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类型与预防策略.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类型与预防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类型与预防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类型与预防策略孙永平 范 巍(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摘 要中小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以交通事故、溺水、自然灾害、火灾、食物中毒等为主。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60%发生在校外,农村是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多发地区,低年级学生易发生安全事故。预防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需完善政策法规及健全安全机制,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校体育的安全教育工作。创建良好的中小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环境,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及全民的安全意识。关键词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预防策略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1477(2010)03 -0006 -04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2、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因素。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尤为重要。我国现有中小学生约1.8亿,近10年来,全国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4万左右,其中属于非正常死亡学生人数1.6万,占死亡总数的40%,也即平均每天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40余人。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交通事故、溺水、自然灾害、火灾、食物中毒等。目前,全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等事故灾难约占60%;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等社会安全事故约占30%;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等自然灾害约占10%。从整体上
3、看,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60%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数量占各类事故总数的50%,其中,交通事故导致伤害的中小学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45%;从地域上看,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城市近30%,约70%发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生的安全事故发生数量、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均明显高于城市。一、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特征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地域广大、安全事故发生种类较多,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1.农村是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多发地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师生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道路交通比较落后,机动车辆与行人并道;相关责任单位对河湖、池塘等疏于管理是导致各类事
4、故频发的重要原因。2.低年级学生易发生安全事故相对于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都比较欠缺,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比较低,这是导致低年级学生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3.校园伤害事故增多校园伤害事故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安全事故。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健全,导致少数/害群之马0混入教职工队伍,以及个别校外非法人员进入校园,从而酿成校园伤害惨案发生。4.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暑假和周末等节假日及其前后是各类事故的集中多发期,尤其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最多。发生在白天安全事故主要有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校园伤害事故等;发生在晚上主要是山洪、暴
5、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5.事故多发地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各类中小学生事故中,发生在学生上下学路上比较多,其中以交通事故为主;发生在江河水库的安全事故,以溺水事故为主;发生在学校及周边的安全事故,以持刀伤害、性侵害为主。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居高不下,应当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创建良好的中小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环境,提高学生及全民的安全意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二、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类型与成因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依照发生地可将其分为校内事故和校外事故,校内事故包括:课内事故、课余事故;依照事故的性质可分为刑事事故、民事事故;依照事故的内容
6、可分为交通事故、溺水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消防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饮食事故、社会治安事故等。1.交通事故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拥有车辆的单位和个人数量剧增,交通事故频频发生。2008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65 204起,死亡73 484人。2004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中小学生死亡人数4 423人,受伤人数20 917人,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第一位。据统计,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116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 289.3万辆,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35倍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均超过100万辆。200
7、9年,全国道路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将进一步增长。中小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较弱、家庭监护缺位等是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另外,机动车司机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亦是造成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原因。2.溺水事故本世纪初,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约有40余人因溺水死亡,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溺水死亡学生总数的612%,溺水是该年龄段的第一死因。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人数的数据表明:20002005年,溺水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保持在50%以上,趋势有增无减,特别是农村更为突出,农村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率是城市的近5倍。溺水事故已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
8、0之一。3.自然灾害资料显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 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 499万人(次);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自2007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地震5级以上10余次,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10级地震并波及多个省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仅四川受灾累计遇难68 636人,1 12
9、9人被埋,17 516人失踪,其中相当数量为中小学生。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缺少对学生进行有关自然灾害知识的普及教育,中小学生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较低,缺乏逃生和自救能力;较少的学校虽然曾进行过相关的教育,但是并没有建立长效机制。4.消防安全事故校园火灾也是时有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校园消防安全事故中近90%发生在学生宿舍内,且一般受害相对严重。宿舍是人员密集区,由于中小学生消防知识不足,对突发火灾应对能力较低,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将对学生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中小学生消防意识淡漠,致使宿舍内存在安全隐患,如:易燃杂物堆积、违规使用电器等是发生校园火灾的主要原因。5.学校体育安全由于体育独特的教
10、学形式,使学生容易出现运动性伤害事故。虽然伤害事故造成学生死亡人数不多,但是,属于比较多发的伤害事故,主要为器械性伤害、擦伤、扭伤、创伤、骨折;其次为非器械性伤害,如:奔跑诱发心肺疾病等。频繁发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体育管理人员、有关的教学人员以及学生自身对此类安全问题的重视不够,出现思想上的麻痹,造成对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环节的忽视,诱发事故发生。另外,学校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缺乏,器械陈旧,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在客观上形成了诱发体育伤害事故的潜在因素。6.饮食安全2008年3月18日,河南省叶县廉村镇第一初中百余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由于食用了学校供应的不洁食物,100余名学生陆续出现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生 安全事故 类型 预防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