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毕业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毕业设计.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概论31.1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背景和意义31.1.1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背景31.1.2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意义31.2汽车发动机的结构31.3机电设备检修的基础知识41.3.1零件的失效形式41.3.2零件的清洗、检验与分类81.3.3零件的修复工艺91.3.4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排除的常用方法141.4本次毕业设计完成的主要任务192.维修前技术准备192.1发动机的功用、要求及分类192.2发动机的常用术语202.3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02.3.1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功用202.3.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2.4发动机的维护检查232.5 发动机主要零部
2、件的检修252.5.1 曲轴的检修252.5.2 凸轮轴的检修252.5.3 活塞裂纹的检修262.5.4 气缸的检修263.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案的制定273.1发动机冷车不能启动故障检修方案的制定273.1.1故障现象描述273.1.2 资料和工具准备283.1.3 可能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283.1.4 故障检修流程图的制定283.2发动机怠速过低故障检修方案的制定283.2.1 故障现象描述283.2.2 资料和工具准备283.2.3 可能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293.2.4 故障检修流程图的制定313.3发动机进气管回火检修方案的制定313.3.1故障现象描述313.3.2 资料
3、和工具准备313.3.3 可能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313.3.4 故障检修流程图的制定333.4发动机动力不足、加速不良检修方案的制定333.4.1故障现象描述333.4.2 资料和工具准备333.4.3 可能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333.4.4 故障检修流程图的制定35总 结37主要参考文献381.概论1.1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背景和意义1.1.1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背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各零部件受到力、热以及摩擦、腐蚀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引起汽车零部件的磨损、腐蚀、老化、变形和损坏,使汽车的使用状况逐渐变坏。而故障出现最多的就是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
4、的行驶里程。发动机的常见故障有很多,例如:发动机不能启动、怠速不稳定、加速不良、漏气等等。因此,利用一些必要手段进行检测,结合原理,搞清现象,分别情况,周密分析,并对检测的结果从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认真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直至故障排除。1.1.2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意义图1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发动机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许许多多无法避免的因素的影响,有时汽车发动机会出现各种各样,以致降低或失去预定的功能,甚至造成严重的以致灾难性的事故。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也越来越重要。对发动机进行准确快速的诊断,可以有效的提
5、高维修质量,保证汽车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可以这样说,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已经成为汽车维修的工作重心,只要判断正确,维修工作只是更换零部件和调整的过程。1.2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凸轮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机);起动系。如图1所示。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 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一
6、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3.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4.润滑系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 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冷却系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
7、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散热器、节温器等组成。6.点火系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电源、分电器、 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7.起动系 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因此, 曲轴在外力作用下从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由以上两大机
8、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柴油机由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系。 1.3机电设备检修的基础知识1.3.1零件的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性能时,称为失效。机械零件的失效并不是单纯意味着破坏,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完全不能工作;虽然能工作,但性能恶劣,超过规定指标;有严重损伤,失去安全工作能力。零件常见失效形式主要有:零件的磨损、零件的断裂、零件的腐蚀、零件的变形。1.零件的磨损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尽管我们按照各种机械的技术要
