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法的时域数字仿真优秀课件.ppt
《第2章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法的时域数字仿真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法的时域数字仿真优秀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法的时域数字仿真第1页,本讲稿共89页3 静态和动态数学模型1)静态模型-表达式是不含时间变量t的代数方程。-平衡状态下各变量间对应关系。-变量不随时间变化。2)动态模型-表达式是含有时间变量t的微分方程。-描述了系统的非平衡状态。-变量随时间而变化。-静态模型包含在动态模型之中。第2页,本讲稿共89页4 线性系统概念1)叠加原理叠加性:在u1(t)作用下,输出y1(t),u2(t)作用下,输出y2(t),则在u1(t)+u2(t)作用下,输出为y1(t)+y2(t)。2)线性系统既满足叠加性又满足齐次性的系统。5 非线性系统概念1)不满足叠加原理。2)系统中有一个环节为
2、非线性环节,整个系统既是个非 线性系统。第3页,本讲稿共89页6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1)机理分析法通过对系统内部运动机理的分析,根据系统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规律,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或作出一些近似处理后进而得出系统特性方程,往往表现为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的形式,称为机理模型机理模型。2)系统辨识发-假定数学模型的结构。-对实际系统加入某典型信号,得到实际系统的输出 数据。-按照一定的原则,由输入和输出数据来确定模型参 数。第4页,本讲稿共89页例例1 RLC串联电路。列写图示RLC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ui(t)为输入量,uo(t)为输出量。解:设回路电流为i(t)则由基尔霍夫(Kirchihoff)
3、定律得:消去中间变量i,将(2)代入(1)中,得:式(3)称为线性定常系数二阶微分方程二阶微分方程。第5页,本讲稿共89页将刚才得到的RLC微分方程进行改写。令:T1=L/R,T2=RC则式(3)化简得:若利用u0=q/C则式(3)可变为时间常数时间常数第6页,本讲稿共89页例例2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求图示弹簧-质量-阻尼机械位移系统的微分方程。外作用力F为输入,位移x为输出量。解:设质量m相对于出示平衡状态的位移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理得:问:方程中为何不出现重力?惯性力惯性力阻尼力阻尼力弹簧阻力弹簧阻力第7页,本讲稿共89页7 相似系统的概念1)电-力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形式
4、。2)相似量:在微分方程中占据相同位置的物理量。如:L-m;R-f;1/C-k;q-x;ui-f3)意义:利用电路或其它简单系统研究复杂系统。第8页,本讲稿共89页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有多种形式。1)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2)复数域中有传递函数、结构图等。3)频域中有频域特性等。2.1.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是在时间域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在给定外作用及初始条件下,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相应。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借助计算机可快速准确地求得结果。2.1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第9页,本讲
5、稿共89页 连续系统一般是由微分方程来描述,而现行系统又是以线性常微分方程来描述。设系统的输入信号为u(t),输出信号为y(t),则线性定常系统由下述n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来描述:(2.1.1)(2.1.2)(nm)或:第10页,本讲稿共89页微分方程主要用于表征运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所以作为和时间联系最紧密的描述方式,微分方程及其时域解是最基本的描述方式。但应用古典方法解微分方程比较复杂,对于二阶以内系统研究较清楚,但对于高阶系统,没有一般封闭的解或解析解,所以一般采用拉普拉斯变换的方法求解。第11页,本讲稿共89页2.1.2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用拉普拉斯(Lapl
6、ace)变换法求解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时,可以得到控制系统在复数域用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传递函数。1基本思想在零初始条件(y 及 u 的各阶导数的初值为零)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将微分方程变为S域(复数域)内的代数方程,在S域内研究对象的运动,进行系统的综合。必要时,可通过反拉普拉斯变换变为时域形式。2优点-将微分方程问题转换为代数方程问题。-传递函数不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而且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变化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12页,本讲稿共89页3定义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环节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则对式(2.1.2)两边取拉普拉斯变换得:(2.1.
