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秸秆综合利用方案重点部分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部委秸秆综合利用方案重点部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部委秸秆综合利用方案重点部分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部委印发“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作者: 来源:发改委网站 2011-12-19 10:33:53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经委、经贸委、工信委)、农业厅(农委)、财政厅(局);新疆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农业厅、财政局: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综合利用,指导各地秸秆规划的实施,力争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在各地报送“十二五”秸秆综合利
2、用规划基础上,制定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附件:“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00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
3、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 号),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措施,在相关部门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下,秸秆综合利用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指导“十二五”期间各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在分析全国秸秆资源量和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一)秸秆资源量据调查统计,2010 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 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 亿吨。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其中,稻草约2.11 亿
4、吨,麦秸约1.54 亿吨,玉米秸约2.73 亿吨,棉秆约2600 万吨,油料作物秸秆(主要为油菜和花生)约3700 万吨,豆类秸秆约2800 万吨,薯类秸秆约2300 万吨。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四川等13 个粮食主产省(区)秸秆理论资源量约6.15 亿吨,占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的73%。(二)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及特点2010 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6%,利用量约5 亿吨。其中,作为饲料使用量约2.18 亿吨,占31.9%;作为肥料使用量约1.07 亿吨(不含根茬还田,根茬还田量约1.58 亿吨),占1
5、5.6%;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量约0.18 亿吨,占2.6%;作为人造板、造纸等工业原料量约0.18 亿吨,占2.6%;作为燃料使用量(含农户传统炊事取暖、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约1.22 亿吨,占17.8%,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1.多元化利用格局形成。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用途;由过去传统农业领域发展到现代工业、能源领域。秸秆能源化利用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农民低效燃烧发展到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干馏等高效利用。秸秆工业化利用发展迅速,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产品已经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
6、园、上海世博会等多项重大工程。2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多项技术取得一定突破。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综合利用工艺技术以及秸秆联合收获、粉碎、拾捡打包等机械装备得到成功应用;秸秆直燃发电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秸秆清洁制浆等多项技术的应用部分实现了造纸工业污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自主研发的秸秆人造板粘合剂已经实现甲醛零排放。3综合效益快速提升。通过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地区的秸秆焚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0 年养畜消耗的秸秆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
7、 万吨;作为燃料使用相当于节约标煤约6000 万吨,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二、面临的形势及存在问题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降低40%45%。秸秆作为优质的生物质能可部分替代和节约化石能源,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15 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
8、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虽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焚烧现象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秸秆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资源化、商品化程度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国家已出台的一些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农民直接受益的不多,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缓慢,要实现2015 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目标,任务仍相当艰巨。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
9、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入研究和完善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基本原则1农业优先、多元利用。秸秆来源于农业生产,综合利用必须坚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满足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能源化、工业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益。2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入研究完善相关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部委秸秆综合利用方案重点部分 部委 秸秆 综合利用 方案 重点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