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学作为麻醉学中的一个亚学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麻醉学作为麻醉学中的一个亚学科.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儿麻醉学作为麻醉学中的一个亚学科,受到同仁的关注,近年得到长足发展,由于小儿解剖学、生理学的特殊性,儿科医师常常强调“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不能把用于成人的麻醉方法,药物剂量,以及器械设备缩小后用于小儿,而需要根据小儿解剖生理、药效和药代动力学以及心理学特点研究小儿麻醉保定市第五医院麻醉科何会平1 麻醉前用药和基础麻醉的改进及术前心理诱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2 麻醉选择:多样、合理。 3 通气方法和技术的改进。4 新型麻醉药剂的临床应用-异丙酚在婴幼儿中的应用 5 加强小儿麻醉中的监测手段。6 小儿术后镇痛。7 其他方面:加强小儿临床麻醉中的监测手段一、术前 1、麻醉前用药和基础麻醉的改进特
2、别强调小儿术前心理 化验检查 门诊手术加拿大儿童医院的医生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5岁以上患儿手术时可不必做麻醉前血红蛋白检查,由于轻度贫血对麻醉安全性影响尚未可知,所以对于健康小儿行小手术时也可不必做贫血检查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2、术前禁食(NPO)禁食时间的限制是小儿麻醉最大变化之一。禁食是为了保持胃肠道空虚,预防麻醉中呕吐反流造成误吸。过去施行偏长的禁食引起小儿哭闹焦躁。由于小儿机体代谢旺盛,体液丢失快,禁食易造成低血容量,低血糖,甚至代酸,婴幼儿尤其是那些营养不良,体质差或天气湿热的情况更应予以关注。3岁以下婴幼儿术前6小时可进牛奶、食物,麻醉前2小时可进淡饮料、水,3岁以上术前8小时可
3、进牛奶、食物,术前3小时可进糖水和果汁。需要指出这些原则是对没有胃排空延缓危险的健康小儿,为安全计有排空延缓情况的仍强调术前8小时禁食水。研究表明:健康的儿童胃排空很快,婴幼儿麻醉前4小时仍可进食和饮奶,麻醉前2小时可饮清水、饮料,与常规禁食比较,胃残液量和胃液PH无明显差异。一般认为误吸的临界水平是胃残液量0.4ml/kg,PH 0.240.46ml/kg ,PH:1.82.2,两者胃残液量都0.4ml/kg, PH10kg约为25ml./kg,实际工作中我们设置Vtset按1012ml/kg,呼吸次数F 参照小儿1530次/分.新生儿大40次,气道峰压Pp2.0kpa(20cmH2O)Pe
4、tco2调整4.55.3之间Pp最高不大于3.0kpa.如Petco2升高Pp2.0kpa增加频率? 1、通气道管理 由于婴幼儿的呼吸道解剖特点易发生分泌物及气道机械梗阻,可根据情况使用呼吸回路,包括Bain、JacsonRess回路10kg,O2流量3.5l/min10kg,O2 2l/kg,平均70ml/kg可保持有效通气不发生高碳酸血症。2、液体管理3、体温监测4、麻醉深度及氧供5、常规监测 胸前听诊器,Petco2.Spo2五、麻醉选择1 全身麻醉2 硬膜外下腔阻滞,0.71.5% 利多卡因,810mg/kg或0.15%丁卡因,1.21.5mg/kg。3 臂丛神经阻滞 1%利多卡因。小
5、儿区域阻滞麻醉,复合全身浅麻醉,可以达到安全麻醉与无痛,减少全麻用药量,又能阻断伤害刺激向中枢的传导,对紧张不合作的小儿全身麻醉下(基础麻醉)但临床发现硬膜外阻滞后(约10分钟)可出现肌颤甚至抖动,可用哌替啶预防。区域阻滞优点:毒性小,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少。六、术后镇痛:对婴幼儿的疼痛反应研究的结果,发现婴儿手术时对疼痛和刺激的内分泌反应要比成人强35倍,受到伤害刺激后,其交感神经兴奋和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在早产儿就已发育安全,小儿也有痛觉反应。疼痛刺激后,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400%,可诱发心律失常,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增加有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死亡率;伤害刺激降
