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
《《克与千克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与千克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克与千克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桂花园小学 吴敏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一个台秤,一个苹果,2包500克的盐,1千克的面条,1枚2分的硬币,。课件等。学生
2、:弹簧秤,2包500克的盐和各种食物。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做游戏:背一背,谁轻,谁重?2、掂一掂:左手掂文具盒,有手掂书。谁轻,谁重?师:是啊!人的身体有轻重,物体有轻重。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有哪些呢?你知道吗?生:.师:公斤,斤,两是我们中华名族特有的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千克,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留到以后去学习。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新课探究(一)、从生活实例引入新知1、示课件主题图:认真观察图片,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2、你知道这些几克、几千克表示的是什么吗?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3、出示三种物品,请学生来读
3、出这三种物品的重量。 师:生活中比较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克与千克,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kg表示。(二)、提出问题,引出秤的认识4、认识秤师:如果物品没显示有多重,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你们见过秤吗?今天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秤,请看大屏幕,并介绍秤首先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出示课件: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师:大家真留意身边的事物。三、感觉体验,形成质量观念。1、认识1克。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2分的硬币)它有多重呢? 生:1克师:要想知1个2分硬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天
4、平称一称(课件)师: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请看屏幕。(介绍天平)师:我们来看看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师:一角硬币大约重一克。板书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枚1角硬币约重一克。师:再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并让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生:很轻。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师举出几个大约重1克的物品例子如:小橡皮、纽扣、卡子、两枚曲别针、一个乒乓球等等,它们都约重1克。师: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现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生:乒乓球、小发夹、药片、小螺丝、纽扣、图钉师:你们真利害能找到这么多大约1克的物品。小结:当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时可用什么作单位?(克)2、猜一猜 。
5、我们知道了一个2分的硬币重1克,如果是10个2分的硬币重多少克?20个呢?50个呢?100个呢?500个呢?3、通过直观感知1克与1千克的区别1.掂一掂:找出500克的东西来掂一掂。(出示1包盐)谁能猜一猜这袋盐有多重?老师现在告诉你们,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1000克)2.掂一掂:右手拿2包盐,左手拿一枚2分的硬币,同时掂一掂,并让学生说说感觉。四、通过事物感知认识克与千克的进率1.出示一包1千克的面条和2包500克的盐。师:这两种物体谁轻谁重呢?生:。师:为了验证这两种物品到底谁轻谁重,我们就用秤来称一下。1000克与1千克谁重?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师:咱们看智慧老人和大家得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与千克的认识 千克 认识 数学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