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优秀PPT.ppt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优秀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动机教育统计学1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页,共37页本章提纲本章提纲一、学习动机概述二、学习动机的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页,共37页一、一、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二)学习动机的作用(三)学习动机的类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页,共37页(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1、动机的定义与作用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2、学习动机是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3、内驱力和诱因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了学习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两个特征。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页,共37页2、动机的定义与作
2、用、动机的定义与作用(1)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2)动机的作用:激发行为 行为定向 维持行为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页,共37页3、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素构成 (1)内驱力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内驱力与需要成正比。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页,共37页(2)诱因)诱因诱因是指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分类:正诱因: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的诱因负诱因:驱使个体逃离或回避目标的诱因诱因具有诱发或激发个体产生目标指向行为的作
3、用,诱因的作用因人而异。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页,共37页(3)关系)关系内驱力与诱因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内驱力存在于有机体的内部,诱因则存在于有机体的外部。联系:既没有无内驱力的诱因存在,也没有无诱因的内驱力存在。可以先有内驱力而后选择行动目标,也可以先有诱因诱发需要,然后唤起内驱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页,共37页4、内驱力和诱因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了学习动机、内驱力和诱因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了学习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两个特征。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两个特征。(1)活动性:学习动机能够推动学生进入学习的活动状态。(2)选择性:学习动机推动学
4、生选择一定的活动,而相应地忽视其他活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页,共37页(二)学习动机的作用(二)学习动机的作用1、一般来讲,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学习动机的水平越高,其学习效果越好。但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3、伯奇的实验研究的结果4、布卢姆的观点5、我国学者的观点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页,共37页耶克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多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目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反而会因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
5、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一页,共37页耶克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多德森定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二页,共37页伯奇的实验研究结果伯奇的实验研究结果伯奇的实验研究说明,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因为动机过强,紧张和焦虑强度过高,注意与知觉的范围缩小,思维受到一定的抑制,这些都会给学习带不良的影响。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三页,共37页布卢姆的观点布卢姆的观点布卢姆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双向关系。学习动机固然可以增加学生的行为方式来促进学习,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增加学习动机。你现在浏览的
6、是第十四页,共37页我国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认为对于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其当时的学习动机的状态如何,教师都应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使学生学懂、学会,从成功的学习开始,尝到学习的甜头,依靠富有成效的教学业绩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五页,共37页1、苏联的心理学家们根据学习动机的的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2、美国的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分为(1)交往动机(2)成就动机3、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分为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是否处于活跃和主导状态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三)学习动机的类型(三)学习动机的类型你现在
7、浏览的是第十六页,共37页二、二、学习动机的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二)成就动机理论;(三)归因理论;(四)自我效能感理论。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七页,共37页(一)强化理论(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强化是引起动机的主要因素人的某种行为倾向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得到某种报偿。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八页,共37页强化的分类强化的分类强化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从程序上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断续强化。断续强化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为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和
8、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根据强化与反应次数的关系可分为固定频率间隔强化和不固定频率间隔强化。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九页,共37页(二)成就动机理论(二)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始于美国心理学家默瑞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成就动机研究的真正开端是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1953年合著的成就动机一书,他们用主题统觉测验来测量成就动机,人们把成就动机看成是一种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某一卓越的社会目标的需要。阿特金森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成就动机模型影响较大。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十页,共37页 阿特金森指出,规定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其关系表现为:动机的强度=f(动机期望诱因)你现在浏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第五 学习 动机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