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体育课教案的撰写和说课.doc
《863-体育课教案的撰写和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63-体育课教案的撰写和说课.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时计划的基本内容 学时计划的基本形式: 表格式、文字表述式、图解式等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学时计划 都应有助于自己的有效教学; 都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师生活动、效果预计与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等。 一、如何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的地位: 体育课程目标规定着体育课程编制的方向,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是体育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依据。 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水平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对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
2、结果。 领域目标:是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水平目标:是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从生物体育观到三维健康观:解析初中新课程的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合作精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4、提高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如何把体育教学目标制定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 要想把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得明确、具体,首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期结果要明确、具体;其次是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把握
3、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学生化 行为主体就是学习行为的主体,即学生,而不是学习结果的教师。合适的教学目标是为特定的学习者制定的。 2. 行为动词科学化 行为动词主要用以表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具体行为。行为动词的科学化主权体现在以下几点: 行为动词的多样化; 结果性目标行为动词的可测化和可评化; 行为动词的层次性更加明显; 行为动词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要求。 3行为条件情景化 行为条件是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条件要求,新课程中对行为条件的表述主要有六种: 时间和速度; 环境因素,包括对学习空间和地点的限制; 作业条件因素
4、,包括对器材的高度和重量的规定; 教学组织形式因素; 信息因素,包括是否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图表、书籍等; 完成行为的情境。 4表现程度具体化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学习目标所达成的最低标准或基本要求,用以衡量或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应达到的程度。 学习目标的组成及其表述 一个完整、规范的体育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目标一般含有学习(或行为)主体、学习(或行为)动词、学习(或行为)条件和学习(或表现)程度四个要素。 1、学习(或行为)主体的表述 学习目标的完成是由学生去达成的,因此其主体应为学生,表达应是“学生了解”、“学生能够”、“学生说出”等。 学习(或行为)动词的表述 学习(或行为)动词对学习目标
5、的达成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十分重要,我们在选择时应尽量做到标准、明确、具体、适宜。纵观课标,将其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认知类的学习(或行为)动词,如:指出、说出、关注、知道、了解、理解、收听(看)、懂得、观赏、区分、评价、描述等;二是运动技能类的学习(或行为)动词,如:学习、运用、掌握、做出、会做、学会、应用、自编自练、模仿、跨越、钻(绕)过等; 学习(或行为)动词的表述(续) 三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类的学习(或行为)动词,如:具有、克服、展示、不妨碍、树立、调控、关爱、尊重、克服、关心、体验、参与等;四是身体健康类的学习(或行为)动词,如:发展、学习、完成、从事、提高、增强、控制、进行、利用
6、等。这些学习(或行为)动词的表述才能真正体现学习目标达成与否。 学习(或行为)条件的表述 常用的有:一是教学组织形式,如:“按顺序轮流使用(练习)”、“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与他人(陌生同伴)合作”、“在游戏中”等;二是相关信息,包括给学生的图像资料、音源资料、书籍、信息技术等,如:“通过互联网”、“从报刊中”、“从电视中”、“收听(或收看)有关体育节目”、“阅读报纸、杂志中有关”等;三是作业条件,包括器材的高度和重量的规定及相关替代物,如:“用纸飞机向前(后)、侧抛(投、撇)”、“在降低高度的篮球架上”以及其他辅助手段等,如:“在教师指导下”、“在他人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助下”等; 学习
7、(或行为)条件的表述(续) 四是环境条件,包括学习空间和地点,如:“在安全的环境中”、“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沙坑里”、“在台阶上”、“在规定区域中”等;五是时间和速度或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条件,如“在5分钟内”,“用不低60%的速度”等;六是在完成学习(或行为)时的情景,如:“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况下,能”、“在课堂(小组)讨论时,能讲述”等。 学习(或表现)程度的表述 一般采用定量指标,如“至少完成5次传球”、“完成的动作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正确”等。但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类表现程度的表述多采用定性的语言,如“初
8、步”、“乐于”、“不害怕”、“良好”、“合理”、“自觉”、“正确”、“主动”、“观察并说出”、“体验”、“较熟练地”、“基本掌握”等,以便能包含复杂的、高层次的情意行为。但应尽可能用通过教育观察或学生自我感受可以作出判断的语言来表述,尽量少用抽象的语言。 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 明确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准确使用行为动词 规定行为条件 说明预期结果 准确使用行为动词 描述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 分析体育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应用简单的方法测试自己的体能; 较好地掌握球类项目中某一技术与战术; 自觉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利用余暇时间带同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帮助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63 体育课 教案 撰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