6、低免疫力,抑制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创伤大小呈正相关;增加氧耗代谢增加,因此术后镇痛对减轻患儿伤害反应十分重要。目前小儿疼痛治疗仅限术后镇痛,如硬膜外,骶管及肋间神经阻滞等,静脉自控镇痛的报道逐渐增加。药物:局麻药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静脉麻醉药:芬太尼,吗啡等。上海医科大儿童医院,张高峰等用吗啡负荷量30ug/kg加盐水5ml再以吗啡3ug/kg.h(2ml/h) 的速度持续注入。七 新生儿麻醉; 新生儿麻醉风险及死亡率均高。有窒息史的新生儿脑循环自身调节功能不良,可存低血压、低血糖、低血钙、凝血障碍及咽反射障碍,颅压高者易有颅内出血。心肌收缩成分较儿童少30%,交感神经支配不全,麻醉下易出
7、现心排血量不足,低血压、低血氧等。功能残气量较成人小,对CO2反应弱,麻醉中易出现通气不足、低氧血症,以至右心衰,应加强呼吸管理。新生儿如Hb10g/l,术前应纠正使之达到14g/l。新生儿禁食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无症状性低血糖。一般术前4小时可喂奶,2小时前喂水。一. 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学特点1. 鼻孔小,是6个月内的主要呼吸通道;2. 舌相对大,喉相对小,位置高;3. 会厌短,常呈形或U形;4. 环状软骨是小儿喉的最狭窄处;5. 3个月以下婴儿的气管短,平均长度仅5.7cm;6. 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在46岁时达最大形状;7. 头大,颈短;8. 氧耗增加和氧储蓄低;9. 面罩通气容易胃扩张,
8、易反流误吸、FRC、肺顺应性易下降;10.心动过缓是对缺氧的主要反应,心率是心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麻醉的加深,维持上呼吸道开放的肌肉逐渐松弛,咽气道易塌陷,导致上呼吸道梗阻;11.小儿呼吸道开放活动的调节。二. 面罩通气1. 选择适合于小儿面部形状、死腔量最小的面罩透明面罩:最常用,小儿不易惊恐,可观察患儿口鼻部情况;Rendell-Baker面罩:形状符合小儿的面部轮廓,无效腔量较小,但没有充气密闭圈;Laerdal面罩:质地柔软的硅橡胶面罩,密闭性较好,能进行煮沸和高压蒸气消毒。2. 面罩通气的操作要点: 正确放置面罩: 手法:3. 面罩通气时的监测 监测呼吸音或呼吸运动 监测PET
9、CO2波形 监测呼吸囊的运动4.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小儿常选用Guedel和Berman口咽通气道。注意点:在插入口咽通气道前应达满意的麻醉深度;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长度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三. 气管内插管1. 插管前器械和物品准备气管插管基本器械的准备预氧和通气器械1. 麻醉机或通气装置的准备2. 准备小、中、大号面罩3. 准备小、中、大号口咽和鼻咽通气道气管导管及相关物品4. 准备小、中、大三根经口插入的气管导管5. 准备柔韧的插管芯(大小各一)6. 准备润滑剂(最好含局麻药)7. 喷雾器(含局麻药)8. 准备注气注射器喉镜操作相关设备9. 打开吸引器,并连续硬质10. 插
10、管钳11. 光源正常的1、2、3Miller喉镜片,新生儿应准备直喉镜片12. 置病人头部呈“嗅物位”的枕头或薄垫固定气管导管所需的物品13. 胶布(布质或丝质为好,不用纸质)或固定带14. 牙垫(大、小)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所需的器械15. 听诊器16. PETCO2监测仪17. 脉搏氧饱和度仪2. 喉镜检查 保持头的正确位置:6岁以下小儿头置于水平位,以头圈固定,由于这种年龄组小儿喉头位置高,如有必要可在环状软骨上加压,以更好地暴露声门。 6岁以上小儿,头置于小枕头上轻度屈曲颈椎,可改善插管角度和更好地显示声门。 仔细检查牙齿:因许多儿童开始更换乳牙,在喉镜检查必须注意,在插管时用大拇指推开嘴
