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机械手系统设计 - 说明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气动机械手系统设计 - 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动机械手系统设计 - 说明书.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明书 设计题目: 气动机械手系统设计 专业年级: 2011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号: 116722003 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5 年 05 月 27 日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言- 1 -1.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结果、关键问题和相关发展趋势- 1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1.2.2 预期设计结果- 1 -1.2.3 关键问题- 1 -1.2.4 相关发展趋势- 2 -1.3 本课题的设计方法- 2 -1.4 系统功能说明- 3 -第二章 机械手气动系统设计- 4 -2.1 明确机械手的工作要求-
2、 4 -2.1.1 气动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分析- 4 -2.1.2 工作要求- 5 -2.1.3 运动要求- 5 -2.1.4 动力要求- 5 -2.2 设计气动控制回路- 5 -2.2.1 列出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 5 -2.2.2 作X-D线图,写出执行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6 -2.2.3 画出系统的逻辑原理图- 7 -2.2.4 画出系统的气动回路原理图- 7 -第三章 气缸及气动元件设计- 10 -3.1 手臂回转、伸缩、夹紧、升降气缸的设计- 10 -3.3.1 确定气缸类型- 10 -3.3.2 气缸内径计算- 10 -3.3.3 选择气缸- 11 -3.3.4 验算气缸力的大小
3、- 11 -3.3.5 活塞杆直径d的校核- 12 -3.3.6 耗气量计算- 13 -3.2 选择气动控制元件- 14 -3.2.1 选择主控气动换向阀- 14 -3.2.2 选择行程阀- 14 -3.2.3 选择手控换向阀- 15 -第四章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16 -4.1 控制系统分析- 16 -4.1.1 总体控制要求- 16 -4.1.2 PLC机械手的动作分析- 16 -4.1.3 系统硬件配置- 17 -4.2 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 17 -4.2.1 输入/输点数分配- 17 -4.2.2 输入/输出点地址分配- 18 -4.2.3 系统接线图- 18 -4.2.4 P
4、LC外围接线图- 19 -4.3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20 -4.3.1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20 -4.3.2 程序设计(梯形图)- 21 -第五章 PLC机械手的程序调试- 28 -5.1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28 -5.1.1 PLC程序调试及解决的问题- 28 -5.1.2 PLC与上位机联调- 28 -5.1.3 结果分析- 28 -第六章 设计总结-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词- 32 -摘要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
5、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机械手的结构、气动控制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气缸的选型设计以及PLC控制程序的设定。本设计主要是通过可编程控制技术来实现气压驱动机械手,从而完成立柱的升降/回转、手臂的伸出/缩回和手爪的抓取动作。本设计探索的意义是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改变机械手的工作程序,来达到相要求的工作效果。PLC控制系统的机械手,简易方便且适应性较强,这对于未来机械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机械手;气动系统;气缸;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AbstractThe manipulator is imitate the part of the hand,
6、according to the given program, track and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capture, handling or operation of the automatic mechanical device. The manipulator is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known as industrial manipulator. Production of mechanical hand can improve the automation level of productio
7、n and labor productivity; can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to achieve safe pro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ipulator, pneumatic control system, the selection of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cylinder design and PLC control program.This design is
