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doc





《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班级_ 姓名_一、知识再现(每空2分,共20分)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就是.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4、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作力的单位,简称 ,用表示.5、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6、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 .二、辨明对错(每小题2分,共16分)1、垫圈越多,产生的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越快.( ) 2、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 3、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
2、车就开不动了.( ) 4、赛车在很短的时间内加速到了300千米以上.( ) 5、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 ) 6、弓箭是利用了物体的反冲力.( ) 7、黑板擦擦黑板是进行滑动摩擦.( ) 8、在地面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 三、精挑细选(每小题2分,共16分)1、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A、减小摩擦力 B、增大摩擦力2、赛车的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A、节省材料 B、美观漂亮 C、行驶稳定3、我们知道1牛约等于()克的力 A、10 B、100C、1000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A、用力 B、不用力5、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
3、物体() A、用力B、用更大的力 6、做小车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是()的 A、一样 B、不一样7、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挂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不变 B、越大 C、越小8、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弓箭四、巧手连线(10分) 拉力大 使小车运动慢的原因 载重量大 摩擦力小 使小车运动快的原因 拉力小 载重量小五、实验体会(17分)实 验 计 划我们提出的问题 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我们的推测 实验材料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过程 实验结论 六、我问你答(每小题7分,共21分) 1、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些
4、什么? 2、交通部门为什么要限制汽车超载?3、你认为自行车有哪些地方设计得比较好?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三、四单元检测题班级: 姓名: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2.土壤中是没有微生物的。 ( )3.土壤中是没有空气的。 ( )4.植物也能对岩石风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 )5.课本上说地球的深部物质像一锅煮热的粥,压力很小。( )6.雨水使土壤中的生物得到了生存的水分,所以雨水对土壤没有侵蚀。( )7.课本上说的“径流”就是小河流。( )8.课本资料上介绍:风对土壤也有侵蚀,这是因为风刮走了地面的黏土和细沙,年复一年,土壤被侵蚀
5、了。( )9.把橡皮筋拉长或压缩都能产生弹力。( )10.我把石子竖直上扔,会落下来掉到自己头上,这是空气阻碍的原因。( )11.空车行驶的汽车比满载货物行驶的汽车,所用的前进驱动力要小。( )12.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办法来减少摩擦力。( )13.课本上介绍“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就是用反冲力来驱动小车。( )14.手在空中移动比在桌面移动容易,是因为在空中没有摩擦力。( )15.自行车正常前行,轮在地面滚动,当刹车后,轮不再滚动了,但自行车还会前行,这时轮与地面是滑动。( )16.你观察过自行车的好设计,刹车时刹车皮与钢圈紧合,这时刹车皮与噶钢圈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二、选择题:(把正确答
6、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2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装上防滑链是为了( )A增加动力 B增大摩擦力 C减少摩擦力3把车身设计成流线型,主要是为了( )。A美观耐用 B制造加工比较方便 C尽量减小空气阻力7在研究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时,挂垫圈要一个一个增加,它的好处是( )。A.能比较准确地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的力B.为了小车不乱跑 C.让小车加快运动.我们学过运动会产生摩擦力,下列问题我会回答:(1)手压光滑桌面向右运动,感觉要用较大的力手才能运动。手在空中向右运动,感觉没用力手就运动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桌面有吸引力 B.手与桌面有较大摩擦力 C.无法判断(2)课堂上研究过摩擦力大
7、小与( )因素有关。新课标第一网A.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B.只与物体重力 C.接触面和物体重量(3)下图1是研究摩擦力的实验,实验用砝码重量和个数、盒子都一样。它研究的变量是( )A.物体重量大小 B.物体接触面状况 C.弹簧称拉动快慢 .课堂上做过滚珠轴承的实验装置,下面实验和问题我知道。(1)右图是课堂上做过的实验:把一个小瓶盖固定在桌面上。用胶带把铅笔粘到另一个大一点的瓶盖上(如图2)。把大瓶盖盖到小瓶盖上,转动大瓶盖(如图3),大瓶盖( )转动。A.不容易 B. 容易 C.灵活(2)右图是课堂上做过的实验:在小瓶盖里放进一些玻璃球(如图4)。再把大瓶盖盖到小瓶盖上,转动大瓶盖(如图5
8、),大瓶盖( )转动。A.不容易 B. 容易 C.不灵活(3)这个实验的活动体验,说明了( )A.不用玻璃球,大瓶盖转动相当于是滚动运动B.用玻璃球,大瓶盖转动相当于是滑动运动C. 用玻璃球,大瓶盖转动相当于是滚动运动(4)自行车刹车的方法是阻止车轮转动,为什么车轮停止转动,车能很快停下来?( )A.车轮停止转动,轮与地面的摩擦是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小,所以车停了 B. 车轮停止转动,轮与地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大,所以车停了 C. 车轮停止转动,轮与地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小,所以车停了6.某小组研究土地上有覆盖物对侵蚀的影响时,要控制的相同条件是( )。A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 B