11、唇,对牙齿不施加任何压力。术前如发现有明显松动的牙齿,需向其家长说明拔掉松动牙齿能保证小孩在麻醉中的安全,拔出的牙齿在术后归还给家长。 在婴幼儿和儿童声门可能因会厌难以暴露,需用喉镜片抬高会厌才行,如使用直喉镜片则会变得非常容易,在小婴儿有时会出现会厌从喉镜片滑出,此时可把喉镜插深些,再慢慢往外退直到暴露出声门,固定喉镜。 在新生儿和婴儿不要一下子将喉镜置得过深,而找不到会厌,应顺序渐进,这是初学者常犯的毛病。 3. 气管插管 选择一条能毫无阻力地通过声门和声门区域的最大气管导管,在气道压达到20cmH2O时有漏气(不带气囊气管导管)。在决定管子的适合程度上更多的临床医生喜欢用管子通过环状软骨
12、的阻力程度而非听漏气程度,实际上在手术室儿童应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在不断增加。 选择薄壁的PVC管子较好,“Murphy eye”型管子因其有侧孔而非令人满意,这会增加分泌物的积聚,使气道容易堵塞。 带气囊气管导管比较适合于大手术、需人工通气和返流危险性大的病儿,并不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并能降低换管的概率、手术室的污染和误吸的危险,避免了为了保证良好通气而必须选择较粗的管子。基上优点,那些有声门下狭窄的病儿可选用带气囊细些的气管导管,目前小号带气囊的管子已经应用,其壁厚度同不带气囊一样。 气管导管接头的内径必须等同于导管,能较牢固接合。 一定要听诊双肺呼吸音。婴幼儿和小儿气管长度较短,新生儿仅5c
13、m长,导管头必须正好处于气管中段以最大限度减少插入支气管导管和滑出的危险。仔细注意通过声门的长度和标示至门齿的长度。 正确握持气管导管,以防导管滑出或过深。 必须妥当牢固地固定气管导管。螺纹管和导管必须仔细固定以防止任何因素的造成管道扭折。 记住头颈的曲伸均使气管导管顶端在气管内发生移位,在婴幼儿最大移动幅度为13厘米。仔细确定导管的位置和充分考虑到头位置发生变化时的影响,每次头位发生变化时均应仔细通气情况。 新生儿以前常用清醒插管,目前一般麻醉诱导插管。清醒插管会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增高。早产儿清醒插管有发生脑室出血的危险。四. 喉罩通气1. 标准型号有七种Size 1: 新生儿或5kg婴幼儿(
14、充气2-4ml)Size 1.5:5-10kg(充气4-6ml)Size 2: 10-20kg(充气10ml)Size 2.5:20-30kg(充气14ml)Size 3:儿童、青少年、小个成年人(充气25ml)Size 4:成人(充气35ml)Size 5:大个成人(充气40ml) 2. LMA的插入方法 LMA的标准插入方法:在合适吸入麻醉诱导或静注异丙酚麻醉后插入喉罩,插前检查气囊,完全抽瘪气囊,喉罩进行润滑,盲探下沿腭部插入至咽喉部,直至感到阻力,充气囊,检查通气情况。 LMA的反向插入方法:喉罩面朝下,气囊部分充气,当插到咽部时旋转180度,对导管进行正确调整时,导管上近中心的黑线应
15、位上门齿的中点。3. 常见插入困难的原因麻醉深度不满意,可致LMA的插入操作失败。呛咳和喉痉挛在浅麻醉时易发生,婴幼儿和小儿的发生率大于成人;张口受限,可使LMA插入和推送发生困难;会厌被LMA的前端推向喉口,可导致部分性呼吸道梗阻;LMA前端的通气口未对向喉口,如LMA的插入位置太深或太浅;LMA的通气罩向上疝起造成声门阻塞,可导致部分性呼吸道梗阻。此问题最常发生在LMA被反复性应用时;LMA通气罩的钟向位置不正确:此是婴幼儿使用LMA时最常发生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小儿头部位置移动或通气环路意外性移位。因此,小儿使用LMA时应经常观察通气导管后面的黑线,应保持其位于上切牙正中的位置,如果其偏向