8、mainly through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pneumatic drive manipulator, thus completing the column lifting / rotation, arm extension / retraction and hand grasping movements.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esign is to be able to change through a simple mechanical hand wor
9、king procedures, to achieve the work requirements. PLC manipulator control system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nipulator.Key words: Manipulator ; Pneumatic system ; Cylinder ; PLC ; Ladder diagram ;第一章 引言1.1 本课题
10、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中要快速高效的实现工件的装卸、转向、输送;或操持焊枪、扳手、喷枪等工具,进行加工、装配,就需要机械设备能够自动化作业,所以现如今自动化作业已受到生产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工业机械手”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模仿人手的局部动作,来实现生产的自动抓取、搬运等复杂流程,它能够代替人手进行高效率作业,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厂加工效率,而且还保障了工厂及工人们的人身安全。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课题,选择了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工业机械手的控制系统。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PLC控制系统的机械手,在专用生产线上也有着重要
11、的地位。PLC控制系统的机械手,我们能够通过改变它的工作程序,达到工作效果,简易方便、适应性较强,尤其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应用更为广泛。这次课题主要包括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设计以及驱动、控制系统设计等。本设计机械手采用圆柱坐标型,各动作由气压驱动,并由电磁阀控制。通过气压缸来实现立柱的升降/回转、手臂的伸出/缩回和手爪的抓取动作。动作顺序及各动作采用时间间隔原则。功能主要用于上下料、搬运环类零件的重复动作,从内孔夹持工件,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可根据工件的变化及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1.2 本课题研
12、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结果、关键问题和相关发展趋势1.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机械手的功能要求和现实意义,并对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加以学习和了解,熟悉了其运动机理等。在现有机械手技术基础上,确定了搬运机械手的基本系统结构,对机械手的运动进行了简单的力学模型分析,完成了机械手传动部分、执行系统、驱动系统等系统的相关设计,并对机械手的控制技术进行了一定的阐述。1.2.2 预期设计结果本课题的预期结果是完成机械手气动系统总体设计,并实现可编程序控制PLC控制方式,并对其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1.2.3 关键问题本课题的关键问题是对机械手气动系统的设计要符合技术参
13、数要求,气动控制回路整体布局要合理,控制方式要合理可靠,且具有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设计合理,准确,满足设计要求。1.2.4 相关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工业经济发展放缓,使得气动机械手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作为新兴科学技术的产物,气动机械手的发展势不可挡。目前,气动机械手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趋势: (1)、结构模块化(2)、控制智能化(3)、感觉功能变强(4)、系统应用与集成化(5)、可靠性越来越高(6)、易操作更灵活(7)、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3 本课题的设计方法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下几种:1)、试凑法2)、逻辑法3)、分组供气法试凑法是将选用的的气动基本回路、常用回路试凑在一起组成控制
14、回路,然后分析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如若不满足要求,则要修改或另选回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此法是气动回路常用的设计方法,设计气动回路也可以参照使用。逻辑法包括逻辑运算法和图解法。辑运算法是根据控制要求,直接应用逻辑代数进行计算简化,但计算过程较复杂,对于复杂的控制回路不易得到最佳结果。图解法是利用逻辑代数的特性,把复杂的计算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出来,如信号-动作线图法(X-D线图)、卡诺图法等。分组供气法是在控制回路中,增加若干个控制元件对行程阀采用分组供气的方式。产生障碍时,可切断障碍信号的气源,防止障碍的产生。在本次机械手气动系统设计中采用逻辑法中的信号-动作线图法(X-D线图)设计气动回路,整
