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妊娠期孕妇的护理.doc





《第四章妊娠期孕妇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妊娠期孕妇的护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妊娠期孕妇的护理导学:1掌握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产前检查的时间、预产期的推算方法。2掌握腹部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方法和各径线的正常值。3掌握围生医学概念及围生期划分方法。4掌握妊娠妇女保健指导。5熟悉妊娠妇女用药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6熟悉早期、中、晚期妊娠诊断。7了解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妊娠妇女管理系统。第一节 妊娠诊断根据妊娠不同时期的特点,临床上将妊娠分为3个时期:妊娠12周末以前称为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W及其以后称为晚期妊娠。一、早期妊娠的诊断(一)症状1.停经 停经是妊娠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月经周期正常的生育年龄妇女,一旦月经过期l0日或
2、以上应疑为妊娠,若停经已达8周,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哺乳期妇女的月经虽未恢复,但可能再次妊娠。但停经不一定就是妊娠。2.早孕反应 约半数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晨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喜酸性食物、厌油腻等症状,统称为早孕反应。可能与体内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有关。反应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在妊娠12周左右自然消失。3.尿频 妊娠早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出现尿频,妊娠12周以后,当宫体上升至腹腔不再压迫膀胱时,尿频症状自然消失。(二)体征1.乳房的变化 自妊娠8周起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乳房逐渐增大,孕妇自觉乳房胀痛及乳头疼痛,初孕妇较明显。检查见乳头、乳晕着色
3、加深,乳晕区出现深褐色蒙氏结节。若为哺乳期妇女受孕,乳汁分泌明显减少。2.生殖器官的变化 子宫增大变软,妊娠68周行阴道窥器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和宫颈充血、呈紫蓝色,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宫颈变软,由于子宫峡部变得极软,检查时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Hegar,s sign)。随妊娠进展,子宫体逐渐增大变软,孕56周时宫体呈球形,至孕8周时,子宫体约为非孕时的2倍,孕12周时为非孕时的3倍,此时子宫超出盆腔,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三)辅助检查1.妊娠试验 利用妊娠后滋养细胞分泌HCG进入孕妇血中,并经尿液排出的原理,临床常用试纸法测定尿中HCG,若在白色显示区上下呈现两条红色线为阳性,提
4、示妊娠;在白色显示区上端呈现一条红色线为阴性。也可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HCG,协助诊断早期妊娠。2.超声检查是检查早期妊娠快速准确的方法。最早可在孕5周时做出诊断。B型超声可见增大的子宫轮廓,其中有来自羊膜囊圆形或椭圆形的妊娠囊光环,环内为液性暗区(羊水);若在妊娠环内见到有节律的胎心搏动和胎动,可确诊为早期妊娠、活胎。A型示波法显示宫腔波分离及液平段、子宫体增大、胎心搏动3项指标,最早在妊娠7周出现胎心反射。3.孕激素试验 利用孕激素在体内突然撤退能引起子宫出血的原理,对月经过期疑为早孕的妇女,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5日,停药后27日出现阴道流血,可以排除妊娠。如停药超过7日仍未出
5、现阴道流血,则妊娠的可能性大。 4.宫颈粘液检查 宫颈粘液量少、粘稠,拉丝度差,涂片干燥后光镜下仅见排列成行的椭圆体,不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则妊娠的可能性较大。5.基础体温测定 每日清晨醒来后,尚未起床、进食、谈话等任何活动之前,测量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按日连成曲线。具有双相型体温的妇女,高温相持续18日仍不下降,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大。高温相持续3周以上,早孕的可能性更大。二、中、晚期妊娠诊断有早期妊娠的经过,且子宫明显增大,可感觉到胎动,触及胎体,听诊有胎心音,容易确诊。 (一)症状与体征1.子宫增大 随妊娠进展,子宫逐渐增大,根据手测子宫底高度及尺测耻骨联合上子宫长度(表4-1,图4-1
