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设计建筑设备文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技术设计建筑设备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技术设计建筑设备文本.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建筑技术设计设备部分 目录一、大纲要求 (一)考试大纲内容 (二)各专业系统包括内容二、试题题型 (一)试题涉及专业内容 (二)试题作业内容 (三)试题格式三、评分标准 (一)评分程序 (二)评分标准四、 应试技巧 (一)审题方法 (二)解题方法 (三)把握时间五、设计要点 (一)采暖设计要点 (二)空调设计要点 (三)通风设计要点 (四)防排烟设计要点 (五)给排水设计要点 (六)消火栓设计要点 (七)喷淋设计要点 (八)防火门设计要点六、例题 (一)任务书和附图部分 (二)选择题部分 (三)解题提示及试作图 (四)评分标准七、模拟题试作 (一)住宅 (二)客房 (三)办公楼 (四)报告厅
2、 (五)地下室 (六)中庭 (七)管线综合一、考试大纲基本要求 (一)考试大纲1、考试大纲内容考试大纲对建筑技术设计(作图)的要求:“检验应试者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机电设备及管道系统、等,并符合法规规范。”2、各专业系统包括内容建筑设备(其中电气部分见另外章节)有以下几个系统: (1)供暖系统包括分户热计量装置、室温控制装置、供暖管道、散热器(或地板供暖加热管)等。 (2)通风系统包括通风送风管、通风回风管、防火阀、通风送风口、通风回风口等。 (3)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空气处理机)、风机盘管、空调供水管、空调回水管、空调凝水管、空调送风管、空调回风管、防
3、火阀、空调送风口、空调回风口、等。 (4)防排烟系统包括防烟加压送风机、防烟加压送风口、防烟加压送风竖井等;排烟风机、排烟口、排烟竖井等。 (5)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管、给水管附件、阀门等;排水管、排水管附件、地漏、检查口、三通、存水弯等。(6)消火栓系统包括消火栓、消防给水管、消防给水管环管等。(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水流指示器、喷头、喷淋给水管等。 (二)试题题型 1、试题涉及专业内容机电设备试题包括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三个专业,一般考题涉及到三个专业的综合内容或只涉及到三个专业的消防内容,偶有考题只涉及到三个专业中的其中两个专业综合内容或只有一个专业的内容。 2、试题作业内容建筑技术设
4、计(作图)中的建筑设备试题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作图,第二部分为填空选择题、涂黑答题卡。3、试题格式 (1)作图部分 1)任务书任务书一般包括三个标题:任务描述、任务要求、图例。2)试题附图一般给出一份平面图,有必要时附有剖面图,作图时在平、剖面图上直接布置建筑设备和管道系统。 (2)选择题部分1)涂黑选择题完成作图后,必须涂黑选择题。选择题均为作图题任务要求中的一部分考核内容,根据作图的结果在备选项中选出对应选项,将该选项的字母(A、B、C、D)用2 B铅笔涂黑。涂黑选项要与作图结果应一致。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就是作图的一部分正确结果(不一定是全部结果)。2)涂黑
5、答题卡涂黑选择题后,必须涂黑答题卡。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该题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 B铅笔涂黑,以便机读判分。 (三)评分标准 1、评分程序建筑技术设计(作图)的评分,第一步先机读答题卡,如果未超过一定的分数,不再用人工对作图判分,视为未通过;只有超过一定的分数,才取得对作图人工判分的资格。 2、评分标准 评分按任务要求中提到的逐项进行,每一项就是一个考核点,考核点就是选择题题意。所以评分围绕选择题为核心进行。选择题正确只代表基本内容正确,并不代表作图完全正确。因为选择题只能考核作图题布置要求中某内容的一部分考核内容,比如布置要求中要求布置防烟加压送风竖井和风口,选择题只能考核布置几个竖井或几个
6、风口或竖井面积或给何部位送风等,判作图正确要以上几方面甚至图例、送风箭头等都是对的才算正确;再比如布置要求中要求布置自动喷水灭火喷头,选择题只能考核布置几个喷头或在何处布置或喷头间距等。二、应试技巧建筑设备这门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只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只简单介绍了工作原理,要想在建筑技术设计(作图)应试中熟练掌握,还要靠继续学习设备专业知识和在设计工作实践中与设备专业的配合、互提资料、对图、汇总、会签中学习。有些建筑师有一定的设备专业知识且有实践经验,但对应试方式不适应,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学习一些应试技巧,有利于发挥水平。(一)审题方法任务书的三个标题:任务描述、任务要求、图例,任务要求最重要。