16、一侧,高度提示通气罩在咽喉部发生扭转的可能。LMA钟向位置不正确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性呼吸道梗阻和胃胀气。LMA受阻于咽后壁:主要与在垂直方向上插入LMA有关,不仅可导致通气效果不良,而且可导致严重的胃胀气;头颈部活动受限。4. LMA到位可提供良好通气,气道阻力较气管导管更低,同时避免对声带的刺激和解脱了麻醉医师扣面罩麻烦。它也可应用于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治疗和其他短小操作需面罩吸入麻醉而保留自主呼吸的病人。有些人发现在做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时应用喉罩比不带气囊的气管导管发生误吸入血液要少; 5. 喉罩常应用于一些特殊病例如困难插管时可作为插入纤支镜和插管的引导管。喉罩也可在婴幼儿中进行清醒插入
17、,气管插管前为麻醉诱导和加深麻醉时提供气道保障。有气管狭窄的婴幼儿,喉罩有一定的优点,因气管导管会进一步减少内径很小的狭窄内腔。必须记住喉罩不可能如气管导管那样保证气道,不能防止返流;6. 手术结束时喉罩可能在保护性反射恢复以后拔管或在深麻醉时拔管,麻醉状态下拔喉罩,很少发生气道并发症和氧饱和度下降,但之后必须面罩给氧直到病人能维持较好的通气。术后发生喉痛LAM和气管导管相似。 五. 小儿困难气道的处理1. 原因和分类 头部异常 脑脊膜膨出 严重脑积水 粘多糖蓄积病(Hurler综合症) 联体婴儿 面部畸形 上颌骨和下颌骨疾病 上颌骨发育不良 下颌骨发育不良和增生 颞颌关节疾病u 活动度降低u
18、 关节强直 口腔和舌畸形 小口畸形 Whistling面部综合征 疤痕挛缩 颌下脓肿 舌部疾病u 舌增大u 水肿u 肿瘤 鼻、腭和咽部畸形 鼻畸形:后鼻孔闭锁;肿块:脑膨出、胶质瘤、异物。 腭部畸形:腭弓畸形;腭裂;腭水肿;血肿。 咽部畸形:腺样体增大;扁桃体增大;其他,如肿瘤和扁桃体周围脓肿。 咽后壁畸形:咽后和咽旁脓肿;咽部大疱或瘢痕: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多形红斑性大疱症(erytnema multiforme bullosum)。 喉疾病 声门上疾病:喉软化;会厌炎。 声门疾病:先天性病灶:声带麻痹,喉部蹼状物 形成、囊肿等;乳头状瘤;肉芽肿形
19、成;异物。 声门下疾病:先天性狭窄;感染(哮吼);炎症疾病:水肿、创伤性狭窄。 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主要有:气管软化;哮吼;细菌性气管炎;纵隔肿瘤;血管畸形;异物误吸;其他:气管狭窄、气管蹼、气管瘘、气管息肉等。 颈部和脊髓畸形 颈部 肿块:淋巴管畸形、血管瘤和畸胎瘤;皮肤挛缩:烧伤后、炎症。 脊柱 颈部活动受限:先天性疾病,如Klippel-Fiel综合征;后天性疾病,如手术融合、创伤性脊椎骨折;炎症性疾病,如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不稳定:先天性疾病,如Down综合征;后天性疾病,如创伤所致的颈部脊柱半脱位或骨折。 2. 术前气道评估对那些看起来不正常或有综合症或有缺陷者,均应考虑有气道异常
20、可能。对任何有怀疑者,均以困难插管者对待;要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尤其要注意以前的麻醉记录,对以前安全的麻醉记录尤其是非全麻者不要产生安全的错觉。通过检查下列几项可以判断插管的难易度 张口程度;颈后伸程度;下颌骨和颚骨的形状大小;检查口腔和舌。 3. 小儿气道困难的处理 一般原则 麻醉处理及方法小儿和不合作成人几乎全选择全麻,儿童一般是不会合作故清醒气管插管不适合,小婴幼儿清醒插管应激反应较大,还不如在麻醉下更容易气插。必要时可在插入LMA后行麻醉诱导,再完成气插; 传统处理小儿困难气道是吸入麻醉诱导并加深,保持自主呼吸、直接喉镜检查; 麻醉诱导应采用吸入麻醉和少量静脉麻醉药如氯胺酮,禁用肌松剂
21、。麻醉诱导时舌肌和喉头肌发生松弛,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此时需要立即处理。a面罩通气:通过增加下颌骨前突以托离舌根于咽后壁保持气道通畅,经常使用双手法;一根手指放在下颌骨二侧的下缘,插入下颌骨后突与乳突之间,耳屏下方的三角形区域,把下颌骨往前、往头侧托起,这个方法通过转动颞下颌关节使其半脱位,从而张开嘴巴,两个大拇指固定住面罩。 b插入口咽通气道但要注意浅麻醉会引起呛咳和喉痉挛,通气道大小适合病人。保持气道通畅,吸入加深麻醉。插管前3分钟静注利多卡因以减轻屏气和呛咳反应。 c.下面几点有助于提高插管成功率:喉镜到位时,可轻压环状软骨区域以更好显示喉区;有时可以两人配合插管,其中一人持喉镜片并用另