15、个设计过程如图1-1所示。非标准标准程序分析实际问题列出程序式X-D线图逻辑函数校正逻辑原理图控制回路图校核图1-1 气动系统设计步骤框图1.4 系统功能说明机械手气动系统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机械手通过可控制编程来控制气动系统,从而实现机械手的立柱的升降/回转、手臂的伸出/缩回和手爪的抓取动作。机械手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程序可变、动作灵活多样。并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控制方法,对于未来工业的发展,机械手气动系统的自动改进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二章 机械手气动系统设计2.1 明确机械手的工作要求2.1.1 气动机械手结构
16、示意图分析本设计介绍气控机械手模拟人手动作,按预先给定的程序,轨迹和工艺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完成工作的上料或下料。为了完成这些动作,系统共有 A、B、C、D四个气缸,可在三个坐标内工作。A夹紧缸、B手臂伸缩缸、C立柱升降缸、D立柱回转缸。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表2-1 气动机械手系统的初始状态执行元件初始状态功能A气缸伸出位置抓取工件B气缸缩回位置横向伸缩C气缸上端位置上下移动D气缸左端位置左右旋转图2-1 气动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31 -2.1.2 工作要求本设计机械手主要用于自动输送线的上下料,采用气动方式驱动,可控制编程进行控制。由于机械手工作速度的稳定性较差、冲击大、气源压力
17、较低,手爪抓重一般在30kg以下,所以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2.1.3 运动要求由于影响机械手动作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立柱的升降/回转、手臂的伸缩和手爪的抓取速度。本设计确定该手臂升降行、伸缩行程均定为500mm;手臂回转行程范围定为00-1800;立柱升降、手臂伸缩、立柱回转一次时间;手爪伸缩行程定为200mm,手爪抓取一次时间。2.1.4 动力要求手臂设计还包括手爪伸缩气缸推力FA5kN;手臂伸缩气缸推力FB15kN;立柱回转气缸推力FC20kN;立柱升降气缸推力FD30kN。 2.2 设计气动控制回路根据机械手(图2-1)结构的设计要求,其中A缸为夹紧缸,当活塞杆退回时将工件夹紧,当活塞杆
18、伸出时将工件松开;B缸为伸缩缸,实现手臂的伸出和缩回动作;C缸为升降缸,实现立柱的上升和下降动作;D缸为回转缸,通过齿轮齿条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立柱的旋转运动,从而实现立柱的回转运动。2.2.1 列出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q立柱下降C0手臂伸出B1手爪夹紧A0手臂缩紧B0立柱左转D1手爪松开A1立柱右转D0立柱上升C1根据上述工作要求,现列出气动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如图2-2所示: qd1c0a1d0c1b0a0b1C0B1A0B0D1A1D0C1图2-2 机械手的动作顺序图2-3 机械手的工作顺序 2.2.2 作X-D线图,写出执行信号的逻辑表达式根据上述分析的可以画出气动机械手在C0-B
19、1-A0-B0-C1-D0-A1-D1顺序动作下的X-D线图,如图2-7所示,从图中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出原始信号d1 、c0 、b0 、c1 均为障碍信号,因而必须排除。为了减少整个气动系统中元件的数量,这四个障碍信号都采用逻辑回路来排除,其消障后的执行信号分别为d1*(C0)=d1a1q 、c0*(B1)=c0a1和b0*(C1)=b0a0 、c1*(D0)=c1b0a0 。图2-4 气动机械手的X-D线图在图2-4中,顶端依次写入的是程序的相位及对应的动作名称,左侧由上至下是控制信号及对应的被控动作,其中控制信号在上,被控动作在下,在最右侧为“执行信号”表达式。在图中动作线的起点是在该动作的
20、开始处,用“O”表示,动作线的终点在对立动作的开始处(对立动作是指A1与A0、B1与B0等不能同时存在的动作),用“”表示;信号线的起点是在该信号所控制动作的开始处开始,用“O”表示,信号线的终点是在产生该控制信号动作的对立动作开始处结束,用“”表示。如控制第一个动作C0的信号d1,信号线的起点是在该信号所控制动作C0的开始处开始,即C0左侧,用“O”表示;信号线的终点是在产生该信号d1的动作D1的对立动作D0开始处结束,即D0左侧,用“”表示。画信号线时应注意:信号线的起点就是同组中动作线的起点,信号线的终点就是上一组中动作线的终点。在X-D线图中有的信号线比其所控制的动作线长,说明当动作状
21、态要改变时,其控制信号不允许它改变,这种阻碍动作改变的信号是障碍信号,其长于动作线的部分为障碍段,用“ ”表示,在图2-5中,其中d1(C0)、c0(B1)、b0(C1)、c1(D0)均为障碍信号。为了排除某个有障碍信号m 的障碍段,需要另外一个信号(又称为制约信号)n,将信号m与信号n相“与”,去除m信号中的障碍段。选择制约信号n的原则是:使信号n在信号m的障碍段中不存在,而在m信号的执行段有信号。如控制动作C0的信号d1是有障碍信号,选择信号a1作为制约信号;控制动作B1的信号c0是有障碍信号,选择信号a1作为制约信号;控制动作C1的信号b0是有障碍信号,选择信号a0作为制约信号;控制动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动机械手系统设计 说明书 气动 机械手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