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区体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社区体育.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教 案2013-2014-2学年第 2 学期教研室:社会体育专业教研室课程名称:社区体育课程类型:理论课程课程学时:32授课班级:2013级主讲教师:王东杰职 称:讲师使用教材:社区体育第 10 章教案授课题目 第十一章 国外社区体育授课时间第15周学时安排2授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教学目的与任务:1、 掌握日本社区体育发展情况;2、 掌握日本社区体育组织体系;3、 了解并掌握美国公园与休闲委员会工作;4、 认识日本美国大众体育发展模式;5、 能够通过国外大众体育发展,认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教学重点、难点:重 点 日本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难 点 日本社
2、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日本、美国、新加坡是社区体育发展较为成功国家的代表。3个国家社区体育的发展各具特色。了解过外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场地设施建设制度与措施,对于我国社区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一节 日本社区体育 (一)日本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内容:日本的行政管理为三级管理体制,即中央政府一都道府县政府一市区町村政府,与此相适应,日本体育管理体制中不论政府管理系统还是社会团体管理系统均分为三级管理。日本的社区体育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金字塔形的管理体制得以振兴和发展的1.行政管理体系:文部省体育局都道府县教委保健体育科市区町村教委保健体育科。2.事务性管理体系:主要由市区町
3、村体育协会及其它体育社会团体承担。其中,日本体协管理着全国40多万个社区体育俱乐部。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大小不等。日本市区町村教委体育保健科工作A。贯彻政府政策;B。对社区体育工作进行监督;C。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D。体育组织之间的沟通。日本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结构。3. 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是日本社区体育的载体。大小不等,共计40多万个。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是日本社区体育的发展方向。政府推动的,拥有较完备的场馆设施。政府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市区町村体育协会对其进行事务管理。各种体育社团加入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或合作;利用自己的场地开展活动或者与社区体育中心合作
4、。俱乐部设有经营推进委员会。6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同体育协会的关系演变。4.社区体育中心:日本的社区体育中心是日本社区体育的另外一个重要载体。社区政府管理。体现福利性。是社区各种俱乐部活动载体。也叫公民馆。逐步市场化,社会力量介入经营和管理。(二)、日本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日本社区体育场馆设施配套标准1.日本体育振兴法规1972年颁布政策关于振兴体育运动的基本计划.目标: 完善体育环境和设施建设.1989年颁布日本社区体育配套设施标准。新标准的特点:1.层次性;2.多项目综合性;3.附属设施的完善性4.与其它文化的结合 2.日本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成就中小学体育设施15万6 548个,大学9726个,公
5、共设施6万2786个。1995年末,除个人和单位体育设施外,政府投资兴建的体育设施共计22万9000个。学校场地开放率86.9%;体育馆开放程度91.7%。第二节 美国社区体育1. 美国社区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大众体育由基层政府承担。主要由公园休闲委员会负责大众体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美国大城市公园与休闲委员会的机构设置。 3.美国体育社团情况:美国有206个全国性体育协会,102个全国性体育学术组织。许多体育协会都有地方分会,地方分会又构成了体育总会。体育总会体育总会和各协会管理着大量的距离,是一种指导协作的关系,它们都是美国大众体育事务工作的承担者 。4.美国体育俱乐部同欧洲俱乐部的不同日本俱乐
6、部数量多,但会员数量少。而美国俱乐部数量不多,但是每个俱乐部的人数都非常的多。在美国注册的俱乐部有2.1万个。 5.美国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1.提供决策咨询2.帮助社区政府和团体实施社区计划,组织开展活动。3.后勤服务:如运输、设施维护等6.美国的社区体育中心 除了体育公园以外,美国更多的是社区体育中心。(1)户外体育活动:高尔夫球、网球、游泳、钓鱼、野餐、骑马、滑翔、飞机模型以及其他需要特殊场地与设备的活动。(2)室内体育活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舞蹈、电子与机械游戏以及健身、健美与锻炼活动以及其他体育活动。在社区中心里除体育活动设施外,还辟有更衣室、大厅、游戏室、俱乐部会议室、快餐店、阅
7、览室等。大部分的社区活动中心都由市政府的公园与休闲委员会管理,该委员会往往指定一个主任和几名职员去管理社区中心。第三节 新加坡社区体育1. 新家坡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2.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全民体育处。新加坡体育事业的主管机构是新加坡体育理事会,体育理事会设有全民体育处,负责管理新加坡大众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作为体育战略的重点,在经费投入上主要倾斜于全民体育。3. 新加坡人民协会是新加坡社区体育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新加坡人民协会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机构,隶属新加坡国家社区部,系半官方机构。其成立宗旨是:协助促进种族和谐与社会团结。4. 新加坡地区体育与健