9、求和使用规范进行正确的管理、使用和保养,机械零件在正常配合状态下仍然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破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配合零件在相对运动中总会有摩擦,使接触面产生磨损,从而改变了零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组织,最后使零件丧失了工作能力。如果机械的零件磨损过快,将使机械的检修次数增加,大修周期缩短,维修费用增加。因此,减少零件磨损对于提高机械的工作可靠性和延长寿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了解零件磨损的一般规律,以便在使用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防止零件出现早期磨损:在修理过程中,应正确地选用材料,确定合理的修理工艺,以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磨损的种类主要有:黏着磨损、磨料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
10、磨损、微动磨损。(1)粘着磨损:当构成两个摩擦副的两个摩擦表面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由于粘着作用,接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所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2)磨料磨损:磨料磨损又称磨粒磨损。它是当摩擦副的接触表面之间存在着硬质颗粒,或者当摩擦副材料一方的硬度大得多时,所产生的一种类似金属切削过程的磨损,其特征是在接触面上有明显的切削痕迹。 由于磨料磨损主要是由磨料颗粒与摩擦表面的机械作用引起的,因而影响它的因素也就取决于磨料和摩擦表面的材料,磨料的硬度相对于摩擦面材料硬度越大,磨损越严重,在一定范围内,摩擦表面的磨损量随磨料尺寸的增大而按比例较快的增加,但当磨料粒度达到一定尺寸
11、后,磨损量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硬度越高,材料越耐磨。(3)疲劳磨损: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导致产生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一种磨损。按裂纹产生位置,疲劳磨损的机理有两种情况:滚动接触疲劳磨损、滚滑接触疲劳磨损。材质、接触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其他因素等都影响着接触疲劳磨损。(4)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引起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剥落,这种现象称为腐蚀磨损。按照腐蚀介质的不同类型,腐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和特殊介质下腐蚀磨损两大类。影响氧化磨损的因素主要包括氧化膜生长速度与厚度、氧化膜的性质、硬度等。(5)微动磨
12、损:两个接触面由于受相对低振幅振荡运动而产生的磨损称为微动磨损。微动磨损产生的机理是:由于微动磨损集中在局部范围内,同时两摩擦表面永远不脱离接触,磨损产物不易往外排除,磨屑在摩擦面起着磨料的作用。又因摩擦表面之间的压力使表面凸起部分黏着,黏着处被外界小振幅引起的摆动所剪切,剪切处表面又被氧化,故兼有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的作用。摩擦运动形式和摩擦速度、润滑油、摩擦副的材料和表面性质都在影响着磨损,同时摩擦表面的宏观和微观几何形状对磨损过程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每一个具体的摩擦条件下,都有一个最小的微观几何形状的配合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使摩擦副的表面粗糙度等级达到一致,以使磨损量控制在适当的范
13、围内。2.零件的断裂断裂是零件在机械力、热、磁、声响、腐蚀等单独或联合作用下,发生局部开裂或分成几部分的现象。断裂是零件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是零件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最危险的破坏形式,关键零件的断裂往往导致重大的机械事故。断裂的分类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延性断裂、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和环境断裂四种(1)延性断裂:零件在外力作用下首先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引起的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时即发生塑性变形,当外力继续增加时,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发生塑性变形而后造成断裂称为延性断裂。(2)脆性断裂:金属零件或构件在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发展速度极快的一类断裂称为脆性断裂。它通常在没有预示信号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是一种
14、极危险的断裂。(3)疲劳断裂:机械设备中的轴、齿轮、凸轮等许多零件,都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工作的,它们工作时所承受的应力一般都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按静强度设计的标准应该是安全的。但实际中,在重复及交变载荷的长期作用下,机件或零件仍然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它是一种普通而严重的失效形式。在实际失效件中,疲劳断裂占了较大的比重,约80%90%。(4)环境断裂:实际上机械零部件的断裂,除了与材料的特性、应力状态和应变速率有关外,还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腐蚀环境中,材料表面或裂纹边沿由于氧化、腐蚀或其他过程使材料强度下降,促使材料发生断裂。可以看出,环境断裂时指材料与某种特殊
15、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具有一定环境特征的断裂方式。3.零件的腐蚀金属零件的腐蚀是指零件表面与外部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表面破坏现象。腐蚀总是从金属表面开始,然后或快或慢地往里深入,并使表面的外形发生变化,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凹坑或斑点。腐蚀结果是使金属便面产生新的物质,严重时会导致零件的破坏。腐蚀分为两大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1)化学腐蚀单纯由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在这一腐蚀过程中不产生电流,介质是非导电的。在与金属接触时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表面膜,在不断脱落又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使零件腐蚀。大多数金属在室温下的空气中就能自发的氧化,但在表面形成氧化物层之后,如能有效的隔离金属与介
16、质间的物质传递,就形成保护膜。如果氧化物层不能有效阻止氧化反应的进行,那么金属将不断的被氧化。(2)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电解质物质接触时产生的腐蚀。它与化学腐蚀的不同点在于其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形式有:大气腐蚀、土壤腐蚀、在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在熔融盐中腐蚀。电化学腐蚀的根本原因是腐蚀电池的形成。需要形成腐蚀电池的三个条件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电极电位的物体,或在同一物体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区域,以形成正、负极。电极之间需要有导体相连接或电极直接接触。要有电解液。减轻腐蚀危害的措施:正确选材、合理设计、覆盖保护层、电化学保护、添加缓蚀剂、改变环境条件。4.零件的变形
