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通论论教学章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通论论教学章精品文稿.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学通论论教学章第1页,本讲稿共20页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对于社会控制这个概念,我们通常可以从正反两对于社会控制这个概念,我们通常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它加以规定:从正面加以规定,它是指运个方面对它加以规定:从正面加以规定,它是指运用社会力量为了使人们遵从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用社会力量为了使人们遵从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从反面加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从反面加以规定,它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对偏离、违反或不遵以规定,它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对偏离、违反或不遵守社会规范而导致的越轨行为所采取的各种限制措守社会规范而导致的越轨行为所采取的各种限
2、制措施和限制过程。把正面的规定和反面的规定结合起施和限制过程。把正面的规定和反面的规定结合起来就是社会控制的一般含义。来就是社会控制的一般含义。第2页,本讲稿共20页 (1)社会控制是指在社会规范、社会制社会控制是指在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管理主体运用社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管理主体运用社会力量促使管理对象遵从社会规范、社会力量促使管理对象遵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从而使制度、规范真正付诸实会制度,从而使制度、规范真正付诸实施的过程。施的过程。(2)社会控制不仅仅是对不遵守社会制社会控制不仅仅是对不遵守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的行为的制裁,它还包括度、社会规范的行为的制裁,它还包括对广大社
3、会成员的社会化教育。对广大社会成员的社会化教育。第3页,本讲稿共20页(3)社会控制具有双向的作用。即社会控制不仅表现为社会的领社会控制具有双向的作用。即社会控制不仅表现为社会的领导机关、管理者对一般社会成员的控制,同时还表现为一般社会导机关、管理者对一般社会成员的控制,同时还表现为一般社会成员对社会领导机关、管理者的监督。这是因为社会制度、社会成员对社会领导机关、管理者的监督。这是因为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不只是针对一般社会成员,而且对所有社会成员都适用。不规范不只是针对一般社会成员,而且对所有社会成员都适用。不仅如此,也还存在专门针对社会的领导机关、管理者的制度、规仅如此,也还存在专门针对社会
4、的领导机关、管理者的制度、规范,为了使他们遵从相应的规范、制度,除了设立专门的控制机范,为了使他们遵从相应的规范、制度,除了设立专门的控制机构构(比如说我国党内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政府的行政监察委员会等比如说我国党内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政府的行政监察委员会等)外,一般社会成员对他们的监督也是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外,一般社会成员对他们的监督也是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从理论上说都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从理论上说都是管理的主体、社会的主人,因此,一般社会成员对一切管理管理的主体、社会的主人,因此,一般社会成员对一切管理者享有监督控制的权利。者享有监督
5、控制的权利。第4页,本讲稿共20页 二、社会控制与人格机制二、社会控制与人格机制社会制度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使人们遵从社社会制度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使人们遵从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和维会制度、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和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之所以必要以及社会持正常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之所以必要以及社会控制的实现与人的人格、人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的实现与人的人格、人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人格机制的角度来探究社会控制的必要因此,从人格机制的角度来探究社会控制的必要性以及社会控制的实现方式等是很有价值的。性以及社会控制的实现方式等是很有价值的。第5页,本讲稿共20
6、页 1.人格机制与社会控制的必要性人格机制与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2.人格机制与社会控制的实现人格机制与社会控制的实现人格结构中表现于外并能为自己和他人认识的部人格结构中表现于外并能为自己和他人认识的部分就是意识,人的意识形成是受社会文化熏陶的结分就是意识,人的意识形成是受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果。社会控制的可能性就在于它能够影响和作用于意识,从而约束和限制无意识的表露方式使人遵从社会规范、社会制度,从而找到从现实环境中寻求正当满足的途径。因此社会控制的人格机制就是通过社会环境作用于人的意识部分,然后再压抑和约束人格的无意识部分,最终控制人的行为。第6页,本讲稿共20页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手段
