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案.doc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案课程提纲 第一篇 人际关系与技巧第一讲 人际关系及其重要性第二讲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试第三讲 人际关系的相关原理第四讲 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与必知技巧第五讲 中国“江湖”人际关系艺术 第二篇 人际沟通与技巧第六讲 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七讲 认识沟通 第八讲 沟通的障碍及其突破 第九讲 沟通的五大实用技巧第一篇 人际关系第一讲 人际关系及其重要性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1.我们生活在“关系”的社会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群居的动物。 没有任何人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
2、论,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之利也。” 吕氏春秋.侍君2.人际关系与生活的成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人际关系与事业的成功“故古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者,舜之所以背面而效”。 韩非子.功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戴尔卡内基 二、正确理解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 吗?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
3、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身体更健康.心理更健康.幸福感更强。走后门.营私舞弊是中国“江湖”社会的余弊。2.“外国的人际关系比中国的好”吗?因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国人活的很累。在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干脆放弃中国人这套人际关系,像西方人一样?答案是否定的。一是我们做不到,二是没有必要。因为,中西方的文化是很不一样的。西方文化:科学.法律.宗教为基础,偏重于真理的探求。崇尚“个体重于群体,个体先于群体。”“人人平等。”“真理与科学。”中国文化:道德.艺术为基石,重视直觉.感受,和仿效。崇尚“在群体中完成个体”。“有大有小,伦理纲常”。“对也不见得有
4、用。” 智慧小语 人际关系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人际关系模式的形成,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文化是自然孕育而成的,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已经内化到我们的心里,成为社会的一种符号,一种习惯。不是西方文化不好,更不能说中国文化不好。只要它适合我们,而我们去适应它,就好。在传承中扬弃。3.人际关系的基础你和你自己的关系自我观念:描述一个人行为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你在内心里是不是完全接纳你自己,喜欢你自己,爱你自己。也就是说,你自己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子,你是否百分百地认为自己有价值,你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应该怎样被对待。 智慧小语 人的一生都在跟自己较劲。当你内心里不能完全地接纳自己.不能
5、百分百地认可自己的价值时,你就很难正确地跟别人交往。如果你不能摆正跟自己的关系,你就会活在自卑.愤怒里,活在与其他人的比较和冲突里。因此,想要有正确的人际关系,请先处理好你自己跟你自己的关系!“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第二讲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控一.正确解读“人性”1.人性的“善”;2.人性的“恶”“人性”的解读:“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它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我们经常说“人性”有善恶之分,其实,从人自身角度讲,是并无善恶可言的。但是,从社会学角度讲,人性这个词被赋予了种种行为规范,善恶也由是否符合利益体的“利益” 而产生。在人际交
6、往中,要学会相信人性中的善,学会正视和看透人性中的恶。在交往中,要以真善美为本,同时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二.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心态平衡1.人际交往中的3种角色心态(1)家长态;(2)成人态;(3)孩子态。2.3种角色心态的不平衡及其危害不要做固定角色者!单独发展自我的任何一种角色心态,都会使自己的性格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3.平衡角色心态的方法(1)记录一周内与人交往中的角色心态 。(2)考察三种心态的比重。(3)有意识地降低比重最高的那种心态,提高另外两种心态。 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调试不良心理1:冷漠正确的心理:热情主动不良心理2:自卑/自负正确的心理:不卑不亢不
7、良心理3:怯懦正确的心理:勇于担当不良心理4:戒备/排斥正确的心理:宽容.欣赏 不良心理5:自私/贪婪正确的心理:大度/懂取舍 不良心理6:嫉妒正确的心理:奋起直追不良心理7:猜疑正确的心理:信任不良心理8:虚伪正确的心理:真诚 修炼:向本杰明.富兰克林学习 你知道100美元(1988版/1996版)上的人物头像是谁吗?那就是 Benjamin Franklin。他有一连串的头衔作家,发明家,出版商,科学家,外交家。有评价说他是十八世纪,仅次于华盛顿的名人。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两年书,但靠自己对宗教的虔诚,对教育的重视,生活的简朴,以及不屈的奋斗获得了在各个领域的成功。他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
