领教师按照新的教育理念去思考问题,展开讨论。此外,培训专家要对教师的讨论与发言进行及时地调节与点拨,既不要偏离讨论的轨道,也不要使个别教师独霸“讲坛”,而要把“诊断”和“开
11、处方”的权力交给全体参训的幼儿教师,使每个教师都成为会诊的“专家”。最后,由于教师的自身背景、知识水平、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存在着差异,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显露出的观点不同,自然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甚至产生不同的观点或相异的结论。教育专家要及时对讨论、会诊的结果做适当的点评,引导教师挖掘教育现象和行为背后内隐的教育思想,从而达成对实践路径的选择,实现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再说教育会诊是在交流与对话中进行,幼儿教师是会诊的主角,所以,他们必须在讨论中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分析和主动的应对状态,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或对他人的提问做出及时的回应。也正因如此,才更有利于促使教师深度的个人反思和对他人经验的追问与吸
12、纳。此外,讨论针对的是幼儿教师观察和了解的具体案例或场景,幼儿教师对此关联的教育理论已经有了预先的准备,能够有效地避免没有目的的漫谈或浅层次的总结,既利于教师在讨论中对教育理论的运用和内化,也有利于教师对实践的分析与提升。同时,教师对教育案例和场景的全面了解,和从理论层次上的分析,为他们提供了“言之有物,说之有理”的话语资料,更加激发了讨论的参与热情,强化了自我成就感。毋庸置疑,这种集体讨论的方式冲出了教师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与封闭性的传统藩篱,可以达到“经验分享,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培训境界。 C、总结反思,螺旋推进。总结反思阶段要求幼儿教师对集体讨论的事件、境遇、结论或蕴含的教育思想进行归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升 幼儿教师 专业 素质 有效途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