7、社会控制的手段 一、社会的经济控制 社会的经济控制包含下述三个层次:(1)物质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控制作用。(2)客观经济规律的控制作用。(3)经济赏罚手段的控制作用。所谓经济赏罚手段就是依据物质利益原则来激励或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控制手段。第7页,本讲稿共20页 二、社会的行政控制二、社会的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是指通过各类政府机构和按地域划分行政控制是指通过各类政府机构和按地域划分的各级行政系统以及相应的各级官员,依据管理的各级行政系统以及相应的各级官员,依据管理制度、纪律、条例、命令、政策等行政措施来实制度、纪律、条例、命令、政策等行政措施来实现的对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现的对社会的政
8、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控制。此种控制手段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强制性、控制。此种控制手段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强制性、权威性、时效性。行政控制的强制性、权威性来权威性、时效性。行政控制的强制性、权威性来源于国家政权及其相应的军队、警察、法庭、监源于国家政权及其相应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专政工具,它是各级行政组织及各级官员进狱等专政工具,它是各级行政组织及各级官员进行社会控制的坚强后盾。行社会控制的坚强后盾。第8页,本讲稿共20页 三、社会的舆论控制三、社会的舆论控制所谓社会的舆论控制,是指运用社会舆论所谓社会的舆论控制,是指运用社会舆论力量,贯彻社会领导机关和管理者的意图,力量,贯彻社会领导
9、机关和管理者的意图,鞭挞时弊,促使人们遵从社会制度、社会行鞭挞时弊,促使人们遵从社会制度、社会行为规范,约束人们的越轨行为的过程。社会为规范,约束人们的越轨行为的过程。社会的舆论控制,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意的舆论控制,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而发挥作用的。识而发挥作用的。社会舆论亦称公意,是指公众对于某人或社会舆论亦称公意,是指公众对于某人或某事所抱的态度或对其意义的议论,它是社某事所抱的态度或对其意义的议论,它是社会生活和人们意愿的反映。会生活和人们意愿的反映。第9页,本讲稿共20页 第三节第三节 越轨行为越轨行为 一、越轨行为及其类型一、越轨行为及其类型1.越轨行为的含义越轨行为的
10、含义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顾名思义,它是指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顾名思义,它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被认为是出格的行为。然而违反社会规范的、被认为是出格的行为。然而这一界定还比较笼统,这就是违反何种这一界定还比较笼统,这就是违反何种社会行为规范被看作是越轨行为社会行为规范被看作是越轨行为?由谁来认定由谁来认定某一行为是否越轨或出格某一行为是否越轨或出格?比如,开车闯红灯比如,开车闯红灯是不是越轨行为是不是越轨行为?第10页,本讲稿共20页 2.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同一行为在某一背景下被认为是越轨,在另一同一行为在某一背景下被认为是越轨,在另一种背景下,则可能被认为是正常行为。种背景
11、下,则可能被认为是正常行为。首先,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由于首先,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由于文化类型不同,它对人们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也文化类型不同,它对人们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也不同,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在另不同,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正常。例如,一夫多妻现象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正常。例如,一夫多妻现象在一夫一妻制社会和一夫多妻制社会有不同的评在一夫一妻制社会和一夫多妻制社会有不同的评价。未婚男女同居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行价。未婚男女同居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行为,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则被认可了。为,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则被认可了。第11页
