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风险管控办法.doc
《质量风险管控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风险管控办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质量风险管控办法1. 目的为使公司产品质量、品牌信誉保持良好,防范市场危机,把经营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以预防为主,并确保发生各类质量品牌危机时能及时主动应对,特制定本办法。2. 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产品的市场抽检、客户投诉、品牌危机等情况发生时的处理,产品实现过程和物流运输环节质量风险的预防。3. 职责3.1 品管部门:是质量风险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相关制度制定、组织质量事故分析会的召开、纠正预防措施的审定、落实情况的检查与通报;协助质量纠纷的调查、处理;负责核算质量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建立质量事故档案。3.2 营销部门:负责市场质量风险管控制度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及实施,减少和避免
2、质量纠纷的发生;负责市场质量纠纷的调查、分析和处理。3.3 供应、生产厂、物流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风险管控制度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及实施,减少和避免质量纠纷的发生;参与质量纠纷的调查、分析和处理,负责提供本部门质量管理的有关数据及情况。3.4 质量风险管控领导小组3.4.1 主要成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营运副总、营销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事业公司及营销经理 、厂长、品管部门经理等。3.4.2 职责:质量风险管控方针、政策的制定,对质量事故处理意见的裁决,对责任人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的审议、决定。4. 质量纠纷的处理程序及要求4.1 质量纠纷报告4.1.1 抽样报告制度:营销业
3、务人员、片区经理做到凡我公司产品受到各级部门抽检取样,必须在6小时内将所抽样品的规格、生产日期等相关情况报告到大区经理,由大区经理报告公司质检部门安排核对产品质量情况。同时,业务员密切关注抽检单位的分析结果。4.1.2 营销、客服部门及其它部门接收到市场抽检不合格或客户投诉时,应如实记录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数量、现象、原因等情况,不得隐瞒真相。并应立即制止事态发展和蔓延,在第一时间内立即上报到本部门经理。4.1.3 部门经理接到报告后,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预计可能造成事故的等级。对可能造成较小、一般质量事故的,报本部门分管领导直接安排调查核实处理;对可能造成较大质量事故在8小时内,重、特大
4、质量事故在4小时内,向分管领导汇报,并作出现场处理意见。必要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并把情况通报到品管部门。4.2 质量纠纷处理4.2.1 较小及一般事故的处理程序:报告到销售经理营销部门处理(必要时品管、生产部门协助)提交处理报告营运副总审批报到品管部门备案。4.2.2 较大、重大、特大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品管部门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商议提出解决方案,征得管理者代表同意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应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并核查清楚纠纷发生的经过、原因、损失大小、责任单位、责任人。4.2.3 负责质量纠纷处理的人员在完成现场调查、处理后的5天内,书面报告质量纠纷调查处理报告到管理者代
5、表及品管部门。4.3 质量事故分析与通报4.3.1对较小、一般质量事故,品管部门直接按责任大小和损失额分解到相关责任方予以考核并通报。4.3.2 较大、重、特大质量事故处理完后7天内,品管部门填写质量事故分析反馈表,连同质量纠纷调查处理报告一起,分别报送到管理者代表和相关责任部门。4.3.3 相关责任部门收到质量事故分析反馈表、质量纠纷调查处理报告,填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纠正预防措施,并在3天内反馈到品管部门。4.3.4品管部门组织召开质量事故分析会。质量事故分析会的参加单位和人员是:质量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营运副总、营销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
6、监、事业公司及营销经理 、厂长、品管部门经理,以及与事故有关的相关人员(主任、班长、当事人等)。对于重、特大质量事故的质量分析会,必须邀请总经理参加。4.3.5对质量事故分析,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提出纠正和预防重复发生措施不放过。会后形成质量事故分析会议纪要,并通报全公司。4.4 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由品管部门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跟踪落实并通报。4.5 质量事故档案品管部门建立质量事故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报告,每季度进行一次统计分析、作为质量考核、改进的依据。5. 质量事故的定义及分类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风险 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