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3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jn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ng浆?我揍上去,想摘一朵。 2、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2分)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C桃树
2、、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上初中了,我们应该更加刻苦学习。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C. 夏天的太姥山,真是纳凉避暑的好季节。D.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4、“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它源自( )(2分) A.伊索寓言 B.安徒生童话 C.格林童话 D.克雷洛夫寓言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
3、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旨也 甘美B、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C、然后能自反也 反省自己D、然后能自强也 自己努力图强7、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困难。B、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C、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D、兑命曰:“学学半。”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8、
4、背诵默写(10分)、默写杜牧泊秦淮全诗: , 。 , 。半亩方塘一鉴开, 。观书有感(朱熹)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王湾虽有至道, , 。虽有佳肴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不断战胜困难的句子:“ , 。”三)语言实践运用(4分)成长,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成长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发育,更多的还是心理的成熟。某班同学还借此开展了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就是他们学习活动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9、活动一:名言警句伴我成长。名言警句是精神的食粮,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当你骄傲时,它提醒你谦虚;当你沉沦时,它激励你奋进;当你忘形时,它告诫你冷静请说
5、出伴你成长最重要、你最喜爱的一则名言。(2分)我最喜欢的名言: 10、活动二: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仿写句子: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2分)仿写: 四)名著导读(4分)1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少部分以受欺凌的下层平民或奴隶为主人公。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12、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请说出下列寓言的寓意。天文学家:有位天文学家习惯每天晚上出去观察星象。有一天,他来到郊外聚精会神地观察天空,一不小心掉进一口井里。他大声叫喊起来。附近的人听到呼叫声后,
6、走过来弄清楚了情况,便对他说:“喂,朋友,你用心观察天上的东西,却没有看地上的事情。”寓意是: 二、阅读(35分)一)文言阅读(15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7、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棹数小舟,曳铁钯( ) 湮于沙上( )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 16、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 、“顺流下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年级 语文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