22、一手轻压环状软骨以更好显露声门,让另一人看清声门并插入气管导管;严重缩颌患者可从右嘴磨牙后方插入直喉镜片,头向左侧转动把喉部推向右侧,以更好的显露会厌。 如喉镜检查显露不完全,应立即给予面罩通气,加深麻醉,考虑选择更好办法或请人帮助,绝不能反复多次试插而致出血和损伤。 其他处理方法1)喉罩(LMA):在气管插管失败后,可即插入LMA能成功地保持上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给O2、实施麻醉或作为光导纤维等其他设备的引导通道以完成气插,但注意插入LMA时发生喉痉挛。 2)纤维支气管镜(FOB):FOB在小儿麻醉中的主要通途是气管插管,小儿最常用FOB的镜干外径为2.24.0mm。4.0mm,3.5
23、mm和2.8mm的镜干带有吸引通道和可曲性前端。虽然2.2mm和2.7mm的超细FOB带有可曲性前端,但无吸引通道。2.2mm的超细FOB可套入外径为2.5mm的气管导管,从而能够用于极小婴儿的气管插管操作。虽然镜干直径2.2mm(如1.8mm)的FOB业已用于临床,但其前端无可曲功能,操作较为困难。大部分小儿FOB的工作长度为60cm,从吸引孔至远端的距离大约为75cm。如果选择经鼻插入,应滴入血管收缩剂,采用慢诱导,保持自主呼吸,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时,经鼻插入被润滑和加温软化的气管导管至声门附近。此时经导管腔内插入纤支镜,观察到会厌时再插入气管内。如没有细的纤支镜,可选择粗的纤支镜显示会厌
24、声门,在直视下插入管芯,随后以管芯为引导插入气管导管。3)可曲性导丝:在小儿困难气道的处理中,可曲性导丝(flexible guidewires)是应用FOB和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的重要附件,用FOB进行气管插管的导丝法需要一根能够通过其镜干吸引通道的长且细的导丝。另外,导丝还应该有足够的韧度,以引导气管导管或气管导管交换器。对于从吸引孔至前端长约75cm的FOB,100cm长的导丝即可进行满意的操作。直径为0.89mm的导丝适用于镜干直径为3.5mm和4.0mm的FOB,因为其吸引通道的直径分别为1.2mm和1.5mm。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技术中所需导丝的选择部分取决穿刺环甲膜针的大小。外径为0
25、.8mm、0.64mm和0.53mm的导丝分别适用于18号、20号和22号的穿刺针。4)Bullard 喉镜: Bullard 喉镜和其他类似的设备装置对暴露会厌有帮助,从而使气插得以成功。 5)光 索: 在小儿困难气道的处理中,已证实光索相当有用。其应用原则和技术类似于成年人。目前生产的新型光索相当细,可套入内径为2.5mm的气管导管。6)经鼻盲插: 由于各方面的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这门技术目前已很少应用,但当各种办法均失败时可以尝试。7)逆行插管:此方法主要是通过环甲膜穿刺插入导引线,通过声门由口腔引出,然后由导引线把气管导管引入气管内,对于儿童由于气管较软,很难定位,成功率不高。气插失败:
26、苏醒病人,准备另选时机;此病例能否面罩吸入麻醉;能否使用LAM作气道支持;是否需气管切开。 拔 管应注意:u 拔管前充分准备各种能有效通气装置以及必要时再插管的可能;u 小儿完全清醒时拔管(如有必要,可在深麻醉下拔管);u 浅麻醉下拔管应避免咳嗽和气管导管对气管的过度刺激;u 小儿是否有足够的“清醒”可以拔管,主要观察病儿能否主动呼吸、张嘴、肢体的活动和呛咳后自主呼吸的恢复;u 苏醒期尽量少刺激病儿,以最大程度减少咳嗽和导管的刺激;u 完成拔管前应保留所有应有的监测。 下列病儿应完全清醒后拔管: a. 所有插管困难的病儿;b. 所有外科急症病儿,这些病儿在麻醉恢复期易发生呕吐返流;c. 所有婴