9、土地坡度和雨量大小 C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7.下列工具中最适合观察土壤生物的是( ) A潜望镜 B望远镜 C放大镜8.下列描述是径流现象的是( )A雨点降落时,打散并溅起土壤微粒 B沿着地表流走的雨水 C黏土和细沙被河水冲走9.下列不是侵蚀现象的是( )A风刮带来的沙把山崖上的岩石磨的很光滑B海浪拍打岸边形成洞穴 C大草原遍地绿色10.课堂上做过岩石变化的实验,下面实验和问题我知道。(1)如图6的实验:将燃烧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实验结果是( )。A.岩石没反应 B.岩石破碎了 C.岩石膨胀变大(2)题(1)的结果说明( )。A.气温的冷热变化,会使大自然的岩石破碎变小 B. 气温的
10、冷热变化,大自然的岩石没有反应 C. 气温的冷热变化,会使大自然的岩石膨胀变大(3)岩石在多种不同作用下,都会发生变化,如图7是一种( )使岩石破裂。A.岩石挤住了树根 B.岩石使植物无法生存C.植物从岩石中长出,即植物作用了岩石(4)前面两例使岩石破裂现象叫( )。A.风化 B.破坏 C.岩石活动三、看图填空1.右图是土倒入水中,搅拌水中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在右图中将沙、石子、黏土分别填入相应框内。在土倒入水中时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 2.画出左图小车的运动方向。 右图射出子弹后,枪身向后退,这是什么力作用使枪身向后退?答: 3.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力运动的,请在括号里写出。四、探
11、究题: 下面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一个实验,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带钩的长方体木块、表面平整的长木块、几条毛巾、直尺、弹簧测力计、几枝圆珠笔。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 木板面 6N 0.7N2 木板面 8N 1.2N3 毛巾面 6N 2.1N1、比较1、2次实验,固定不变的量是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1、3次实验,固定不变的量是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火山活动与_和_ 运动有关。2、由于受_、_、_或_的作用,岩石破碎,这
12、种现象叫风化。3、外力的 作用和 的作用,使岩石最终成为土壤。4、土壤的成分中,_和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5、流水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_ 和 。6、影响对土壤侵蚀的因素有 、 、 。7、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_。 8、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和_的现象发生。9、中国 部多高山, 部多平原。10、土壤是由沙、 、黏土、 、 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二、判断题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鹅卵石一般出现在河床得上游。( )2、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造成灾害之一 海啸。( )3、丘陵的地形海拔较高,地势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13、。 ( )4、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5、喜马拉雅山是两大板块受挤压而形成的大山脉。( )6、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7、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小,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8、土地的坡度越大,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就越厉害。 ( )9、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10、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 )三、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2、.我们家乡的地形是(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3、( )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
14、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A沙砾 B腐殖质 C盐分4、某小组研究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块有覆盖物的土地上,先下“小雨”,然后再下“大雨”进行比较 B、在两块都无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 C、在两块都有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5、 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A风化 B沉积 C侵蚀6、 岩石受到风化作用最终会变成( )A土壤 B腐殖质 C石头7、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由于( )而形成的。 A两个板块碰撞 B两大板块受拉张 C火山和地震8、把土
15、壤倒入水中并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在最上层的是( )。A沙砾 B沙 C黏土9、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 )。A盆地 B山地 C丘陵 10、我国的地形特点( )A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 B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 C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11、课堂上我们做过植物对岩石作用的实验:把豌豆放入石膏糊中,把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豌豆发芽后,发现石膏糊的状况是( )。A石膏糊越来越硬,豌豆不会发芽 B豌豆发芽,石膏糊没有变化 C豌豆发芽,石膏开裂12、海边的洞穴、悬崖等地形是( )A雨水冲成的 B海浪拍打形成的 C风掀起的沙石堆成的四、简答题:1、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修订版 小学 科学 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测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