8、:“自我管理计划”。第三讲 人际关系的原理一、人际吸引原理1.“人际吸引”的定义人际吸引,是指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与他人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1)“仪表”因素指外貌的吸引力。人们一般喜欢外貌美的人。但是注意,外貌美不单单指“五官”“身材” 等条件,还应包括“仪容仪表”.“气质”。(2)人格特质因素受高度喜欢的人格特质:开朗 快乐 友善心地 善良 真诚 诚实 忠诚 真实 可靠 聪明 有思想 善解人意 体贴 不自私 幽默 负责任 信任别人介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的人格特质:固执 循规蹈矩 大胆 谨慎 精力旺盛 追
9、求完美 冲动 文静 害羞 感情丰富 内向 天真 好动 反叛 孤独 依赖最不受喜欢的人格特质:态度不佳 不友善 敌意 不真诚 多嘴多舌 目光短浅 自傲自大 虚伪 自私 贪婪 恶毒 卑劣 粗鲁 说谎 欺骗 不值得信赖(3)能力因素聪明能干的人会使人对之产生钦佩,并为能与之结交感到幸运。(4)“相互性”因素指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 (5)“交往频率”因素是指熟悉或交往频率高,能增加喜欢的程度。(6)“邻近”因素指在其他条件相等时,人们倾向于喜欢地理位置邻近的人。(7)“相似性”因素指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8)“互补性”因素指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人们会喜
10、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对对方的第一印象。它对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新获得的信息对人的印象形成有强烈的影响。研究证明,首因效应如果因插入其他活动而中断,则后来的信息所引起的新印象比原来的印象更强,更起作用。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把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扩展到其它尚不知道的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就是“由己推人”。人们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
11、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三、相关原理对人际交往的启示1.自我修养(1)注意你的仪容仪表衣着整洁.得体。注意言谈举止。必须锻炼和提高言谈技能,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2)培养健康的人格特质健康人格的标准:1.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6.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7.要快乐。如何培养健康的人格?1.保持开朗的心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注意性格完善,自觉检查修正自己的性格特点,培养健康的性格模式。4.加强意
12、志磨练,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经受挫折的耐受力,不盲目冲动,不消极低沉。5.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良好的情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注重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3)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乃君子之道” 。2.不要用“首因、近因、晕轮效应”评判他人智慧小语首因效应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形成的。 近因效应是忽略对方原有表现而形成的,最近表现极有可能需要深入探讨的原因。晕轮效应“借一斑而窥全豹”,更易发生认知偏差。 要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3.学会“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指设身处地替别
13、人着想。4.学会“亲疏有别”广交朋友?滥交? 第四讲 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技巧一.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1.平等原则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也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1)“平等”的正确含义:“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2)平等待人,要做到: 不以富贵贫贱智愚论他人的品质。 平等地尊重他人。2.相容原则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要做到心理相容,应该注意: 学会寻找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点,求同存异。 为人处世心胸开阔,宽以待人。 要体谅他人,遇事
14、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3.互利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互助互利。人际关系相互依存,人们通过对物质.能量.精神.感情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 (1)正确理解人际交往的“互利”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并且,都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人际交往是不是值得。互利性越高,双方的关系越稳定和密切;互利性越低,双方的关系越容易疏远。(2)启示: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值得 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投资。a. 物质互利。“来而无往非礼也”。b. 精