27、儿。困难气道的病儿的拔管: a. 拔管前应允许准备各种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作好重新插管的准备。b. 可作试验性拔管。如允许先在管腔内置一根导管以备重新插管。c. 对这类病人均应在完全清醒、确定气道无肿胀后才能拔管。d. 拔管前应给皮质类固醇以减少喘鸣的发生。e. 拔管后给予吸入湿化氧气。 从事小儿麻醉的医师,必须熟悉小儿特点,0至12岁的小儿,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差别很大,因此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绝对不能把小儿看成成人的缩影,应根据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所患疾病及所施手术部位及手术持续时间,选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方法与药物。除了掌握临床麻醉个体化的原则外,可以把不同
28、年龄的小儿分为三类进行麻醉。从出生到六个月,把小儿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看作为完全不成熟进行麻醉处理;从七个月到四岁,看作为半成熟进行麻醉处理;从五岁到十二岁,生理功能基本成熟,但麻醉处理上应考虑到小儿与成人尚有某些解剖上的差异。下面就小儿手术麻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探讨。一、术前访视与禁食必须在术前对患儿进行访视,与患儿建立感情,以取得患儿好感与信任,与患儿家长沟通,详细询问其家族史及患儿病史,有无麻醉史、药物及其他过敏史,近几天有否鼻塞、流涕、咳嗽等;完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体重、发育状况、心肺听诊,以及有无异常皮疹、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必要时线摄胸片等。手术当日了解患儿体温
29、、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禁食及术前用药落实情况等。告知家长术前禁食时间及重要性,通常禁食48小时。禁食的目的是保持胃空虚,以预防麻醉中呕吐、返流和误吸。6个月以内婴儿,麻醉前6h停止进牛奶及食物,麻醉前2h还可进糖水或果汁清液。636个月小儿麻醉前6h,36月以上的小儿,麻醉前8h停止进牛奶或食物,麻醉前3h可进清液。如手术推迟,患儿应静脉补液。最近的研究提示,术前2h进清液,不会增加误吸的危险,术前短期内给予清液可减轻术前脱水的低血糖,有利于使诱导更平顺,术中更平稳。建议术前2h应予清液,然后禁食。二、术前用药术前充分镇静、镇痛能显著减轻应激反应。小于10个月的婴儿通常可短时间离开家长,不需要麻
30、醉前用药;10个月5岁的儿童依恋家长,需麻醉前用药。目前小儿术前用药应尽量避免注射而改用口服、经鼻或肛门等途径,剂量适当加大,以达到安静地离开双亲、充分镇静和诱导平顺的目的。1、咪达唑仑0.250.5mg/kg加适量糖浆或含糖饮料口服,用药后1015min即产生镇静作用,2030min作用最佳。口服咪达唑仑后患儿常保持清醒但很安静,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对于离开家长和麻醉诱导没有回忆;2、地西泮0.10.5mg/kg加适量糖浆或含糖饮料口服,约在20min内产生镇静作用;3、芬太尼舌下含服10g/kg,由于其呼吸抑制作用较强,给药后需常规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4、氯胺酮46mg/kg加阿托品0.0
31、20.04mg/kg口服,用药后1015min可使小儿保持安静。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氯胺酮(810mg/kg)口服,镇静效果好,但不良反应如呕吐发生率也增高,需慎重;氯胺酮46mg/kg与咪达唑仑0.250.5mg/kg联合应用,可增加镇静深度。值得注意的是,为减少由于分泌物增多引起喉痉挛的潜在危险性,应用氯胺酮时必须合用阿托品(0.02mg/kg)。由于口腔粘膜血管丰富,药物可迅速吸收,舌下含服给药也可作为小儿术前用药途径。而鼻腔内滴药由于药物吸收不如舌下途径快,且小儿常感不适,故鼻腔内滴药应用不广。5、术前用药注意事项:、不主张术前肌注抗胆碱药,如需要解迷走神经药,通常可在诱导时静注。、如