17、零件的变形是指由于质点位置的变化,引起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发生改变的现象。零件变形后,改变了配合副表面正确的相互位置关系,对港口机械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会有很大的影响。零件变形的原因主要包括残余内应力的影响、外载荷的影响、修理过程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根据外力去除后变形能否恢复,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1) 弹性变形 金属零件在作用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时产生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如果金属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超过设计允许的弹性变形,则会影响零件正常工作。(2) 塑性变形 机械零件在外载荷去除后留下来的一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金属零件的塑性变形从宏观外貌特征
18、上看主要有翘曲变形、体积变形和时效变形等。减少变形的措施:设计:不仅要考虑零件的强度,还要重视零件的刚度和制造、装配、使用、拆卸、修理等问题。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工艺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变形,如:高精度零件在精加工时必须安排人工时效。修理:在修理中,应制定出与变形有关的标准和修理规范。使用:加强设备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不能超负荷运行,避免局部超载或过热,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1.3.2零件的清洗、检验与分类1.零件的清洗港口机械大修中,在各总成解体后,需要对拆下的零件进行清洗。清洗的目的,一方面是清除零件上的油垢,对零件进行检验分类,了解各零件的磨损和损坏情况,同时也给下一步
19、的修理工作提供依据。因此,零件的清洗工作直接影响到机械的修理质量和修理成本。零件的清洗方法是决定其清洗质量和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而清洗材料和清洗设备又是决定清洗方法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予以以足够重视。一般来说,零件的清洗必须掌握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保证满足对零件清洗程度的要求。机械修理中,各种不同的机件,对清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配合零件的清洁程度高于非配合零件,动配合零件高于静配合零件,精密配合零件高于非精密配合零件。因此,清洗时,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清洗剂和清洗方法,从而保证达到所要求的清洗质量。(2)防止零件在清洗过程中的腐蚀。零件清洗过后,应停放一段时间,应考虑清洗液
20、的防腐能力或考虑其他防锈措施。(3)确保安全操作。防止引起火灾或毒害人体及造成对环境的污染。(4)讲究经济效益。在保证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应从提高工效、降低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全面考虑其经济性。2.零件的检测 零件检测的内容分修前检测、修后检测和装配检测。机械设备在修理过程中的检验有如下一些方法:1目测 用眼睛或借放大镜对零件进行观察,对零件表面进行宏观检验,如检验裂纹、断裂、疲劳剥落、磨损、刮伤、蚀损等缺陷。2耳听 通过机械设备运转发出的声音、敲击零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其技术状态。3测量 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精度进行检测。4测定 使用专用仪器、设备对零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
21、定,如应力、强度、硬度等进行检验。5试验 对不方便检查的部位,通过水压试验、无损检验等试验来确定其状态。6分析 通过金相分析了解零件的微观组织;通过射线分析了解零件材料的晶体结构;通过化学分析了解零件材料的合金成分及其组成比例等。3.零件的分类 零件是组成机器最基本的单元体,可分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也可分为通用零件、专用零件。1通用零件:是以一种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为基准而生产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大致可分为一下几类:传动类: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轴类:联轴器、离合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连接类:螺栓、键、花键、销;其他:弹簧、机架、箱体;2专用零件:是以自身机器标准而生
22、产的一种零件,在国标和国际标准中均无对应产品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比如,某厂为一台设备而专门生产的一些零件。1.3.3零件的修复工艺在零件修复中,机械加工是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机械加工的方法很多,采用何种修复方法,应根据零件的损伤程度和使用材料的不同而定。1机械加工修复的特点及注意事项(1)机械加工修复的特点零件修复中的机械加工和制造新件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特点如下。加工批量小,有时甚至单件生产,同一个零件的加工部位各不同,给组织生产带来困难。加工余量小,有时只对零件某一部分进行加工。由于零件在工作中磨损、变形等造成的损伤使原工艺基准被破坏,故加工精度不易保证。工件表面硬度大,需切削的表面往往
23、是淬硬层或表面修复层。修理企业的设备精度往往低于制造企业的设备精度,质量保证体系也不如制造企业健全、严格。(2)注意事项合理选择定位基准轴类零件的过渡圆角修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2.修理尺寸法机械零件的修理尺寸法在工程机械修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实质是对配合副中的主要零件的磨损部位进行机械加工,使零件得到规定的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和新的尺寸(即所谓的修理尺寸),然后进行更换相应的配合件。使用修理尺寸法修复零件,能大大延长复杂零件和基础件的使用寿命,它简单易行,经济性好,在机械修理中得到广泛采用。为了保证零件修理后仍具有足够的强度,尺寸的增大或缩小应有一个限度,所以,当采用修理尺寸到最后一级时,就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动机 故障诊断 维修 毕业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