15、神互利。支持和理解,自我表现。c. 物质精神兼利。 积极“投资”,但不要急于获得回报。“吃亏是福”。 不要过多的付出。过多的付出,对对方来说是一笔无法偿还的债,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4.信用原则信用即指一个人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交往离不开信用。以诚相待,言而有信之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言而有信”,要做到: 以“诚”为立身之本。 李嘉诚:诚信就是资本 不要轻易许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要讲清楚,以赢得对方的理解。 答应别人的事情要说到做到。二、人际交往的常用技巧 1.学会满足和维护他人自尊“人有脸,树有皮”,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的言行不伤及自己的自尊心。
16、自尊心的高低是以自我价值感来衡量的。自我价值感强烈,则自尊心水平较高;自我价值感不强,则自尊心较低。在同别人交往时,如果威胁了别人的自我价值感,会激起对方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1)记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记住别人的名字,会给人受尊重的感觉。因此,在交往中,记住别人的名字很容易让人对你产生好感。 记住对方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就叫出来,等于给予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2)学会“正确赞美”他人人的自我价值感主要来自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因此,人们对来自人际关系世界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信息特别敏感。 正确赞美有3个前提:a. 要有气度,不能“见不得别人好”。b. 要有辨别力
17、,不能瞎吹乱捧。c. 要有诚意的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刻意或存心的,或者强求回报。 赞美的七大艺术:不要害怕面对面称赞别人。依据事实,用诚恳的态度来称赞对方,满足对方被尊重的需要。比较具体地说出对方值得称赞的地方。不同的人,称赞不同的事。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自卑或身处逆境的人。人前赞赏,不如人后赞赏。学会传达第三方的赞赏。(3)学会“留有余地” 学会适当隐敛适当隐敛,既是给自己留余地,也是对他人的宽容,给他人留余地。 “事不要做太绝,话不要说太满”“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智慧小语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
18、肚量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得宠不必恃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后路与己;气势不必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厚道与己;富贵不必享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福泽与己;凡事不可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余德与己。2.适度“暴露自我”“山与山之间的距离是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心。” 人际交往中,需要对别人敞开心扉。适度的自我暴露,一方面可以保持自我心理状态的健康;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双方心与心的交流,加深情谊。“白璧微瑕更可爱”。自我暴露不是指暴露隐私
19、,必须适度。应该向对方主动展示你的爱好.思想和特点,使对方能更深入了解你。3.适度“求人”适当请别人帮些小忙,能增进你和他人之间的情谊。第五讲 中国“江湖”人际关系艺术一、解读中国 “江湖”1.“江湖”的含义推荐读书: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起因作者:于 阳;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6-12.“江湖”人际关系的特征(1)讲关系:由亲属.熟人结成的社会资源和信用纽带,熟人间相互帮忙,共谋生存。(2)讲人情:运作人际关系的不成文法律,兼有感情和利益成分的虚拟性媒介物。(3)讲面子: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的一种价值。3.正确看待“江湖”社会江湖,和它的“规矩”人身依附.结党
20、营私.人情买卖.弄虚作假,是导致中国近代深重苦难的原因之一。中国要“现代化”,要与世界接轨,必须反思和矫正“江湖社会”的影响。“延续当中有变化,变化当中有延续。”这延续,就是是江湖传统;这变化,就是现代化和法制化。二、行走“江湖”人际关系十大要诀1.一表人才精神饱满.仪容整洁.为人热情.随和平易。“一表人才”主要来自于一个人的修养。要懂得:18岁以前的相貌决定于父母,18岁以后的相貌得由自己负全部责任。“腹有诗书气自华”;“相由心生”。要做到:要有很强的个人形象意识。注重容貌的修饰。发型的修饰。 整洁.规范,长度适中,款式适当。面部的修饰。 清洁,多余毛发要清除。口部的修饰。 无异味.无异物。
21、手部的修饰。 洁净,勤修指甲。注意化妆在交往应酬中,尤其是正式场合中,化妆是一种礼貌。化妆要自然。 正式场合化淡妆。化妆要协调。 化妆品香味.颜色要成系列,与服饰协调。化妆要避人。 不要当众化妆。注意举止举止文明。 不要粗暴.骂脏话;不要当众挖耳剔牙。举止大方。 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举止美观。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注意表情基本要求:自然友善,互动大方。微笑: 真诚友善,该笑才笑。目光: “目中有人”。 注意注视的部位。(脸部“三角区”。) 注意注视的时间。(整个过程的1/3-2/3。)2.两套西装在适当的场合穿戴适当的衣饰,不违时,不失身份。在社交场合,人们讲究:女人看头,男人看腰;男人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际 沟通 交流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