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与检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精度与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精度与检测.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 )2. 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3. 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 )4. 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 )5. 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 )6. 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7. 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 )8. 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 )9. 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
2、定的。 ( )10. 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 )11. 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12. 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13. 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14. 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 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16. 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17. 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18. 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
3、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19. 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20. 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测量误差往往未知,残余误差可知。、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当|3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2、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绝对测量,、相对测量,、非接触测量。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
4、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C、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测量器具零位不对准时,其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E、由于测量人员一时疏忽而出现绝对值特大的异常值,属于随机误差。4、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有_A、游标卡尺测轴径时所产生的阿贝误差。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C、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随时波动。 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测量人员的视差。5、 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量块
5、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任何一级的量块都有可能检定成任何一等的量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6、 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_、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5mm、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39.95mm、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99.5mm、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7、 下列有关标准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有、的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值通常为常数。、多次等精度测量后,其平均值的标准偏 X =/n。三
6、、填空题。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和_三类。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_,_,_,和_.3、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_,_,_,_。4、系统误差可用_,_等方法消除。5、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代替。6、一个完整的测过程应包括_,_,_和_四要素。7、 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8、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指_,测量直径为33mm的轴径所用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是_mm9、量块的研合性是指_1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_。四 问答题1
7、. 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至少三个)。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3. 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4. 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5. 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6. 代号“GB321-1980”、“JB179-1983”和“ISO”各表示什么含义?7. 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1)机床主轴转速为200,250,315,400,500,630,、单位r/min(2)表面粗糙度R的基本系列为0.012,0.025,0.050,0.1
8、00,0.20,、,单位为um。8.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9. 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10. 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11. 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12.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3. 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组合下列尺寸:48.98,10.56,65.365mm。14. 某仪器在示值为20mm处的校正值为-0.002mm,用它测工件时,若读数正好为20mm,工件的实际尺寸为多少?15. 某一测量范围为025mm的外千分尺
9、,当活动测杆与测,可靠接触时,其读数为+0.02mm,若用比千分尺测工件尺寸,读数为10.95mm,其修正后的测量结果.16. 用两种方法分别测两个尺寸,它们的真值L1=50mm,L2=80mm,若测得值分别为50.004mm和80.006mm,试问哪种方法测量精度高。17. 今用公称尺寸为10mm的量块将千分表调零后测量某零件的尺寸,千分表的读数为+15um。若量块实际上尺寸为10.0005mm,试计算千分表的调零误差和校正值.若不计千分表的示值误差,试求被测零件的实际尺寸。 第二章 孔、轴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示出,错误用“”示出 (1) 公差是零件尺
10、寸允许的最大编差。 ( ) (2)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 (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 ) (4) 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 (5) 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 ) (6)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 (7) 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 ( ) (8) 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 (9) 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 ) (10) 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
11、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 ) (11) 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 ) (12) 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 (13) 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 (14) 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 )0.019mm0.006 (15) 60 ( ) (16) 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 ) (17) 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 ) (18) 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 )
12、 (19) 尺寸偏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 ) (20) 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 )3-2. 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3-3. 更正下列标注的错误:+ 0.0210.0210.0300.0210.009 (1) 80 (2) 30 (3) 120 (4) 600.0390 (5) 80 (6)50 (7)50H800.0220.0150.044+0.105+0.0753-4. 下面三根轴哪根精度最高?哪根精度最低? (1) 70 (2) 25
13、0 (3) 103-5. 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求空格中应有的数据,并填入空格内。3-6. 查表解算下表各题,并填入空格注:若该项内容没有填“无”。3-7. 查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公差带代号+0.087000.011 (1) 18 (轴) (2) 120 (孔)+ 0.0570.0410.0500.075 (3) 50 (轴) (4) 65 (孔)+0.04603-8. 有一孔,轴配合为过渡配合,孔尺寸为80 mm,轴尺寸为800.015mm,求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画出配合的孔,轴公带图。3-9. 有一组配合的孔和轴为30,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查表得N8=(), h7=() (1) 孔的基本偏差
14、是 mm,轴的基本偏差是 。 (2) 孔的公差为 mm,轴公差为 mm。 (3) 配合的基准制是 ;配合性质是 。 (4) 配合公差等于 mm。+0.0130 (5) 计算出孔和轴的最大,最小实体尺寸。3-10. 在某配合中,已知孔的尺寸标准为20 ,Xmax=+0.011mm,Tf=0.022mm,求出轴的上、下偏差及其公差带代号。3-11. 基本尺寸为50mm的基准孔和基准轴相配合,孔轴的公差等级相同,配合公差Tf=78um,试确定孔、轴的极限偏差,并与成标注形式。3-12. 画出15Js9的公差带图,并该孔的极限尺寸,极限偏差,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已知基本尺寸为15mm时,IT
15、9=43um)。3-13. 已知40M8(),求40H8/h8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3-14. 已知一配合尺寸标注为50H9/js9,有一轴标注为50f9()mm。 试填充下表3-15. 已知基本尺寸为40的一对孔、轴配合,要求其配合间隙为41116,试确定孔与轴的代号,并画出公差带图。3-16 设有一基本尺寸为110的配合,经计算,为保证连接可靠,其过盈不得小于40um;证装配后不发生塑性变形,其过不得大于110um。若已决定采用基轴制,试确定此配合、轴公差带代号,并画出公差带图。3-17 用通用计量器具检测40K7孔,试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计量器具。18. 量规的通规和止规按工件的哪个实体尺
16、寸制造?各控制工件的什么尺寸?19. 用量规检测工件时,为什么总是成对使用?被检验工件合格的标志是什么?20. 为什么要制定泰勒原则,具体内容有哪些?21. 量规的通规除制造公差外,为什么要规定允许的最小磨损量与磨损极限?22. 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可以偏离泰勒原则?23. 试述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24. 计算G7/h6孔用和轴用工作量规的工作尺寸,并画出量规公差带图第三章 形状与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一、判断题1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2 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7、。( )3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4 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5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6 图样标注中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7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8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9 零件图样上规定d实际轴线相对于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 mm。这表明只要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
18、相对于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0 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1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2 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3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14 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15 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精度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