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doc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课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课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先阅读理解,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列出综合算式,鼓励学生大胆说、放手做,学以致用,体现了良好的数学素养.2教学反思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
2、识,我感悟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数学思考。进行数学思考要有运用数学符号描述事物的能力、空间观念、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等。而这些都是在学生不断地受到思维锻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怎样凸显数学思维优势,给予学生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呢?(一)精选素材,挖掘思维内涵主题图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挖掘蕴含其中的教学因素,并转化为
3、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时,老师以三年级准备集体舞活动这一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方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充分采撷这些信息,并重新加以选择构建、归纳、处理、抽象出具有典型性与应用性的连除应用题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迫切希望了解的,更是探究本课应用题的起点。这种内驱力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在冷静的思考与激烈的碰撞中,随着这些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的问题一一解决,知识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二)精心引导,凸显思维能力1有效预设,有的放矢凡事则预立。虽然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非预
4、设性的生成,但其实有很多是来自于精心的预设。虽然说课堂教学有些生成是无法预料的,但还是有章可循的。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只要课前工夫到,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是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只有把预设做得深入、具体、可操作,教师才能抓住随时生成的课堂资源,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而且还创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相互争辩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发展与提高学
5、生数学能力的目的。这样下来学生会说多了,条理层次也比刚刚清楚了。2适时点拨,有效引导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于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错,然而由于有些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适度点拨。正如著名的数学教育专家周玉仁教授所说:教学中学生能探索得知的教师不要替代,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要暗示,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儿活动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必要时教师该点拨的还是要点,该设问的还是要问,该板书的还
6、是要板书,该指正的还是要指正.为师者要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例如,本节课在交流思考方法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这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算四辆汽车一次运了多少箱,再算一辆汽车一次运了多少箱;另一种是:先算一辆汽车两次运了多少箱,再算一辆汽车一次运了多少箱。学生在说的时候说不清楚,要学生都说出来,还比较吃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学生对于应用题说说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也就是想的方法,用语言来表达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三)动态生成,有机利用课堂教学的互动本质,决定了课堂现场定然是即时资源频繁生成的重要平台。无
7、论是独立学习,还是师生对话或是生生合作,意外因素干扰的可能性和主体个性思维的独特性都决定了现场资源是旁逸斜出且不可预约的。对此,数学教师应凭借自身的教学智慧,从容应对即时资源、巧妙调整教学进程,以诱发认知主体的深层思维,促进知识本质的核心凸显。例如本次教学中,老师设计的编题训练。学生的自问自答能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有些是应用题编得无法解答,有些是解答无意义,这要比老师一味出题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挑剔别人的毛病是孩子们都乐意的,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互相取长补短,教学效果明显。(四)适度提炼,构建模型课标指出: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在数学
8、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教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探究、创造,真正参与到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和生活现象.3.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课件出示情境图师: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知道哪些数学条件?生1:分成2组。生2:每组有3队,每队有10人。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
9、独立完成。学生先独立计算,师巡视。两人板演。生1板演:23=6(个) 106=60(人)生2板演:2310=60(人)师:23=6(个)表示什么意思?生:2组有6个队。师: 106=60(人)表示什么意思?生:一共有60人参加表演。师:这是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方法,还可以65=30(人) 302=60(人)65表示什么意思?生:每组有30人。师小结: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只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不了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板书:解决问题)师谈话导入:现在,老师把这题变一变。看!现在要你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师边说边在课件出示画面)师:303=10(人) 表示什么意思?
10、生:每组有10人。师:每组有多少人?(并板书)这是解决问题时所用的什么方法?生:分步计算。师:先用什么方法求出什么?生:先用除法求出每队有多少人?生:再用除法求出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师:6023=10(人)这是一道什么算式?生:综合算式。师:他做对吗?生:对。师:6(23)=1(人)对吗?生:应该是60(23)=10(人)师: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仔细,千万不能写错数。23表示什么意思?生:2个队有6个小组。师在课件里展示分步算式。23=6(个) 606=10(人)师:说一说这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先用除法求出每队有多少人?第二种方法用乘法求出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个小组?
11、第二步两种方法都是用除法求出每个小组有几人?师小结:今天所学的这类问题,在解题时我们可以用连除,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能用多种方法解答,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取相应的信息、选用自己喜欢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算,我们都应该先选择两个有联系的信息,提出中间问题,再逐步解答。师边说边板书解决问题方法:1、选择两个有联系的信息(条件)。2、提出中间问题。3、再逐步解答。师:打开书本53页看看例4,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独立阅读教材P53例4。师:大家没有不懂的地方吗?生:没有。师: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除法 计算 解决问题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