12、,本讲稿共20页 另外,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另外,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产生影响。在一个群体被认为是越轨之举,越轨行为产生影响。在一个群体被认为是越轨之举,在另一群体则可能被容许。比如,社会上的青年人吸在另一群体则可能被容许。比如,社会上的青年人吸烟并不被认为是越轨行为,有的还甚至被认为是成熟烟并不被认为是越轨行为,有的还甚至被认为是成熟的表现。而中学生吸烟则被认为是沾染上了不良习惯,的表现。而中学生吸烟则被认为是沾染上了不良习惯,违反了校纪、校规。违反了校纪、校规。还有,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还有,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
13、能有不同评价。如前所说,公安人员驾车闯红灯一例。有不同评价。如前所说,公安人员驾车闯红灯一例。在非执行特别任务的情况下,公安人员也不得随意闯在非执行特别任务的情况下,公安人员也不得随意闯红灯。红灯。第12页,本讲稿共20页 3.越轨行为的类型越轨行为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越轨行为进行不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越轨行为进行不同分类。(1)按照越轨行为的性质,可以把越轨行为分为正按照越轨行为的性质,可以把越轨行为分为正向越轨行为和负向越轨行为。社会行为规范反映的向越轨行为和负向越轨行为。社会行为规范反映的是对某类社会成员的一般要求。然而实际上,有的是对某类社会成员的一般要求。然而实际上
14、,有的人做得比一般的要求还好,也有一些人则做得比一人做得比一般的要求还好,也有一些人则做得比一般要求差。这样两种偏离正常要求的行为都不与规般要求差。这样两种偏离正常要求的行为都不与规范要求相符,但前者是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发展范要求相符,但前者是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发展的,后者则违背了社会或群体的期望。这样前者实的,后者则违背了社会或群体的期望。这样前者实际上是社会赞同的越轨行为,后者是社会不许可的际上是社会赞同的越轨行为,后者是社会不许可的越轨行为。在关于越轨行为的讨论中一般指后者。越轨行为。在关于越轨行为的讨论中一般指后者。第13页,本讲稿共20页 (2)按照越轨行为的主体特征,按照越轨行
15、为的主体特征,可分为个人越轨和群体越轨。可分为个人越轨和群体越轨。个人越轨是某一社会成员违反社会、个人越轨是某一社会成员违反社会、群体规范的行为。群体越轨群体规范的行为。群体越轨是某一社会群体、组织、或者单位、是某一社会群体、组织、或者单位、机构的越轨。前者如某人化公机构的越轨。前者如某人化公为私,后者如某一工厂偷税漏税。为私,后者如某一工厂偷税漏税。第14页,本讲稿共20页 (3)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可分为违反习俗的破坏类型和程度可分为违反习俗的不从俗行为、违反道德的不道德行不从俗行为、违反道德的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反法律法令的违为、违纪行为
16、、违反法律法令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其中犯罪是最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其中犯罪是最严重的越轨行为。严重的越轨行为。第15页,本讲稿共20页 二、对越轨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研究越轨行为是为了避免不良越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探明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越轨行为分别作了不同的解释。第16页,本讲稿共20页 三、犯罪行为及其治理1.什么是犯罪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犯罪是程度最严重者。它是触犯了国家法律,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犯罪之所以必须受到法律惩罚,是因为它违反了国家法律、侵犯了国家及社会利益,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因此,犯罪同行为本身有
17、关,即它在多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秩序。严重的越轨行为才成为犯罪。另外,它同法律规定有关。法律上有了此项规定,违反了才构成犯罪。第17页,本讲稿共20页2.犯罪的原因(1)犯罪者个体原因。(2)犯罪者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3)价值多样化与法律约束无力。第18页,本讲稿共20页 3.犯罪的预防与治理(1)犯罪的预防。犯罪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它一旦产生就会对社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避免犯罪的发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预防犯罪就是防患于未然。要有效地预防犯罪现象的产生应该从个人、群体、社会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但措施无非有二:一是教育,即用社会价值、社会规范教育人们,使他们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靠内在控制约束自己。二是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以其严肃性昭示社会,即用法律的威慑力量使欲犯罪者望而却步。第19页,本讲稿共20页 (2)犯罪的治理。犯罪发生后,应该进行严肃而有效的治理,以免姑息养奸,造成新的更严重的犯罪。犯罪的治理首先要依靠法律的力量,对犯罪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第20页,本讲稿共20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