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 第一单元教案(侯文芳).doc
《六上 第一单元教案(侯文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 第一单元教案(侯文芳).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1、山中访友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侯文芳一、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蕴含”等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和表达方法。三、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五、教学准备教师演示:课件六、教学过程 (第一
2、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那里有春风夏雨,有秋霜冬雪;有奇峰怪石,有鸟语花香。第一组课文,我们将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2、板书课题,齐读。3、请同学们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的一些朋友。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先讲单元导读,再引入第一课的学习。揭题,让学生猜测作者去山中访友的对象,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情况,规范并帮助学生正音。3、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读课文圈点、勾画 、旁批不懂的查字典交流
3、读准字音,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感受作者轻装上路的心情。2、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很好?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交流“走出门早晨,好清爽!”1、读读这句话,感受这句话表现出的作者的心情。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抓住“撞”体会通过小组充分交流,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好心情。四、精读课文,感悟深情1、朗读课文,找找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2、交流体会第一个好朋友古桥。3、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2、结合文段理解词语“德高望重”。3、交流你对“岁月悠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比喻句体会对老桥的喜爱之情。读中感悟,用心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七、板书设计 1、山中访友 好清爽 古桥 德高望重的老人八、总结与反思 由于学生全是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所以一开始进度很慢,主要培养他们的习惯,如记笔记,作勾画等习惯。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1、山中访友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侯文芳一、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知识与
5、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地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三、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地方法。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地方法。五、教学准备教师演示:课件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听写本课词语给学生听写本课词语 学生听写: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蕴含 奥秘 精致 身躯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巩固基础二、交流探讨,品评赏读除了古桥这位朋
6、友之外,作者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的情意如何?1、出示幻灯片,有侧重地品析语句。2、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作了哪些联想?3、有感情地朗读,谈谈体会。小组讨论 交流1、作者在这些语句中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3、用朗读加深自己的体会。抓住第五段的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小组充分交流,朗读、仿写等方式,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三、升华情感,体会篇章结构1、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体会。2、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着重体会作者与山中朋友的亲近之情:老
7、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通过小组充分交流总结,进行深入探讨,体会作者与山中朋友的亲近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加强积累。四、布置作业小练笔:仿写课文第五自然段你觉得作者山中的朋友还有哪些呢?你能和它们打打招呼吗?仿写课文第五自然段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七、板书设计1、 山中访友 好清爽 古桥 德高望重的老人 鸟儿 呼唤我的名字 这山中的一切,哪儿不是我的朋友? 好心情、好回忆八、总结与反思 学生听写的情况很糟糕,只有几个同学全对,并且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很差,很多同学要提醒他记,他才记,看来,开始这两个星期,都要放慢
8、上课的进度。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2-4课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侯文芳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学习时将这三篇文章进行整合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层次脉络,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都能有属于自己知识水平上的收获。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识记第24课生字词语;2、读通课文第24课,初知课文大意。三、教学重点读通课文第24课,初知课文大意。四、教学难点
9、学生自觉阅读课文第24课,感知课文大意。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留心观察的美丽的自然景观。(板书课题。)朗读名言齐读课题提醒学生记下罗丹的名言,以后写作可以加以引用,甚至可能作为题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2、提出疑难之处。3、出示生字词相关练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4、根据师提出的问题,生再读课文。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5、引导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师相机点
10、拨。读课文圈点、勾画 、旁批不懂的查字典交流质疑、解疑小组讨论质疑、解疑由学生来讲讲一些疑难字,分析可能写错的地方,再讲讲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小组合作学习n1、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认真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作好批注。n2、在四人小组内将你最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自读感悟圈点、勾画 、旁批小组交流强调作笔记。四、作业抄写生字词。抄写生字词。强调书写。七、板书设计2、山雨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八、总结与反思 这是第一次进行单元整合,很多学生不习惯,甚至小组讨论交流时根本找不到事做。还要多培训小组长,让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作学习。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2
11、-4课课时4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侯文芳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学习时将这三篇文章进行整合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层次脉络,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都能有属于自己知识水平上的收获。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重点句段。2、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热爱大自然情感。三、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重点句段。四、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
12、容,体会文章重点句段。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听写重点词语2、回顾课文知识听写重点词语思考 交流先读读再听写,免得像上次错误率那么高。二、品味课文出示小组交流要点,各小组针对性讨论:(1) 第2课山雨A、用三个词语归纳出写作顺序;B、读并勾画喜欢的句子,批注并交流各身感受;C、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第3课A、圈划出作者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B、找出文中作者想象的句子,采用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第4课A、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在索溪峪的感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勾画中心句)。B、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深入学习。小组任
13、选一篇课文进行讨论、交流注意作好圈点、勾画 、旁批注意每课都要有小组选择进行学习,并且强调每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动起来。针对每课的学习提示进行讨论交流。三、作业n熟读课文,准备交流熟读课文,准备交流七、板书设计2、山雨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八、总结与反思 在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还是有的小组成员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找不到事干,特别是成绩差一点的学生。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2-4课课时4课时(第三课时)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侯文芳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学习时将这三篇文章进行整合教
14、学,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层次脉络,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都能有属于自己知识水平上的收获。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重点句段。2、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热爱大自然情感。三、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重点句段。四、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重点句段。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听写重点词语听写重点词语主要听写前两次易写错的词语。二、全班展示交流1、出示小组交流要点,各小组针对性讨论:(2) 第2课山雨
15、A、用三个词语归纳出写作顺序;B、读并勾画喜欢的句子,批注并交流各身感受;C、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第3课A、圈划出作者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B、找出文中作者想象的句子,采用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第4课A、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在索溪峪的感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勾画中心句)。B、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深入学习。2、老师相机指导交流。1、交流要求 我们组选择的 课文, 。按照前面小组学习的要求进行交流。2、其它小组适当的补充交流。注意作好圈点、勾画 、旁批注意教给学生小组交流汇报的方式,尤其是忠山小学的展练式学习方式。三、布置作业拓展阅读与大自然相关的文章。拓展阅读以
16、多种方式强调多读书。七、板书设计2、山雨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八、总结与反思 根据小组建设的原则,B和C层的同学来交流汇报,加分的更多,所以还要教学生学会交流和汇报的方式,要教会成绩稍差的同学学习,并且主动来交流学习成果。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2-4课课时4课时(第四课时)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侯文芳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学习时将这三篇文章进行整合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层次脉络,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读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上 第一单元教案侯文芳 第一 单元 教案 侯文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