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讲义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裂症讲义精选文档.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神分裂症讲义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五页o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力缺损,病程多迁延。本讲稿第二页,共二十五页o。在一般人群中总患病率为3-8,年发病率为0.1。我国1982-1985年进行的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分裂症的总患难与共病率为5.69,时点患病率为4.75。其中城市时点患病率6.06明显高于农村的3.42。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机率为7.0-9.0,平均8.6(shields与slater 1975)。本讲稿第三
2、页,共二十五页一、病因 o尚未明,近百年来的研究结果也仅发现一些可能的致病因素。本讲稿第四页,共二十五页(一)生物学因素o1遗传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可能的一种素质因素。国内家系调查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也愈高。本讲稿第五页,共二十五页o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信息几乎相同的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远较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的双卵双生子为高,综合近年来11项研究资料:单卵双生子同病率(56.7%),是双卵双生子同病率(12.7%)的4.5倍,是一般人口患难与共病率的35-60倍。说明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寄养子研究也证明遗传因素是本症发病
3、的主要因素,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较小。本讲稿第六页,共二十五页o以往的研究证明疾病并不按类型进行遗传,目前认为多基因遗传方式的可能性最大,也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或多源性遗传。Shields发现病情愈轻,病因愈复杂,愈属多源性遗传。高发家系的前瞻性研究与分子遗传的研究相结合,可能阐明一些问题。国内有报道用人类原癌基因Ha-ras-1为探针,对精神病患者基因组进行限止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结果提示1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着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有关的DNA序列。本讲稿第七页,共二十五页o2性格特征:约40%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孤僻、冷淡、敏感、多疑、富于幻想等特征,即内向性性格。本讲稿第
4、八页,共二十五页o3其它:精神分裂症发病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多发生于青壮年,约1/2患者于2030岁发病。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偏执型发病较晚,有资料提示偏执型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其它型为23岁。本讲稿第九页,共二十五页o在躯体疾病或分娩之后发生精神分裂症是很常见的现象,可能是心理性生理性应激的非特异性影响。部分患者在脑外伤后或感染性疾病后发病;有报告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病毒性物质;月经期内病情加重等躯体因素都可能是诱发因素,但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本讲稿第十页,共二十五页(二)心理社会因素o1环境因素 家庭中父母的性格,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如放纵、溺爱、过
5、严)等都会影响子女的心身健康或导致个性偏离常态。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其精神交流的紊乱。生活不安定、居住拥挤、职业不固定、人际关系不良、噪音干扰、环境污染等均对发病有一定作用。农村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o2心理因素一般认为生活事件可发诱发精神分裂症。诸如失学、失恋、学习紧张、家庭纠纷、夫妻不和、意处事故等均对发病有一定影响,但这些事件的性质均无特殊性。因此,心理因素也仅属诱发因素。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二、发病机理o(一)生化代谢障碍很早以前,人们就怀疑精神病是起因于毒性物质,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伴随着精神药理学的发展,使精神分裂症的生化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比较有意义的有以下几种假说。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