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胚胎发育与畸形.doc





《心脏的胚胎发育与畸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的胚胎发育与畸形.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33.心脏的胚胎发育与畸形 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胡小琴 主编发表日期:2006-11-7 16:30:03浏览数: 2 第三十三章 心脏的胚胎发育与畸形薛淦兴 自卵细胞受精算起,胚胎发育到第3周中期,心脏开始发育,至第7周,形成四腔胎儿心脏止,总共历时约一个月。第一节 心脏的早期发育与大静脉的形成 原始心管的形成 位于前肠两侧的心内膜原基形成的两条纵行的心内膜管互相靠拢、密接,融合而成为单一的心内膜管(原始心管),其动脉端与背主动脉连接(第一对主动脉弓),静脉端两侧分别与三条静脉(卵黄静脉、脐静脉、总主静脉)相接。(图331)图331 心脏的外形改变 从静脉端至动脉端原始心管的几个段落依次为
2、:静脉窦、心房、房室管、心室、动脉球、动脉干。(图332)图332 由于各段生长潜势不同,动脉球近段的右侧部分弯向右前方(心室右袢)。心室段向左外突出发育成为原始左心室,动脉球近段发育成为原始右心室。(图333)图333 与心室右袢的同时,原始心管的静脉窦心房段也迅速扩大,并向后上相对移位,使心房居于心室的后上方。动脉球的远段与动脉干则逐渐移位于心房的正前方。心脏的外形逐渐与成体心脏相似。 发育中,若动脉球不向右而向左袢,则将形成左、右心室反位的畸形(功能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图334)图334 上、上腔静脉的发育由于窦房襞的形成,窦房口变窄,并将静脉窦左侧部与心房分开。窦房口逐渐向右移,并由
3、横位渐变为直位。(图335) 图335 此时,左右两侧体静脉形成许多吻合血管,右侧的回血较占优势,静脉窦右角连同右侧总主静脉近端及卵黄静脉变粗(右脐静脉近心段退化消失),静脉窦右角逐渐扩张,位置变直,并逐渐为右房所吸收而成为右房的一部分(右房窦部)。以后,右总主静脉移于直位的静脉窦右角的头侧成为上腔静脉,右卵黄静脉肝上段演化为下腔静脉的近心段。左侧总主静脉及静脉窦则渐变细,以至左侧的三条静脉先后闭塞,静脉窦左角远心段成为左房斜静脉,近心段及静脉窦成为冠状静脉窦,开口于右房。 发育中,若左主静脉及静脉窦左角不变细、闭塞、退化,则将形成永存左上腔静脉。如果体静脉的吻合血管不是右侧血流占优势,而是左
4、侧占优势,形成相反方向的发育,心脏位置就会相反(心房反位),常合并完全性内脏反位(镜面右位心)。(图336)图336 肺静脉的形成在静脉窦右角并入原始右房的时候,原始左房背侧也出现有憩室样的凸起与肺芽的静脉丛相连,形成共同肺静脉。肺芽静脉丛原与主静脉相连,通向静脉窦。其后肺芽静脉与主静脉的连接退化,血流入左房,而共同肺静脉则扩张,并为左房所吸收以扩大左房腔。结果,左、右肺静脉直接引流入左房,成为成体心脏四条肺静脉分别直接开口于左房后壁的模式。(图337)图337 发育中,若全部或一部分肺静脉不与左房相接,就会形成完全性(图338)或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若共同肺静脉有狭窄不为左房吸收,则狭窄前
5、扩张部分形成一种类型的假性第三心房。(图339)图338图339第二节 心房分隔与心内膜垫发育 心房发育与分隔原始心房向后向上发展,并向左右横向扩大,位于心室之后上方,动脉干的背侧,压向动脉干。原始心房露出于心室、动脉干两侧部分,将来发育为左、右心耳。(图333) 动脉干对心房压沟的心房内对应部分出现的月牙形的嵴,发育成第房间隔(原发隔)。月牙形嵴的两脚,向房室管方向增长,而与房室管前、后心内膜垫相遇。两脚之间是第一房间孔(原发孔),为原始左右心房之间的交通口。第房间隔不断增长,与心内膜垫汇合,使原发孔闭合。(图3310)图3310 在原发孔闭合之前,第房间隔上部出现筛状孔。这些筛状孔逐渐溶为
6、一大孔,代替原发孔为左、右房之交通口,是为第二房间孔(继发孔)。 在第二房间孔形成的过程中,紧贴第房间隔之右的心房壁向内凹陷,形成第房间隔(继发隔)。第房间隔为不完整的圆弧形间隔,凹缘向下,其增长方向系向下向后,对着下腔静脉入口(图3311)。其后,继发隔的右面与假隔及静脉窦左瓣融合,其左面则与原发隔上部融合。继发隔的下缘略低于继发孔的下缘,因而将继发孔盖住,但继发隔下缘与原发隔两者之间并未融合,而形成了左、右心房之间的新的通道即卵圆孔。此处与继发隔对应的原发隔称为卵圆孔瓣。胎儿出生后,左房压高于右房,卵圆孔瓣立即凸向右房,此瓣与继发隔贴紧,防止左房血分流入右房,是为卵圆孔的生理性关闭。 图3
7、311 心内膜垫的发育在房室管区胶网组织围绕一圈,前(腹头侧)、后(背尾侧)两组显著隆起的部分,称为房室管的前、后心内膜垫。左、右两侧的心内膜垫隆起较不显著。(图3310)033.心脏的胚胎发育与畸形 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胡小琴 主编发表日期:2006-11-7 16:30:03浏览数: 3 房室管原来只与原始左心室相通。因心脏右袢、原始左室与动脉球之间形成凹褶,腔内与之对应的隆起部分(球室嵴),将原始左室与动脉球分开,阻塞了血流自房室管直接进入动脉球近端(原始右室)。其后,由于原始左房增大,房室管增粗并且右移至大约居于心房中线的位置,而球室嵴则相对地左移,并渐次退化,经过房室管的血流乃可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胚胎 发育 畸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