7、3)式中:Y(s)=L y(t),U(s)=L u(t)于是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形式为:(2.1.3)第13页,本讲稿共89页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工具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是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系统的,表示了系统的外部特征,所以称其为“外部模型”。微分方程是在时域内研究,传递函数是在 S 域(复域)内研究,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但存在很多局限性。当系统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以及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多变量、时变)时,研究起来就比较困难。第14页,本讲稿共89页2.1.3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都只描述了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而没有考
8、虑系统内部状态的动态运行,仅仅实现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复现模型的内部变量,即状态变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系统在时间域中的行为或运动信息的集合称为状态状态。确定系统状态的一组独立(数目最小)变量称为状态变量状态变量,用向量x表示,它将复杂系统化为一阶线性方程组,再运用矩阵理论,借助数字计算机获取其解。线性定常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式(2.1.4)是由n个一阶微分方程组成,称为状态方程状态方程;式(2.1.5)是由m个线性代数方程组成,称为输出方程输出方程。(2.1.4)(2.1.5)第15页,本讲稿共89页用用RLC网络说明式网络说明式(2.1.4)、(2.1.5)1状态方
9、程由系统的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程组称为系统的状态方程。如图:通常以uo(t)和i(t)作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得:即:(1)第16页,本讲稿共89页 式(1)即为图示RLC系统的状态方程。若将状态变量用一般符号xi表示,即令x1=uo(t),x2=i(t),并写成适量矩阵形式,则式(1)变为:则,一般式为:(2)第17页,本讲稿共89页2输出方程在指定系统输出的情况下,该输出与状态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系统的输出方程。在图示RLC系统中,指定x1=uo(t)作为输出,输出一般用y表示,则有:y=uo(t)或y=x1写成矩阵形式:则一般形式:(3)第18页,本讲稿共89页3 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
10、方程(2)和输出方程(3)总和起来,构成一个系统完成的动态描述,称为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即:(2.1.4)(2.1.5)第19页,本讲稿共89页A 为 nn 维的系统矩阵,表示系统内部各状态变量之间的关联情况,由控制对象的参数决定;B 为 nr 维的输入矩阵,表示输入对每个状态变量的作用情况;C 为 mn 维的输出矩阵,表示输出与每个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D 为 mr 维的前馈矩阵,表示输入对输出的直接传递关系,一般情况D0。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输入量 u 及输出量 y 均为标量,B 为列向量,C 为行向量,D 为标量。状态空间表达式是在状态空间描述系统的,反映了系统的内部特性,所以称其为“
11、内部模型”。现代控制理论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主要方法。适用于多变量系统、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研究。第20页,本讲稿共89页1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之间的转换 通过拉普拉斯及反拉普拉斯变换即能实现二者之间的转换。2微分方程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状态空间表达式有两种建立方法:从系统的机理出发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从已知系统的高阶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求相应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后者也称为“实现问题”。从高阶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变换为状态方程,即分解为多个一阶微分方程,那么此时的状态方程可以有无穷多种形式,这是由于在同一系统中,状态变量选取的不同,状态方程也不同。2.2 模型转化模型转化实现问题实现问题2.2.1模型转
12、换模型转换第21页,本讲稿共89页不含输入量u导数项的微分方程 假定一个连续系统用微分方程描述为:选取 y(t)及其各阶导数为状态变量,即取:(2.2.1)(2.2.2)第22页,本讲稿共89页则可将时(2.2.1)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2.2.3)第23页,本讲稿共89页 这个一阶微分方程组就是以状态变量x1,x2,xn表示的系统状态方程,写为矩阵方程形式,即:而系统的输出方程y=x1,写成矩阵形式,即:(2.2.4)(2.2.5)第24页,本讲稿共89页 由式(2.2.4)和(2.2.5)构成的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可简写为:包含输入量 u 的导数项的微分方程 若系统微分方程中包含输入量 u