6、 ),可判断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表4-1 不同妊娠周数的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妊娠周数 手测子宫底高度 尺测耻上子宫长度12周末 耻骨联合上23横指 16周末 脐耻之间20周末 脐下1横指 18(15.321.4)cm 24周末 脐上1横指 24(22.025.1)cm28周末 脐上3横指 26(22.429.0)cm32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 29(25.332.0)cm36周末 剑突下2横指 32(29.834.5)cm40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 33(30.035.3)cm图4-1 妊娠周数与宫底高度2.胎动 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称为胎动。胎动正常是胎儿情况良好的表现。孕妇于妊
7、娠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胎动每小时约35次,随妊娠周数增加,胎动渐活跃,至妊娠末期胎动又逐渐减少。腹壁薄且松弛的孕妇,经腹壁可见胎动。3.胎心音 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听到胎心音,听到胎心音即可确诊妊娠且为活胎。胎心音呈双音,似钟表的“滴答”声,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胎心音多在胎儿背侧听诊最清楚,听诊时应将胎心音与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及脐带杂音相鉴别。4.胎体 妊娠20周以后,经腹壁可触到子宫内胎体,妊娠24周后可区分胎头、胎背、胎臀及胎儿肢体,从而判断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胎背宽而平坦,胎臀宽而软,形状略不规则,胎儿肢体小且有不规则活动。(二
8、)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检测胎儿数目、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心搏动及胎盘的位置及分级,测量胎儿的多条径线,并可观察有无胎儿体表畸形;多普勒超声可测量胎盘及胎儿血流,在监护胎儿生长发育和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方面有重要价值。2.胎儿心电图 目前国内常用间接法检测胎儿心电图,于妊娠12周以后即能显示较规律的图形,妊娠20周后显示图形成功率较高。胎儿心电图可反映胎儿心脏的活动情况。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儿在子宫内所取的姿势(简称胎势)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向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成为头端小、臀端大的椭圆形,以适应椭圆形宫腔的形状。妊娠28周以前,
9、由于羊水相对较多,胎体较小,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范围较大,其位置和姿势容易改变。妊娠28周以后,胎儿的位置和姿势相对恒定。由于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同,因此有不同的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由于胎儿位置对分娩经过影响极大,故尽早确定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非常重要。(一)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胎产式。两纵轴相互平行者称纵产式,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99.75%;两轴互相垂直者称横产式,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0.25%(图4-2);两纵轴交叉成角度者称斜产式,属暂时的,在分娩过程中多数转为纵产式,偶尔转为横产式。图4-2胎产式(二)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纵产式有头先露和臀先露,
10、横产式为肩先露。头先露根据胎头屈伸程度不同又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图4-3)。臀先露因入盆的先露部分不同,又分为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和双足先露(图4-4)。临床偶见胎头或胎臀与胎手或胎足同时入盆,称复合先露。图4-3 头先露种类图4-4臀先露的种类(三)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胎方位(表4-2)。表4-2 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关系及种类纵产式(99.75%)头先露(95.75%97.75%)枕先露(95.55%
11、97.55%)枕左前(LOA)、枕左横(LOT)、枕左后(LOP)枕右前(ROA)、枕右横(ROT)、枕右后(ROP)面先露(0.2 % )颏左前(LMA)、颏左横(LMT)、颏左后(LMP)颏右前(RMA)、颏右横(RMT)、颏右后(RMP)臀先露(2%4%) 骶左前(LSA)、骶左横(LST)、骶左后(LSP)骶右前(RSA)、骶右横(RST)、骶右后(RSP)横产式肩先露(0.25%)肩左前(LSCA)、 肩左后(LSCP)肩右前(RSCA)、 肩右后(RSCP)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妊娠期在胎盘产生的激素作用下,母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解剖、生理及心理变化。虽然妊娠是一种自然的生