8、身中心的基本标准(1)20万人左右的居民区,必须建有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一条跑道和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中心(包括3个50 m。的游泳池)、一个多用途的室内体育馆、一个健身中心、一个户外健身站点、一个有氧运动影音室以及会议室和办公室。(3)多用途的室内体育馆可以开展下列体育活动:羽毛球、排球、篮球、掷网球、乒乓球、毕克球、网球等运动。(4)户外健身站点包括:在类似公园的环境中建立慢跑和散步路径,建立相对集中的太极拳、武术等健身点。5)健身中心主要向居民提供设施齐备的主要包括降低体重与提高心肺功能设备的健身房。(6)有氧运动影音室主要向居民播放舞蹈以及有氧锻炼影片和录像供居民学习。 (2)
9、新加坡体育与健身服务项目内容 内容包括:场地设施服务和开展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国外体育发展情况。提问,国外社区体育叫什么?讲述:行政管理:三级管理体制教授法全面分析日本社区体育情况。结合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举例说明讲授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情况。阐述日本社区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的关系演变。通过图片,结合举例,讲授日本体育设施发展请。指出2个法律文件的意义和成就。讲授,阐述美国城市大众体育管理,指出其管理的机构和基本管理服务的方法。简要介绍美国体育社团情况。根据体育组织和和体育设施情况分析美国社区体育发展情况。介绍内容。讨论、思考题、作业:1、 简述日本、美国、新加坡社区体育服务的特点及启示。
10、2、 日本社区体育设施有何特点?参考资料: 1. 日本体育教练员培训、trainer培训及体育科研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赴日考察团中国体育教练员2. 日本体育少年团发展经验及启示南尚杰; 刘志; 高军; 孙胜; 任慧平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 日本体育法体系的发展动向张林芳体育科研4. 日本体育法规及政策制度的发展动向尹晓峰体育科研5. 日本体育白皮书解读肖焕禹体育科研6. 日本体育法及其对我国相关体育立法的借鉴黄世席; 陈华栋体育与科学7. 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及研究动向周爱光体育学刊8. 当代日本体育发展的得与失周传志体育文化导刊9. 从当代美、日两国体育院系发展看我国体育专业教育改革张建华,周之华
11、体育学刊10. 日本大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概况李相如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1. 从日本体育设施的现状看日本体育运动的发展动向李宝凤中国体育科技12. 中日两国体育产业的比较研究(二)杨铁黎,张建华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3. 日本体育场馆建设现状及与我国的比较研究张敏先体育科学14. 东京奥运会前后日本群众体育发展研究刘雪松; 刘蕊; 袁春梅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日本体育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及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启示李建国体育科研16. 日本NPO社会体育组织的构建孙丽斌体育世界(学术版)17. 中国、日本、韩国奥运会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闫华体育与科学18. 对国外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探索刘
12、文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 日本、中国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措施的比较研究闫华; 陈洪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 体育概念的辩证逻辑属性姜健; 孟凡强体育文化导刊21. 日本学校事故互助支付制度的研究陈莉; 余君; 胡启林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 解析日本学校体育事故补偿制度陈莉; 余君; 胡启林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3. 中日两国体育法的比较研究周爱光,周威,吴义华,刘风霞体育学刊24. 日本体育制度改革对竞技体育的影响丛宁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5. 中日美英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比较研究张细谦,黄南洁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6. 从日本健康体育社会团体谈强化我国体育社团的群体职能李明山东体育学院
13、学报27. 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较研究黄爱锋四川体育科学28. 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较研究黄爱锋,王健福建体育科技29. 浅析美日两国体育专业改革与发展趋势马振东,李兴志辽宁体育科技30. 系统化的日本大众体育梁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1. 析日本社会体育指导者的培养及资格认定制度丛宁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2. 对日本竞技体育领域中教练员培养现状的探讨丛宁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3. 中日两国体育产业的比较研究(一)杨铁黎,张建华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34. 关于日本体育少年团的简介陈钧; 祖彬体育教学35. 美中非营利体育组织比较研究赵烜民北京体育大学36. 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1994-2010)宋昱南京师范大学37. 中美休闲体育的比较研究姜耘苏州大学38. 美中非营利体育组织比较研究赵烜民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后记: 教学中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可先行以图片形式展现,吸引学生注意。结合学生课外资料查阅,引导学生讨论中日,中美体育上的差别,激发学生对我国体育差距的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