13、的导数项,如式(2.1.1)所示,则为了在状态方程中不出现导数项,可以选取如下的 n 个变量为状态变量。(2.2.6)(2.2.7)第25页,本讲稿共89页式中,0,1,2,n-1是n个待定常数。对xn求导数,并考虑(2.1.2),有:由(2.2.7)将y(n-1),y,y均以xi及u的各阶导数表示,整理得:令上式中u的各阶导数项的系数均为零,可确定各的值。第26页,本讲稿共89页式中1,2,n 可根据式(2.1.1)的系数求得,即:(2.2.8)根据所选状态变量得出一阶微分方程组(2.2.9)以及输出方程:(2.2.10)第27页,本讲稿共89页写成矩阵方程形式:(2.2.11)(2.2.1
14、2)第28页,本讲稿共89页由式(2.2.11)和(2.2.12)构成的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可简写为:(2.2.13)习题:将下列微分方程转换为状态空间表达式形式。例1:给定微分方程形式为:试将其转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形式。第29页,本讲稿共89页3传递函数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对于式(2.1.3)描述的系统,引入一个中间变量 x(t),其拉普拉斯变换为 X(s),若 x(t)及其各阶导数的初值均为零,可将式(2.1.3)改写为:(2.2.16)(2.2.17)将式(2.2.14)和式(2.2.15)取反拉普拉斯变换,可得:(2.2.14)(2.2.15)令:第30页,本讲稿共89页 比较式(2.2
15、.1)和式(2.2.17)可以看出,两个方程是一样的,故可选状态变量:则可得可控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为第31页,本讲稿共89页 式中 以上方法得出的是可控标准型,应用不同的方法还可以推导出可观标准型、约当标准型等形式,对系统进行分析。第32页,本讲稿共89页由状态方程:将状态变量代入上式:同时对输出方程两边取拉普拉斯变换得:在零初值条件下,两边取拉普拉斯变换:4 状态空间表达式化为传递函数第33页,本讲稿共89页2.2.2 MATLAB应用应用1模型在MATLAB中的表示方法1)传递函数的表示 连续系统:tf(num,den)离散系统:tf(num,den,T)T采样时间 num:传递函数分子
16、系数构成的向量;den:传递函数分母系数构成的向量。num=b1,b2,bm den=a1,a2,an 分子分母向量内容分别是原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系数的降幂排列。例:传递函数为 可以对传递函数进行首一化处理,形成首一式,即使a1=1。第34页,本讲稿共89页 对于如有(s+2)(s+3)乘积形式的传函,可以利用多项式 相乘函数处理。格式:c=conv(a,b)其中 a 和 b 分别表示一个多项式,c 为a 和 b 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多项式。例1:求c(s)=A(s)B(s)=(s2+2s+1)(s3+8s2-6s+4)A=1,2,1 ;B=1,8,-6,4;c=conv(A,B)例2:求 的传函
17、表示形式 第35页,本讲稿共89页2)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表示 连续系统:ss(A,B,C,D)离散系统:ss(A,B,C,D,T)A,B,C,D分别为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状态矩阵、输入矩阵、输出矩阵、反馈矩阵。实际上,一组矩阵(A,B,C,D)就能确定一个系统模型。例:已知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第36页,本讲稿共89页3)零极点模型的表示 格式:zpk(z,p,k)零极点模型对于研究系统稳定性、PID校正等辅助分析和综合方法十分有用。z 表示系统零点向量;p 表示系统极点向量;k 表示系统增益矩阵。零极点模型的一般形式为:相应的增益为 k,零极点向量分别为:第37页,本讲稿共89页2 模型在MA
18、TLAB中的转换1)化传递函数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格式:A,B,C,D=tf2ss(num,den)输入参数num和den表示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系数构成的向量;输出参数A,B,C,D表示状态矩阵。该函数用可控标准型方法实现转换过程。例:传递函数为将其转换为状态空间表达式第38页,本讲稿共89页2)化状态空间表达式为传递函数 格式:num,den=ss2tf(A,B,C,D,iu)输入参数A,B,C,D表示状态矩阵;iu 表示输入代号,对于 SISO系统,iu=1;对于多输入系统,必须对各变量、输入信号逐个求取传函子矩阵,最后再获得整个的传递函数矩阵。求其传递函数形式,再反求状态方程,比较结果,试
19、述原因。例:状态方程模型为:第39页,本讲稿共89页3)化零极点模型为传递函数 格式:num,den=zp2tf(z,p,k)4)化传递函数为零极点模型 格式:z,p,k=tf2zp(num,den)5)化零极点模型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格式:A,B,C,D=zp2ss(z,p,k)6)化状态空间表达式为零极点模型 格式:z,p,k=ss2zp(A,B,C,D)以上A,B,C,D为系统状态矩阵;z,p,k为系统零极点和增益矩阵;num,den为系统传函分子和分母向量。第40页,本讲稿共89页q数值仿真算法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将用微分方程描述的动力学系统模型转换为能在数字计算机上运算的类型q一个连续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续 系统 数值 积分 时域 数字 仿真 优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