12、理现象,但对妇女而言,仍是一生中一件独特的事件,孕妇及家庭成员的心理也会随着妊娠的进展而有不同的变化。了解母体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有助于做好孕期的保健工作,帮助孕妇识别现存的或潜在的非正常的生理变化。 一、生理变化(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生殖系统的变化最大,其中子宫的变化最明显。1. 子宫(1)子宫体:妊娠后子宫肌细胞肥大和伸长,间质的血管和淋巴管增多、扩大,使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大小由原来的7cm5cm3cm增大至妊娠足月时的35cm22cm25cm,容量由5ml增至约5000ml,重量由50g增至约1000g。子宫壁厚度非妊娠期约1cm,妊娠中期逐渐增厚,妊娠末期又变薄,妊娠足月时约为0.5
13、1.0cm。孕12W增大的子宫超出盆腔;孕晚期子宫略向右旋,这与盆腔左侧为乙状结肠占据有关。(2)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随子宫增大逐渐伸展、拉长而变薄,妊娠后期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可伸展至710。(3)子宫颈:局部肥大充血变软、呈紫蓝色,粘液分泌量增多,形成较稠的粘液栓,保护宫腔不受感染。接近临产时,宫颈管变短并出现轻度扩张。由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面,称假性糜烂。 2卵巢 略增大,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于妊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维持妊娠。黄体功能则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黄体在妊娠34月时开始萎缩。3输
14、卵管 变长、血管增多,肌层并不充血水肿、增厚。黏膜上皮细胞变扁平,在基质中可见蜕膜细胞,有时黏膜呈蜕膜样改变。4阴道 黏膜着色、增厚、变软,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加。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及通透性增加,故分泌物多,酸度增高。不利于一般致病菌生长,有利于防止感染。5外阴 皮肤增厚,大小阴唇色素沉着,组织松软,静脉淤血,会阴厚而软,伸展性增加。(二)乳房的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使乳腺腺管增殖,孕激素使乳腺腺泡发育,在胎盘催乳素、垂体催乳素等的协同作用下,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或有触痛,皮下浅静脉明显可见,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为蒙氏结节。妊娠期虽有
15、大量、多种激素参与乳腺发育,为泌乳做准备,但妊娠期间并无乳汁分泌,可能与大量雌、孕激素抑制乳汁生成有关。妊娠末期,乳头可挤出少许黄色液体,称初乳。(三)循环系统1心脏 妊娠后增大的子宫使膈肌上升,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心尖左移和心浊音界稍扩大。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每分钟约增加1015次。心脏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曲,加之血流量增加及血流速度加快,在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可闻及I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产后逐渐消失。2心搏出量 心排出量自妊娠10W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 周达高峰,左侧卧位测心搏出量较未孕时约增加30,每次心排出量平均约为80ml,持续此水平直至分娩。临产后,尤其是第二
16、产程期间,心排出量显著增加。 3血压 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一般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舒张压因外周血管扩张、血液稀释及胎盘形成动静脉短路而轻度降低,使脉压稍增大。4静脉压 妊娠对上肢静脉压无影响,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侧卧位能解除子宫压迫,改善静脉回流。由于下肢、外阴及直肠静脉压增高,加之妊娠期静脉壁扩张,孕妇易发生痔、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孕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能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随之减少使血压下降,称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四)血液的改变1血容量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W达高峰,约增加35,平均增加1500ml,维持此水平直
17、至分娩。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使血液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在妊娠3234W,因心脏负荷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心力衰竭。2血液成分 红细胞:妊娠期骨髓不断产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白细胞:从妊娠78周开始轻度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为10109L,有时可达15109L。凝血因子:妊娠期凝血因子、V、X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预防产后出血有利。血小板数无明显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非孕妇女约增加50。妊娠期血沉加快,可达100mm/h。(五)泌尿系统的变化由于孕妇及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肾脏负担加重。妊娠期肾脏略增大,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于妊娠早期均增
