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十二古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古代著名的十二古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著名的十二古画.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人宫乐图轴绢本设色画纵 48.7 厘米横 69.5 厘米本图描写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这件作品并没有画家的款印,原本的签题标为元人宫乐图。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发式,有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把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另外,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
2、羽觞,还有琵琶横持,并以手持拨子的方式来弹奏等,亦在在与晚唐的时尚相侔。所以,现在画名已改定成唐人宫乐图。宋范宽溪山行旅轴绢本浅设色画纵 206.3 厘米横 103.3 厘米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此图是传世唯一的名迹。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
3、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宋郭熙早春图轴绢本浅设色画纵 158.3 厘米横 108.1 厘米郭熙(活动于西元十一世纪),河南温县人,神宗时为宫廷画师,早先曾经为京师几个重要的宫殿与寺庙绘制大型的屏风画或壁画,深受皇帝赏识,后来升迁为翰林图画院最高职位的待诏,制作了许多大型山水画。他擅长巨障长松,烟云变灭之景,山石用卷云皴,树木作蟹爪状,创为一派。此图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是存世最着名之作。画上自题早春,顾名思
4、义,画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苏醒,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于中轴在线,近景大石与高大的松树,衔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着云雾,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临深渊,溪涧从谷间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悬崖上有草亭,背后衬以远山。左侧平坡委迤,遂觉有千里之遥。笔墨清润,构图综合高远、深远、平远法,呈现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 宋黄居山鹧棘雀图轴绢本设色画 纵 97 厘米横 53.6 厘米黄居(西元933993年以后),为四川成都人。字伯鸾,五代花鸟名家黄筌之子,继承其父双钩填彩的风格。黄筌父子之画且成为宋初图画院比较画艺优劣的标准。此幅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像山鹧跳
5、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另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丛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于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于北宋山水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布局,有着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宋崔白双喜图轴绢本设色画纵 193.7 厘米横 103.4 厘米崔白(活动于十一世纪后半),濠梁人(今安徽凤阳东)。擅长道释、人物、山水、花木、鸟兽,尤
6、精于花鸟。本幅描绘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性机灵,喜群聚,有卫护领域的习性。画面上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那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似欲回应经此路过不行吗?三者动态与其唿应之关系,恰构成似有S型之韵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添增了活泼生动的神韵。这种自然生态中的景象,不是从笼槛中能观察到的,画家必需具备精湛的绘画描写能力,而且时常到郊野观察,在偶然中见此生动有趣的一幕,遂以精练的技法忆写稍纵即逝的景象,再参考平时曾画过的相关画稿,或继续观察描绘,始能慢慢完成工谨详实
7、的作品。画成于嘉佑辛丑(1061)年.宋李唐万壑松风轴绢本设色画纵 188.7 厘米横 139.8 厘米李唐(约10491130后,另一说约10701150后),河阳三城人,字古,北宋徽宗朝任职翰林图画院。靖康之难后,中原纷乱,建炎年间(11271130)李唐渡江至杭州,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重建画院又重入画院,授成忠郎,为画院待诏,赐金带。主峰旁边的远山上,题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阳李唐笔,高龄的李唐表现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主峰布置在画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参差的插云尖峰。画中冈峦、峭壁似刚被斧头凿过的痕迹,是典型的斧噼皴法,这一片石质的山,显现出特别坚硬的感觉。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著名 十二 古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