7、1、任务描述描述建筑物性质、高度、用途等:提醒应试者执行的规范、规程、标准等。比如防火规范,是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又比如专业规范,是执行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还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描述中要求作图涉及的专业:提醒应试者作图涉及的专业和内容,使应试者心中有数。2、任务要求任务要求中规定各专业的具体要求:提醒应试者作图时要按此要求。比如空调部分,规定在哪个部位设空调等;又比如消火栓部分,仅考虑走道还是房间或走道和房间都考虑等;又比如喷淋部分,依描述中建筑物性质、高度、用途按规范设计等。任务要求中给定各专业的具体作图条件:提醒应试者作图时要按给定条件。比如空调部
8、分,给定此部位设全空气空调还是风机盘管加新风、哪个房间设几台风机盘管、风机盘管带不带回风口等;又比如排烟部分,竖井的面积等;又比如消火栓部分,可否嵌入墙内等;又比如喷淋部分,喷头间距等。任务要求中规定各专业的具体作图内容:提醒应试者作图时逐条、逐个考核点绘制。如果布置要求有不明确内容,可对照选择题一一确定,因为评分围绕选择题为核心进行,或者说选择题及其拓展内容就是作图内容。3、图例作图时要以此为依据,即使制图标准、教材等与之不同,也要按图例绘制,否则影响得分。使用时要正确,包括画法、方向等。(二)解题方法1、作图内容前面已经介绍过审题方法,通过认真审题,尽快确定作图内容。为了准确无误、不耽误作
9、图时间,可将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三个专业作图内容列一个草稿表,作图时逐一落实。2、灵活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要点每年都是新的建筑类型和作图方式,几乎未出现过重复类型。不管建筑类型怎样变化,建筑设备专业知识是相同的。常规试题可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要点来作图,非常规试题只能凭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完成。3、要有三个专业的全局观念图面上要绘制三个专业内容,要统一安排,使每个专业都能表现清楚,不要因为不同专业内容重叠,影响判分。 (三)把握时间评分程序一节已经介绍过评分程序,答题卡得分决定取得人工判分的资格,即使作图、选择题完全正确,答题卡未涂黑,不再进行人工判分,视为此题未通过。作图时宜根据临场情
10、况,合理安排时间。假如交卷时间将到,作图内容未完,但完成了足够的量且完成的部分正确,应停止作图,将完成的作图内容对应涂黑选择题和答题卡,还有通过的希望。三、设计要点 (一)供暖设计要点1、住宅散热器供暖住宅热水集中供暖应设置分户热计量(热量表)和室温控制装置(恒温阀)。对居住建筑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单独设置供暖,宜设置热计量装置。2、住宅散热器供暖分户热计量 热水集中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采用热量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水平双管系统。 2)户用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回(注:2012年实施新规范)水管上。 3)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于管道间内。管道间宜设于户
11、外公共空间。3、住宅散热器供暖室温控制 水平双管系统每组散热器供水管上设高阻力恒温控制阀。见图。 (二)通风设计要点 1、卫生间通风卫生间通风一般只设排风,排风机或排风口尽量布置在大便器的上方。要考虑进风通路,如门上开百叶、门下留缝隙、开窗等。排风口尽量远离门口,使进风尽量流经整个房间。2、设备房通风 设备房通风设送风、排风。3、地下汽车库通风排烟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可增至4000平方米。地下汽车库防烟分区2000平方米。地下汽车库通风:送风量为5 次/时换气,排风量为6次/时换气。排风时宜可变风量。上部地带排风1/21/3,下部地带排风1/2
12、2/3(为排除比空气重的汽车尾气)。地下汽车库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应设排烟系统。排烟量为6次/时换气,排烟时送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3次/时换气)。(三)空调设计要点1、集中空调系统原理集中空调系统一般分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和全空气空调系统。见图。(一)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和全空气空调系统定义、适用条件 1) 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室内冷(热)负荷由水和空气共同负担的空调系统,叫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担负室内冷(热)负荷(包括夏季除湿负荷),新风担负自身的冷(热)负荷(包括冬季加湿负荷)。多联机室内机相当于风机盘管。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适用于建筑层高较低、空调区