18、加。代谢产物尿素、肌酐等排泄增多,其血中浓度则低于非孕妇女。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再吸收能力不能相应增加,约15孕妇饭后出现糖尿。孕妇仰卧位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妊娠早期,增大的子宫或胎头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子宫体高出盆腔,压迫症状随即消失。妊娠末期,由于胎先露进入盆腔,孕妇再次出现尿频。受孕激素影响,泌尿系统平滑肌张力降低。自妊娠中期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增粗及蠕动减弱,尿流缓慢,由于子宫右旋,右侧输尿管受压,孕妇容易发生肾盂肾炎,且以右侧常见,可用左侧卧位预防。(六)呼吸系统的变化妊娠期孕妇耗氧量增加,肺通气量增加,于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活
19、动幅度减少,胸廓活动加大,以胸式呼吸为主,气体交换保持不减。呼吸次数于妊娠期变化不大,每分钟不超过20次,但呼吸较深。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妊娠后期因横膈上升,平卧后有呼吸困难感, 垫高头部可减轻症状。(七)消化系统的变化约半数妇女在停经6W左右出现晨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喜酸性食物、厌油腻等症状,统称为早孕反应,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然消失。妊娠期受大量雌激素影响,齿龈容易充血、水肿,易致齿龈出血、牙齿松动及龋齿。由于雌激素影响妊娠期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酸性内容物逆流至食管下部产生胃烧灼感。胃液中游离盐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易出现上
20、腹部饱满感。肠蠕动减弱,易出现便秘。(八)皮肤的变化妊娠期腺垂体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增加,增多的雌、孕激素有黑色素细胞刺激效应,使黑色素增加,导致孕妇乳头、乳晕、腹白线、外阴等处出现色素沉着。颧颊部、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呈蝶状褐色斑,习称妊娠黄褐斑,于产后自行消退。随妊娠子宫的逐渐增大,使孕妇腹壁皮肤张力加大,皮肤的弹力纤维断裂,呈多量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律平行略凹陷的条纹,称为妊娠纹。初产妇的妊娠纹呈紫红或淡红色,产后呈白色。(九)内分泌系统的变化1垂体 妊娠期腺垂体增大12倍。大量雌、孕激素对下丘脑及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使促卵泡生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分泌减少,故妊娠期间卵巢内
21、的卵泡不再发育成熟,也无排卵。催乳激素增加有促进乳腺发育的作用,为产后泌乳做准备。2肾上腺皮质 因妊娠期雌激素大量增加,使皮质醇增多,进入血循环,血中皮质醇虽大量增加,但起活性作用的游离皮质醇仅为10,故孕妇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表现。妊娠期醛固酮增多,起活性作用的游离醛固酮仅为3040,不致引起水钠潴留。睾酮增加,孕妇阴毛、腋毛增多增粗。3甲状腺 妊娠期由于腺组织增生和血管增多,致甲状腺中等度增大。血中甲状腺激素虽增多,但游离甲状腺激素并未增多,故孕妇无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孕妇与胎儿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均不能通过胎盘,各自负责自身甲状腺功能的调节。(十)新陈代谢的变化1基础代谢率 于妊娠早期稍下降
22、,于妊娠中期渐增高,至妊娠晚期可增高1520。2体重 妊娠12W前体重无明显变化。妊娠13W起体重平均每周增加350g,直至妊娠足月时体重平均增加12.5kg。3碳水化合物代谢 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故孕妇空腹血糖值稍低于非孕妇女,糖耐量试验血糖增高幅度大且恢复延迟。4脂肪代谢 妊娠期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强,血脂增高,脂肪能较多积存。妊娠期能量消耗多,糖原储备减少,遇能量消耗过多时,体内动用大量脂肪使血中酮体增加发生酮血症。孕妇尿中出现酮体多见于妊娠剧吐、产妇产程过长能量过度消耗使糖原储备量相对减少时。5蛋白质代谢 妊娠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呈正氮平衡状态。孕妇体内储备的氮除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及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第四 妊娠期 孕妇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