32、存在裂孔疝或胃食管返流,可在术前2h口服西咪替丁7.5mg/kg或甲氧氯普胺0.1mg/kg,以提高胃内pH,减少胃液量。、患儿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癫痫或高血压,术前应继续用药治疗。、除非有特别指征(如先心病),最好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免产生呼吸抑制。三、麻醉方法 (一)全身麻醉1、全身麻醉是常用麻醉方法,除短小手术外,一般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1)优点: 保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有效控制肺泡通气,减少死腔通气;便于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2)缺点:气管导管的内径长度不适当时,可使气道阻力增加,尤其在自主呼吸时更加明显;有呼吸道创伤的危险。2、全麻诱导:(1)静脉快速诱导:常用
33、于6岁以上小儿。诱导迅速,刺激小。但诱导前需静脉穿刺,亦可引起小儿躁动不安,应适当给予术前药。常用静脉诱导药物见表1。表1静脉诱导常用药物药名 常用量(mg/kg) 硫喷妥钠 3-6 氯胺酮 1-2 依托咪酯 0.3-0.4 安定 0.1-0.2 咪唑安定 0.1-0.4 异丙酚 2-3 -羟丁酸钠 80-100 琥珀胆碱 1-2 阿屈可林 0.4-0.6 维库溴胺 0.09-0.1 罗库溴铵 0.3-0.6 (2)吸入麻醉药诱导:常用于6月到6岁的小儿。诱导前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用面罩以半紧闭式吸入法吸入安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待患儿神志消失、眼睑反射消失后,即可开放静脉。或辅以肌松药,或行喉
34、头表面麻醉后,行气管内插管。(3)肌注药物诱导:适用于不能合作者。常用药物为氯胺酮5-8mg/kg,或咪唑安定0.2-0.5mg/kg,待患儿神志消失后开放静脉。或辅以肌松药,或行喉头表面麻醉后,行气管内插管。(4)急诊饱食儿童麻醉诱导:.对于快速诱导,原则上同成人,此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a.给琥珀胆碱之前静注阿托品(0.02mg/kg),以防止心动过缓。b.儿童药物分布容积大,用药量相对较大,异丙酚为35mg/kg,琥珀胆碱为1.52mg/kg。c.胃扩张的婴儿,诱导前应置胃管行减压;拔气管导管前应再次吸引胃管。d.可应用西咪替丁(7.5mg/kg,口服或静注),以减少胃液,提高胃内pH值。
35、.对于垂危婴儿或有明显气道发育异常(如大小颌或颅面部畸形),应选用清醒插管。.对于饱食儿童应采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更换较细导管的必要性。调整套囊容量以保证适量的气体漏出。3、气管内插管:(1)在气管内插管前,应选择死腔最小的面罩,最好是透明面罩,以便观察嘴唇的颜色、口腔内是否有分泌物或发生呕吐。(2)因为婴幼儿的舌体大,又无牙齿,可借助于合适的口咽通气道以维持呼吸道通畅。(3)6岁以下小儿可用不带套囊的导管,导管的大小应在15-20cmH2O的气道压力时稍有漏气为宜。若压力在10cmH2O时即有漏气,则应更换大一号导管。导管的选择可参考表2。表2 小儿气管内导管选择年龄 内径(mm) 法制号(f) 早产儿 2.5-3.0 11-13 新生儿 3.0 13 6-12月 3.5 14 12-20月 4.0 16 2岁 4.5 18 大于2岁 4年龄(岁)/4 (4)导管插入深度(从门齿到管尖):小儿从门齿到气管的距离约为9-10cm,而气管长度为4-6cm。小儿导管插入气管内最佳深度为2-3cm,因此,2岁以下为12cm。2岁以上者可参考公式计算:插入深度(cm)=12+年龄(岁)/2(5)注意事项:插管前以面罩充分供氧;放置喉镜、显露声门及插管时,动作应轻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