13、较多且各区温度要求独立控制的建筑。典型工程如:客房、写字楼等。 2)全空气空调系统室内冷(热)负荷(包括新风的冷、热负荷)全部由空气负担的空调系统,叫全空气空调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适用于建筑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建筑。典型工程如:体育馆、影剧院等。 (2)关于新风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新风是把室外空气经过加热、冷却、加湿、过滤等处理后单独送入每个房间,每个房间同时设排风(有时排风采用门上开百叶、门下留缝隙等)。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新风是把室外空气与室内回风混合,经过加热、冷却、加湿、过滤等处理后送入每个房间,每个房间不单独设排风,在空调机房等部位设集中排风,因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和回风已经包括了新
14、风和排风,所以每个房间不设单独的新风送风和排风。 (3)关于排风为了补充新鲜空气而必须排走的那部分,包括机械排风和门窗渗出的部分,新风量相同。 (4)关于循环风只在室内循环,与室外空气没有交换。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循环风是风机盘管处理的空气。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循环风是室内送风减去排风之后的回风。 (5)关于送风就是通过空调机或风机盘管或风机将空气送入室内,为有组织送风。进风:就是室外空气通过门窗、洞口等自然进入室内,为无组织进风。(6)关于回风就是将空调房间内空气的大部分或全部回到空调机或风机盘管再利用再处理。为什么设回风?空调房间内的空气在冬季比室外空气温度高,夏季比室外温度低,不直接排到
15、室外以避免浪费能源,而是将大部分或全部回到空调处理设备再利用。2、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盘管,风机盘管的送风口和回风口(有的考题风机盘管带回风口,设计中不再画回风口),新风的送风口和排风口(有的考题没要求布置排风口,设计中不再画排风口),共四种风口和相应的风管;以及风机盘管的供水管、回水管、凝水管,两管制时(一般试题为两管制)共三种水管。(1)风机盘管布置: 使用最多的是吊顶上卧式暗装,吊顶上向下送风(如办公等)、侧墙上向侧面送风(如客房等)、吊顶上或侧墙上回风。有的落地暗装或明装,向上送风(如窗台板下等)或斜上方送风(如落地明装等)。考题对台数有要求时,按考题
16、的要求布置。题目无明确要求时,再看选择题中提示。确无要求时,一般1530平方米设一台。小于15平方米独立房间也要设一台。(2)风机盘管的送风口、回风口和送风管、回风管:一台风机盘管一般设一个送风口、一个回风口。同一台风机盘管的送风口、回风口要位于同一个房间空间,不能位于不同房间。送风管就是风机盘管与送风口的连接管。回风管就是风机盘管与回风口的连接管(有的习题风机盘管带回风口,也就带了回风管)。风机盘管的送风口与回风口不在同一水平面时(如送风口为上侧送、回风口为上回),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可相对近一些。风机盘管的送风口与回风口在同一水平面时(如送风口为上侧送、回风口为上侧回;送风口为上送、回风口为
17、上回等),送风口与回风口不宜太近,尽量远一些。送风口中心距墙不宜小于1m,因送风口一般为散流器,从风口向斜下方吹的气流遇到墙后向下,会使向下的气流过大。(3)新风口、排风口和新风管、排风管布置:为使室内维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要根据人员多少、停留时间、污染程度等因素把室外空气经过加热、冷却、加湿、过滤等处理后单独送入房间。考题对新风管的连接有要求时,如:新风接风机盘管入口、新风接风机盘管出(送)风管等,按题目的要求布置;题目无要求时,新风单独接风口。新风送入房间后经过人的呼吸不再新鲜,要排出房间以使新风再进入。新风口与排风口的相对位置尽量远,使气流流经整个房间。(4)风机盘管水管布置:一般为两管
18、制,共三根水管,供水管、回水管、凝水管,均要连接。凝水管排入污水管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如地漏等),不得与污水管直接连接以防异味进入凝水管进而进入房间。凝水管不得与室内密闭雨水管直接连接以防雨水进入凝水管溢出风机盘管滴水盘。3、全空气空调系统(1)风口布置: 送风口布置尽量均匀分布;在大空间房间回风口可以相对集中,在小空间房间回风口与送风口可一一对应。送风口、回风口数量、形式、送风方向、位置要按题目要求,题目无明确要求时,再看选择题中提示。送风口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1)上送风(在顶部向下送风)一般为平面吊顶。民用建筑送风口有散流器、喷口或旋流风口、百叶等。净高不超过5米时送风口一般用散流器,散流
19、器可以是圆形、方形、矩形、条缝形,由于净高不高又有扩散效果,既能送到人员停留的空间又无明显吹风感(吹风感太明显人会不舒服,尤其在夏季)。散流器中心距侧墙不宜小于1m。散流器上送风时,回风口可上部顶回、上部侧回、下部侧回。净高超过8米时送风口一般用喷口或旋流风口,喷口一般为圆形,由于净高较高在人员停留的空间以上扩散效果不明显,可以有效的送到人员停留的空间又不会有明显吹风感。喷口下送风时一般下部回。在中间高度58米时,两种送风口均可。净高不超过5米时有时用百叶送风,有方形、矩形、条形,由于扩散效果不理想,吹风感明显,往往是有装饰效果时才使用,风速控制较小。2)侧送风(在上部侧墙、吊顶的局部垂直面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技术设计 建筑设备 文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